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低估的年代——《我和我的九十年代》序
这些年来,怀念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年代似乎是一个流行的风潮,一直有许多人对八十年代情有独钟。人们往往觉得今天是一个并不浪漫和富于诗意的时代,但是,今天中国的崛起所具有的力量和我们的社会文化状况其实是八十年代根本无法想像的。四十年的光阴仿佛一晃而过,我们还没有抓住八十年代,现在已经是“90后”和“00后”而在今天的“新世纪”和我们所缅怀的八十年代之间,其实有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历史的关键的转折的年代,也是...
这些年来,怀念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年代似乎是一个流行的风潮,一直有许多人对八十年代情有独钟。人们往往觉得今天是一个并不浪漫和富于诗意的时代,但是,今天中国的崛起所具有的力量和我们的社会文化状况其实是八十年代根本无法想像的。四十年的光阴仿佛一晃而过,我们还没有抓住八十年代,现在已经是“90后”和“00后”而在今天的“新世纪”和我们所缅怀的八十年代之间,其实有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历史的关键的转折的年代,也是...
《妖猫传》听起来仿佛是最近流行的有网络文化背景的玄幻故事,好像是由年轻导演制作的,但却是陈凯歌的最新作品。虽然是玄幻故事却有着不同的独特之处。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奇幻的色彩和变幻的情节。一切都在此显得诡异和多变。它穿梭于历史的架构和恣肆的想象力之间,穿梭于神话和迷情之间,构筑了一个来自陈凯歌的灿烂却又阴暗的世界,一个充满谜团又仿佛渴望清晰的世界。
这是一个个人的恣肆的想象力和传奇的戏剧性的故...
对《芳华》,我最喜欢的是韩红唱的片尾曲《绒花》,那时当年李谷一的名曲,是电影《小花》的插曲。当年李谷一的歌声也让我触动,但那声音今天听来简单纯朴,高亢中透出真情。但今天韩红的演唱却让人感慨无限,那种感伤中的依恋和难言的微妙,让人无语,让人沉迷。这是芳华远去之后的无尽感慨。看《芳华》,电影院里真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常到电影院来的。他们都怀着追怀自己的逝去青春的模糊朦胧的期望来到电影院,...
有不少朋友对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化创意的现状感到不满,觉得缺少全球传播,也没有什么全球或东亚有影响的明星。因此感到中国在大众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还存在很多局限。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是正常的现象。现在看,其实已经有一些好的兆头,其实不少本土的年轻明星受到本土年轻人的喜爱其实就是好的征兆。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正视当下的状况的同时需要在大众文化领域中不断努力。 文化的影响力当然有很多方面,但大众文化方面的影响力...
有两个年轻明星的感情引发了年轻一代的热议,这说明了本土的年轻一代明星的巨大的影响力,这些被俗称“小鲜肉”的明星,其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已经被反复地证明了。这其实并不简单,是中国文化消费领域“换代”的重要表征。 这些人的影响力被许多老一辈愤愤不平地批评,当然有其道理。对追星等的负面后果的警醒和批评也是极为必要的,社会需要正视追星的一些弊病,对之保持清醒的态度,同时也要求年轻明星更加注意自己的...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总是舆论和公众关注的中心,也会引发人们的热烈的讨论。最近几年的有趣之处在于中国的媒体和公众总是关心村上春树总是“陪跑”而不能得奖。这变成了公众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焦点所在。 2017年石黑一雄得奖,在和纯文学相关的人们中间都不以为奇,他的名声在国际纯文学圈子里是极大的。这个奖也就是实至名归的肯定。这个英国作家,虽然是日本裔,但所写作品却是非常英国风的,没有一点文化冲...
——关注精神需求快速增长的挑战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爆出了许多有些相似性的新闻事件,如“广场舞”大妈和打篮球少年的冲突,“暴走团”要求的路权获得了主管部门的支持而受到了网络里的热议等等。这些事件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不是一种具体的经济利益的争夺,而是一种精神的需求的增长和公众的新的权利意识的增长而产生的新的问题。它们其实是来自不同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不同群体之间的新的矛盾。 ...
最近报道的主持人和全科医生结婚在美国生活的激烈的争执,引发了中文网络的热议和中国公众的兴趣与关切。双方各执一词,看来是都有理由。对于这个事情的理解和议论也有不少差异。 从报道的情况看,我感觉这个事件中的种种问题,既有文化差异,也有生活观念的差异有中国人对西方,尤其美国中产生活生活有想象造成的误解。尤其是受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对美国和西方生活的一些介绍影响的结果。这其实还是对美国的现实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