财新传媒
2019年03月11日 10:24

文化消费:新格局下风生水起

近来,人们仿佛在大自然的春天来临之前,先迎来了一个盛满文化大餐的“新春”——央视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再次将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特色唱响;   影片《流浪地球》的“爆红”让原本鲜有科幻元素的中国电影银幕熠熠生辉;故宫近600年来首次开夜场引发万人抢票,将持续数年来的“故宫热”推向了新的阶段。   如此热闹背后,表现出怎样的文化消费领域新变化、新趋势?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23日 20:07

“鸡汤”的优劣在于营养

 

对“鸡汤”文的优劣,一直以来人们都有很多讨论,而“鸡汤”文章也一直拥有相当稳定的读者群。“鸡汤”一词,来自美国著名流行读物《心灵鸡汤》。这一类的书籍或文章,往往针对青年在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情感问题、职场生活等等方面常常遇到、又缺乏经验和认知的问题作解析,以励志和抚慰为中心,期望对年轻人有所帮助。   “鸡汤”文化从古到今都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关于人生理解的“清言”,以及教给子弟做人之道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11日 17:16

现实照进《流浪地球》了吗?

无论如何,在这个春节期间,《流浪地球》当然已经是最流行的电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它也成了一种在网络中引发诸多讨论和争议的文化现象。关于这部电影的多方面的讨论和他的票房一起飙升到了新的高度。这部电影显然“溢出”了春节档电影的娱乐和消遣的意味,而变成了既是对于电影工业和电影发展的讨论,而且也从更广阔的角度涉及了几乎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如科技、伦理、社会等多方面的讨论。中国的科幻电影一直只有一些很零星...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09日 15:49

《流浪地球》:关于人类选择的想象

不管你作何评价,《流浪地球》无疑是一部中国电影中罕见的引发了相当大的震动和影响的科幻电影。中国的科幻电影其实一直很难说作为一个类型具有完整的谱系,只有一些零星的作品。这部作品无论从制作到故事,都相当地完整和成熟,体现了这些年中国电影工业本身在类型电影的制作上所达到的水平和显示的能力。   在《流浪星球》轰动的时候,在多数人为了这部片子而欣喜的时候,为什么它触动了很多人的敏感?为什么会有一些人为了这...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04日 09:48

春节的趣味

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这个节还是最要紧的。我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物质匮乏,但到了春节,就有平常见不到的花生瓜子带鱼这样的好吃的供应,还能放鞭炮,穿新衣服,虽然很多老习俗没了,但那份念想和快乐还是让人期盼的。过年这件事是每年中国人生活里的大事情,大关节。   大年初一,这是传统的元旦,过去旧历的新的一年的开始。那些传统的年俗就是进入新的一年的象征。春节的说法是民国成立时才有...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03日 11:00

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

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

 

传播力是影响力的保障,影响力是接受度的前提,传统文化要“流行”起来,需要让媒介特点充分发挥,使博大精深和生动活泼对接,深厚沉雄和感性活跃对话。   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大众文化领域,成为其中的关键要素,是近年来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首先在电视文化中形成潮流,继而影响带动网络等新媒体的相应表现,常常形成“热点”和“焦点”,这既说明社会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需求日趋强烈,也体现出综艺...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01日 07:08

从“寒门”轰动网文的失实说自媒体

这几天,一篇题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网络的文章在引发了轰动之后,又被网友指出了其时间的错乱,故事的编造。这样的文章为了追求更多的点击,为了引发轰动效应,抓住青年在自我发展和成长中的一些心理和生活的痛点,用编造的方式增加文章吸引人的程度,用戏剧化的手法在扭曲地表达。这篇文章的写法其实也就是典型的传统媒体所习见的“深度报道”,就是增加了一些相对个人化的表述。只是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发表。现在从社会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23日 13:03

说林清玄

林清玄去世,还是让华人世界的读者感受到震动,他的寿数用当下的眼光来看其实并不长,所以难免大家也都有天不假年的感慨。   他的作品这些年来也还是始终流行,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也一直是华人社会中不可少的读物。他的文笔优美,用传统的文化来抚慰当代人的心灵,从佛教中得到的启悟尤多。让人看透人生,关爱生命,亲近自然,待人友善,尊重弱小等等,都是社会的正面的价值的表现。他要人们在随性的同时,顺应和适应社会的变...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21日 11:28

从巴西的转变说起

——“新民粹”对“新进步”和“新自由”的冲击   巴西新总统博索纳罗2019年元旦上任,他的理念和特朗普相当接近,对于环境、女权、同性恋、少数话语、多元文化、动物权利、接纳移民等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流行的,在中国被网民戏称为“白左”的理念持反对立场,同时也对全球化等有强烈看法。他就是强化经济发展,强化国家利益的实现,强调快速的经济发展的重大的意义。这其实是世界的一个新的趋势的重要的投射,就是二十世纪...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14日 11:45

2018年有趣的书

这是我看到觉得有趣的2018年出版的新书。现在书出得多,值得看的也不少,但时间有限,生命也有限。钱钟书先生常感慨世界上有这么多不想看的书,也有自己独到的角度。看书且觉得这书看过后有意思,有启发就不容易。2018年出版的新书,看过很多,这几本是我觉得受到启发的,有意思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1、 《中国人的思路》:重要的是角度,独特的是感受。

