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2年04月10日 07:09

关系万千重:网络中的新型人际关系

这些年来,互联网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强化。这种影响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我们的购物方式受到网络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我们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正在迅速地发生改变。这其实是两类有相似性的平台所构成的新的影响,一类是微博这样的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信息和意见,同时也兼有人际关系网络的功能。它的方便之处在于突破了原来互联网信息需要你自己寻找的困难。原来互联网上的信息...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06日 07:04

志愿精神需要发扬光大

志愿精神需要发扬光大

张颐武

 

在中国社会中,志愿者和志愿精神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人们已经熟悉志愿者和他们的贡献。这种志愿精神的普及应该说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奥运之后。汶川地震时,民间的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和政府与社会的众多的救灾努力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让危机时刻的人们的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对于救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奥运期间,志愿者的笑容也成为北京的“最美的名片...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26日 07:02

专业媒体人的责任

专业媒体人的责任

张颐武

 

    这些年媒体的生态的变化引人注目。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让微博这样的新媒体成为了公众的焦点,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影响和互相扣连的状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都使得传统媒体如何适应新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条件成为议题。另一方面,传统媒体本身仍然具有的公信力也由于一些未必准确的报道和相对未必理性公正的评论所消耗和损害。如在社会上影响极大的所谓“缝肛门”事件的报道,就出现...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19日 08:07

青年心态与大众文化

青年心态与大众文化

张颐武

 

这些年来,对于80后的关注一直是媒体和公众的热点。现在80后已经开始进入了30岁的门槛,到了而立之年。已经开始逐渐进入人生的中年阶段的开始。现实的种种问题开始超越了想象,变得更加现实和具体。诸如结婚生子、职场发展、买房安家等现实问题对于他们也开始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与此同时,90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将在今年的暑期毕业走向社会。中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第一代人已经在社会...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11日 23:52

愤怒的小鸟为何红遍全球

 

评论:愤怒的小鸟为何红遍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6日 14:35   解放网-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宾: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些单机小游戏,体现的是自我感受,也有人把它们归为“治愈游戏”。从这个角度说,大众文化和游戏,也有积极的力量。

  ●网络的发展也逐渐理性化,新鲜感一过去,依赖会降低。人类传统文化里具有魅力的东西,永远会有魅力。

...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04日 22:28

超越“道德焦虑”:雷锋的当下意义

 经过了近50年的岁月,雷锋的形象仍然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无论在日常生活之中,还是在社会对于道德伦理的探讨和关切之中,雷锋都始终是社会的焦点。这说明雷锋已经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对于善良和美好的理解的一部分。雷锋的形象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构成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构成的基本元素。

    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和市场化带了的...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01日 22:48

方韩之争凸显公共空间新走向:对于公众人物诚信的关切

方韩之争凸显公共空间新走向:对于公众人物诚信的关切

张颐武

 

春节过后,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以方舟子为代表的对于韩寒的作品是否有“代笔”的争议并没有结束,反而一直是公众的焦点,这一争议已经长期化了。一方面是方舟子和诸多质疑者现在不断地通过对于韩寒早期作品的文本的读解和通过韩寒本人接受采访等公开的信息进行质疑,另一方面当事人韩寒和韩仁均已经不再在媒体公开回应此事,进入了相对沉默的时期,而在法院的...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3日 22:46

公知为何污名化

公知为何污名化

这是前几天发表的一个访问,觉得有点意思,贴在这里,请各位指教。

 

 

公知为何污名化

   

 

发布时间:2012-02-18         文章来源: 

   【内容摘要】: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
  在今天,人们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观感已然变化,它的简称“公知”甚至变成了不靠谱、对社会不了解的代名词,说一个人是“公知”,已经带有严重的贬义色彩。公共知识分子正在污名化,甚至已经污名化...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7日 01:42

2011:电影发展的“常态化”

2011:电影发展的“常态化”

张颐武

 

2011年,中国电影的票房达到了131亿元,这是在2010年突破100亿元的前提下的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票房业绩的取得其实和2010年突破100亿有所不同。一是2010年中国最重要的导演冯小刚和陈凯歌都推出了自己的重要作品,冯小刚还在一年内推出了两部电影。姜文的《让子弹飞》更是吸引了公众的高度关切。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片”频出的年份,是“大片”的一个高潮。但2011年,这几位重要导演...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9日 23:40

张颐武:转变只能是渐进式的

这是我春节期间接受《华夏时报》的采访。还有些意思,请大家指教批评。

 

 

 

张颐武:转变只能是渐进式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9日 07:37   华夏时报 微博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转变从2008年开始

  《华夏时报》:外界普遍认为2012年是一个转变之年,总体为由物质向心灵和精神层面上转,你的看法是什么?

