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结果取决于公众的判断:方韩之争之我见

张颐武

 

   这个春节假期微博和博客上公众关注的焦点是方韩之争,这论争愈演愈烈,双方你来我往,直到引发了相关的民事诉讼,短期内没有平息的可能。这场争论在“韩三篇”之后出现,无疑使得韩寒这个社会的焦点人物的热度仍然持续,但话题的走向却有了惊人的改变,原来的讨论是指向韩寒的四篇博文和一篇访谈所引发的公共议题的争议,而现在的议题则是由韩寒的作品引发的有关是否有“代笔”的关系个人诚信的争议。而这成为公众和媒体的焦点当然也有自身的理由,近年来公众人物、企业和社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全社会的焦点,不少公众人物经过质疑而迅速倒掉。而中国社会近年的总体趋势是对于公众人物的道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而舆论监督的关键也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上。而这次处于争议中心的是一直为视为80后的代表人物、几乎总是在对于传统的公众人物提出质疑的韩寒,确实引发了更为复杂的状况。

   这次引发的争议其实是一个难以有最后定论的议题——“代笔”,这和文学界常常引发争议的抄袭剽窃的争论或者有关学历、研究成果的真假的争论有明显的不同。有关抄袭剽窃等的讨论,有已经发表的文本可供比对,也有著作权受到损害的一方。这样的争议常常会有可以经过对比研究得出的相对能够让公众一致接受的结论。虽然许多当事人还会对此不服,但已经难以对公众产生影响。因而往往存在某种通过关键证据“一锤定音”的可能性。而“代笔”是一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假定的“原作者”心甘情愿地让渡自己的著作权给作者的行为,代笔者的原作也常常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并没有人利益受损,反而有可能是双赢的结局,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人提供可供比照的版本。

对于“代笔”的质疑并没有作为法律上证据的可能,也完全不可能动摇现有的著作权人对于作品的署名及其所有的各种权利。这种质疑只能基于逻辑的推断,只能在于通过一系列的逻辑的推理尝试论证作者“不可能”创作这些作品。但作者本人和有关各方也完全有权坚守立场,无需辩论就坚定地坚持著作权,作者一方根本不需要论证这些作品有作者写出的“可能”就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因为目前的著作权不可能由于没有铁证的质疑就发生动摇,也不可能由此承担任何导致法理意义上的著作权的改变的后果。从这一点上看,质疑不可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和后果,除非出现关键性的证据和证人,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质疑既不可能“证实”也不可能“证伪”。

但这仍然可能产生对于现有著作权人的声誉的冲击:一是作者的创造性的能力会受到怀疑,导致声誉下降。二是作者的诚信品格受到怀疑,也会导致声誉下降。问题不在于法律上的著作权,而在于公众心目中对于作者的能力和诚信的判断。因此,这次的质疑和方舟子以往的打假其实有相当的差别。那些打假都会有更多的证实或证伪的“证据”,有最后难以辩驳的根据。而这次却是根据文本的解读分析进行的。目前争议的关键在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几篇作文和韩寒最初的成名作《三重门》。但作者和他的一方也有不得不自辩的理由,因为如果这种“代笔”的表述为公众所接受,必然会导致作者的声誉受到更多的冲击。这种冲击无论如何也是难以为作者和他的相关方面接受的。因此也不得不在公众舆论中进行自证,论证自己不仅“可能”而且确实创作了这些作品而并不存在任何代笔者。这里的“官司”其实不是法律上的,而是舆论中的。这里质疑者的有利之处在于他只需要提出逻辑的疑点就可以导致作者的原创性和诚信受损,但不利之处在于不可能得到任何铁证。作者的有利之处在于他天然具有著作权和作者身份不可能被动摇,不利之处在于“自证”具有极高难度。

   因此,这种论战必然难以得到任何“一锤定音”最终的结果,其结果在于人们心中对于作者的原创性和诚信两者的信任的程度是否降低。论战的双方都是依据逻辑或情感,永远无从找到死证,就会各显神通。而双方杠上的结果也就是无结果的结果而已,而“韩三篇”的微妙影响也值得深长思之,人们会依据情感共同体,如过去的感情和谁接近如何来下判断,或利益共同体,支持谁对我有好处来下判断。争讼不已,最后就会是质疑方通过逻辑、文体风格、时代特点等力证“不可能”作者方从写作经历、事实方面力证“可能”,而双方的“粉”都是依据过去的感情来判断,也会为逻辑和事实的不断举证而发生微妙的变化。逻辑有冲击力,感情有鼓动力,关键是说服中间派,这些原本没有立场的中间派的判断会决定双方的影响力的消长。目前的论战其实就是这样的状况的真实的反映。而网络争议的问题在于都会有许多激烈的,伤及对方人格或名誉的话语,论战也会为各种偶然的情况和公关策略所影响。同时,关于名誉权的诉讼也难以解决这一争议,既无法有效地终结质疑,也无法有效地通过法院得到关于原创性和诚信的绝对的肯定。无论何方胜诉,各方只能得到一个象征性的、不涉及争议核心的结果。但各方当然会利用这一结果在网络和媒体中继续争取公众。

    这一争论目前看不可能在短期内终结,即使民事诉讼有了结果也会延续下去。随着争论的延续,韩寒的作为作家的声誉以及作为80后的某种代表性人物的形象会因为这一事件而发生异常复杂的变化。这里让我们思考的却是公众人物的形象、微博和博客的影响力以及当下社会的伦理标准等议题。这些议题会长期地继续由此发酵和引发新的争议。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