《中国人的思路》是王蒙先生关于中国和中国人文化性格的一...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02日 09:41

2019:影视产业转变中的机会

2018年已经过去,从年底公布的数字看,中国电影的票房创造了历史的新高。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同比增长5.93%;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中国电影2018年也有不少为人们所称道的电影出现,如《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影》和《邪不压正》等。这都是中国文艺发展进程的必然的结果,成绩...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17日 09:57

从二月河逝去说起

二月河离去,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小说作家离开了世界,着实令人叹息。   二月河从4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因其“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而被海内外读者熟知,而根据这三部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更是影响了无数人对于清朝历史的认知。他的最具代表性的这些作品都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的。   二月河的历史小说有很多读者,但他似乎是文学界的一个异数。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二月河的小...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04日 15:13

“芬太尼”议题与中国舆论

正是由于中美关于贸易纠纷的新的共识,芬太尼(fentanyl )突然在中国变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此前,对这种药物,中国的公众和舆论显然并不熟悉,也一直并没有在公众的视野中引起关注和形成公共议题。看到中美贸易问题的新的协商成果中,这个议题列在极为显要的位置,就感到对其相当陌生和奇特。“芬太尼”一时间成了议题。一些渲染和并不客观的议论也出现了,也有些自媒体中的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表达了一些未必真切的言论。   ...
阅读全文>>
2018年12月01日 11:58

访谈 | 教育“惩戒”,如何实施?

 教育“惩戒”,如何实施?

语言的交流,是为打开思想的大门……

11月22日,常州市召开了一场关于实施“教育惩戒”的听证会,邀请了5名学生代表、12名家长代表和部分教师代表,以及由律师、法官、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专家代表参与,共同讨论校园惩戒应如何开展实施。

老师应该怎样管理学生?管理的边界又在哪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惩戒"这个词,可能用的稍微有些重了,严格管理可能更准确一点儿,没有人不...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8日 14:27

关注90后年轻人的文化选择

有许多人观察到一个现象,也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当年曾一度引起高度关注和争议的80后不同,90后或95后的年轻人在和长辈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呈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点。   当年80后的年轻人无论是其文化方面的代表,还是一般的年轻人,往往愿意呈现出和年长的父辈的一代人的强烈的差异性和强烈的自我的意识,往往在某些方面有强烈的表达的愿望和彰显自身与上一代人不同的特质和思考与表达方式,当然这其实也是在和老一代较多的交流...
阅读全文>>
2018年11月01日 09:44

金庸的“侠”继续属于当下

金庸先生故去,二十世纪后半叶华人最重要的作家离开了世界。   金庸先生的小说创作生涯就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早期的相当短的时间内,而作品也只有大家熟悉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十几部。但他却让处在二十世纪剧烈变化中的华人感受了中国式的想象力的当代魅力。在中国和全球华人社会面临多方面冲击的那个时代,他的中国的情怀让他有了自己别样的力量。他当然受到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影响,但又在新...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7日 09:57

一线经营者的乐观和一些议论的反差

最近,一位学者到了浙江一带的企业调研,发现和某些判断与估计相反,当地的民营企业家反而表现出更多对于自己经营的信心。他们对未来的预期相对乐观,对一些暂时的困难的克服也有更多的自信。这个结果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出乎一些人的预料,但其实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结果。   中国经济四十年里经过了很多挑战,也始终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和问题,走出困难,渡过各种危机。这历史的过程其实是给人信心的。中国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种情况...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13日 08:49

不能唯收视率,但也不能没有收视率

最近有著名导演对于电视行业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的行为作了曝光。这种靠收买收视率造假的行为已经在行业内和社会上一直有传闻,据说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的“潜规则”,现在的曝光就是将这种不良的“潜规则”放到的公众和社会的面前,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社会的抨击和批评。当然同样受到批评的还有网剧或网综的观看人数的虚假。这两者问题相似,其实可以作为相同的方面来考虑。   收视率是判断电视剧或综艺节目的观众数量和受到欢迎程...
阅读全文>>
2018年10月04日 09:14

《江湖儿女》:不确定的确定

看《江湖儿女》,还是贾樟柯式的典型的艺术电影,依然保持着艺术电影的一切标记。当然由于他是中国艺术电影和公众之间的几乎唯一的切点,所以这部电影还是引发了公众的注意,而且贾樟柯的电影也始终是一种标准的“院线艺术电影”,和完全小众的艺术电影有所不同。这种艺术电影在当下其实也是一种独特的类型,有自己的独特的标记和自己的独特的表意的路径,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以“文艺青年”为中心的受众群体,从将近二十年以来就一直...

阅读全文>>
2018年09月23日 16:30

瑞典电视台的涉华视频引发的思考

这两天一个瑞典电视台的涉华的视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1】   这个引起震动的瑞典电视台的视频所表达的内涵真是值得关切,也确实引发了中国公众和社会的高度的关切和强烈的不满。这个视频其实也体现了某种非常复杂的心态,这是非常值得分析的一个“后殖民”想象的文本。这个以嘲笑为基调的大众文化的文本里面表现出的那种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其实非常值得思考。这个节目的羞辱就是刻意针对特定族群的。这样的表达现在在西方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