  张颐武:我觉得2011年已经呈现出这种转变的趋势了,比...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1日 00:12

结果取决于公众的判断:方韩之争之我见

结果取决于公众的判断:方韩之争之我见

张颐武

 

   这个春节假期微博和博客上公众关注的焦点是方韩之争,这论争愈演愈烈,双方你来我往,直到引发了相关的民事诉讼,短期内没有平息的可能。这场争论在“韩三篇”之后出现,无疑使得韩寒这个社会的焦点人物的热度仍然持续,但话题的走向却有了惊人的改变,原来的讨论是指向韩寒的四篇博文和一篇访谈所引发的公共议题的争议,而现在的议题则是由韩寒的作品引发的有关是否有“...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25日 00:28

“放下”的魅力——2012年的春晚

“放下”的魅力

    ——2012年的春晚

张颐武

 

春晚无可争议地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具象征性的晚会。它所经历的30年的历程,见证了中国电视的发展道路,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确实已经成为了除夕夜的“新民俗”。经过了30年的发展变化,春晚今天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习惯,成为了全球华人所熟悉的文化符号。在今年春晚的现场,我看到三十年前开创春晚形式的黄一鹤导演坐在我的邻桌,面带微笑,从...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21日 05:55

问答:中国的机会就是香港的机会

 这是发表在今年1月16日香港《文汇报》上的一篇关于香港的访谈,觉得有点意思。贴在这里请大家指教。

问答:中国的机会就是香港的机会

  记者:香港的文化是中西合璧的,在如今新时代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香港的文化?

  张颐武:香港既是中国的一部分,又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建立起一种既与中华文化有深刻渊源和历史关系,同时又有着中西合璧的创新文化,香港的茶餐厅就是一种文化混合的产...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17日 04:26

韩寒博文:“80后”的独立宣言

韩寒博文:80后的独立宣言

张颐武

 

韩寒的四篇博文一篇访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化蛹为蝶,走向成熟的过程。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思考,敢于面对真实,讲出了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明确地跨出了“左”“右”,也对知识分子提出了真切的反思和追问。这些思考探索都需要严肃地对待。遗憾的是有些人把这思考也变成了微博里斗气宣泄,搞成争风吃醋,占便宜瞎起哄的滑稽表演,这只会胡乱消费韩寒,逃避问题和挑战。其实我...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10日 23:07

《金陵十三钗》的意义

《金陵十三钗》的意义

张颐武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2011年的年底和2012年的年初又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如何理解这部电影,如何理解张艺谋最新的电影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对于中国的现代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的前所未有的第一次正面的回应和表现,也是对于中国民族记忆深处的最痛切的伤口的正面的表现。这部电影的震撼力在于它的前所未有的在残酷和暴力之中的民族痛苦直接地展现在我们的...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4日 02:29

生于六十年代:在楼上品味人生

生于六十年代:在楼上品味人生

张颐武

 

 

转型生活   

   每一代人都是生命的生生不息的链条中的一部分。人生的悲欢离合、命运的曲折丰富其实都不脱一些基本的范式。抽象来看,一代一代的命运都有其共性。但每一代人自己又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不可复制的命运,具体来看,又都深深地刻上了自己的时代的烙印。每一代人还是看得出不同的性格。一代人中命运和生活选择也都大不相同,但最后看起来还是难脱他自己的时代的...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27日 00:09

韩寒化蛹为蝶:寻求超越“左”与“右”的新空间

韩寒化蛹为蝶:寻求超越“左”与“右”的新空间

张颐武

 

   韩寒接连发表了两篇系统阐释的社会观点的答问博文《谈革命》和《说民主》,还有最新贴上的《要自由》。这三篇最新的博文可以视为这位年轻的意见领袖对于中国问题的系统思考的一部分。目前这些思考还在延伸之中,我们也难以判断他的想法会如何继续发展,但我们毕竟看到了韩寒就一直在争议和分歧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发言。这些发言一方面还有韩寒式的调侃和幽默的成分和...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9日 06:16

胡适对于当下的意义——纪念胡适诞辰120周年

胡适对于当下的意义

张颐武

 

   2011年12月17日是胡适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时刻我们可以思考他和当下的联系。

   二十世纪已经和我们渐行渐远,二十世纪的那些人物今天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比起三十年前要大得多。我还记得我上大学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读鲁迅、胡适的书,觉得就离我们很近,当时连张爱玲还在美国加州过着隐居的生活,她在五十年代初到美国时也曾经得到过胡适的帮助。这些都已经离开我们似乎很...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3日 22:56

2011年中文流行语:Hold住?

这是《环球》杂志对我的一个采访,还有些意思,贴在这里,请大家指教。 2011年中文流行语:Hold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10:55   《环球》杂志

 

  “整个场面我hold住!”2011年8月9日的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中包括这句台词的7分钟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疯传,11天点击率就突破了100万次,“教你时尚”的Miss Lin也因为这句台词被网民称为“Hold住姐”。

  在英语中,hold一词有“拿、抱、握...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6日 00:41

“白领”的生存

“白领”的生存

张颐武

 

    “白领”是一个这些年一直流行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白领”是在办公室上班的人,也就是过着在公司或者机关单位里上班的“朝九晚五”的生活的人。他们“打工”,但不是体力劳动者;也坐在办公室里忙碌,但不是自己创业当老板的人。其实“白领”说起来是一个概念,但人数众多,是社会的中等收入者的主力的人群,其实其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巨大的。有些高级的白领,大概是公司的高层或者是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