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牛虻式人物
王朔毫无疑问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重要人物,他在当时的影响确实是无人能及。可以说,今天中国大众文化的许多方面的基础其实是王朔带来的文化风尚打下的。当年他的小说是冲击原有文学规范的重要作品,而从《渴望》开始的电视剧的创作更是首开先河,变成了今天电视剧市场运作的开端。但2000年以来,王朔似乎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沉寂了好几年,有点象徐静蕾的电影《我和爸爸...
召唤“新青年”的精神
张颐武
1917年的1月号的《新青年》杂志刊载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那是在当时的文化变革的氛围中的一篇煌煌大著。胡适从语言的变革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八事,给倡导白话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的基础,为“新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视界。那正是一个社会正在剧烈变革的时刻,文化领域的沉闷压抑已经结束,一种新生的力量正在崛起之中。胡适的这篇文章正是为一种新的“现代性”的文化开辟了道...
“草根元年”
2006年的最为引人关注的文化的变化可以说是“草根”的崛起。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的“草根元年”。这些年来的“草根”崛起的种种迹象在这一年有了一个大爆发式的发展。从年初的郭德纲的轰动、胡戈的“馒头”和《武林外传》开始,这一年几乎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文化事件都离不开“草根”崛起的大背景。这一年的让人眼花缭乱、目迷五色的种种混乱和错杂的文化事件都显示了”草根”崛起时刻的喧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