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09年05月17日 00:25

从奢华到“独一无二的便宜”:风尚的转变

从奢华到“独一无二的便宜”:风尚的转变

张颐武

 

 

随着全球经济的危机,其实我们的生活时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这种转变往往隐在生活的背后,却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异常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观。

过去的十多年,全球经济一直顺风顺水,全世界的中产阶级都觉得赚钱从来也没有这么容易,这就使得人们有更多的信心花钱,而且对于未来的经济前景抱有很大的期望,对于自己赚更多的钱有强烈的预期,于是乎就敢...

阅读全文>>
2009年05月13日 00:05

5·12的怀想

5·12的怀想

张颐武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今年的纪念和追思的活动众多,无论媒体和公众都把焦点放在了重建家园和缅怀逝去的生命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我们对于生命的逝去仍然感到忧伤,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的痛苦有真切和具体的感受,我们依然对于过去的一切保持记忆是必然的。另一方面,逝者已矣,生者需要有美好的未来。重建家园和让灾区的人民告别伤痛,其实也是大灾难过去一年之后的人们的关切的重点。...

阅读全文>>
2009年05月08日 23:44

《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直面惨痛的历史记忆

直面惨痛的历史记忆

张颐武

 

     最近,《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的公映让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引发公众的深切的关注和认真的探讨,人们在探讨和思考这两部影片的成败得失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人面对二十世纪的历史记忆的态度。两部电影所激起的中国观众的情感的认同和精神的升华的力量是弥足珍贵的,当然中国人在面对历史时所具有的对于同胞的生命的无限的关爱和对于人类的共同情感的珍重也足以让人感动。因此,这两部电...

阅读全文>>
2009年05月04日 11:33

我八十年代的阅读:《三代人的青春阅读》关于我的部分

《三代人的青春阅读》关于我的部分

今天的《北京日报》发表了记者路艳霞采写的报道《三代人的青春阅读》,采访了北大中文系的谢冕老师、张一帆同学和我。谢老师是我的导师,看了他的的访谈,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在他的家里听他讲故事的岁月,感到很亲切,觉得老师的见解澄澈明达,仍然给我启发。把有关我的部分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青春时代的记忆。这当然谈不上有自豪感,只有一点点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张颐武

...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30日 15:51

拉贝和中国在一起:电影《拉贝日记》的力量

拉贝和中国在一起:电影《拉贝日记》的力量

张颐武

 

二十世纪中国人所承受的苦难是人类历史上值得记忆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中国之痛,而且也是人类之痛。电影《拉贝日记》就是从一个人类的视角来关切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的一部最新力作,也是将一个遭遇了南京的浩劫并承担起了拯救责任的外国人拉贝放在了历史的焦点上的作品。这个新的思考和观察南京浩劫的角度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中华...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9日 00:49

十八岁的回忆:属于我的五四

   十八岁的回忆:属于我的五四

   张颐武

    (这是十年前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今天看看觉得依然有意思,我删掉了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留下了我的个人的感受。把它贴在这里,以此纪念“五四”九十周年,也纪念我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时代。)

 

 

我的五四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许多记忆的不断的展现。我还记得1979年的五四,那时我还是一个高中学生。整个社会那时正经历着开放初期的兴奋和焦虑,人们开始发生惊人的变化...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4日 22:37

培育书香社会:读书日感言

培育书香社会:读书日感言

张颐武

 

本周四是世界读书日,许多媒体都对或推荐可读的好书,或请来各方人士倡导书香社会。这当然是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非常有益的好事。当然,仅仅用一天的时间来促进阅读当然还很不够,其实阅读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需要经常性的提倡,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需要持之以恒。在今天社会变化剧烈,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也相当迅速,而我们的阅读方式的变化也相当迅速,如现在网络阅读固...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22日 09:14

纪念世界读书日——介绍刚刚读过的五本书

纪念世界读书日——介绍刚刚读过的五本书

张颐武

 

世界读书日马上就要到了,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还是简单地介绍几本最近在读的书。其实我们只要每天有二十分钟读读闲书的时间,坚持下去,就会大有收获。

我觉得最近读到的有趣的新书如下:

 

 

《冷记忆》(1-5)波德里亚著 

法国理论大师的随想录,有许多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会让我们有再度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机会。他的思考其实有非凡的预言性和对于当...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17日 13:38

当下人生的传奇:李承鹏给“新新中国”造像

当下人生的传奇:李承鹏给“新新中国”造像

张颐武

 

李承鹏和我相识多年,却见面不多,都是在公众场合。但却始终聊得来,是相忘于江湖,却能够互相理解的朋友。他的文笔犀利的球评和社会评论都让人过目难忘。他的写作最有名的是博客里的那些文字,淋漓酣畅,总有饱满的情绪和对于社会和生命的关怀。足以看出他的压抑不住的才华。他的文字往往像是喷发出来的,可以感受到一种压力之下的猛烈的释放。他的尖刻里时时露出温...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12日 18:09

怀林斤澜先生:一个晚辈的回忆和追念

怀林斤澜先生:一个晚辈的回忆和追念

张颐武

 

林斤澜先生去了。

我感到了悲伤,但更多的却是惆怅。那个我们曾经如此真挚地投入了我们的感情,迷恋文字的魔力,探索文学的未知的空间,发现现代汉语的新的可能性的时代,那个我们度过了青春时代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离我们如此之远了。而林斤澜先生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先驱者和开拓者,也是在那个时代以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人。斯人已逝,但过化存神,他...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12日 01:09

从村上春树说起:长跑的乐趣

长跑的乐趣

张颐武

 

人们一直把长跑作为人生的比喻,人生实在是太像长跑了。短跑仅仅是人生的一瞬间,一晃就过去了,但像马拉松这样的长跑却大不相同,它需要一刻也不放松,一点也不懈怠地坚持下去。最近在读村上春树的随笔《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的名字很长,却有很深的内涵。这部书讲的就是长跑之于人生的价值。这部书把长跑和文学写作联系起来,发现跑步对于人生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关键的意义。这让我想到了我印...

阅读全文>>
2009年04月05日 23:43

新的文化空间的展开:文化创意的机会

新的文化空间的展开

张颐武

 

     2008年已经过去,2009年的文化会呈现何种面貌是人们所关心的。从现在的状况看,其实文化方面的活跃和繁荣是可以期待的。在经济面临挑战的今天,人们会对文化创意等方面寄予更大的期望和更多的关注,而在文化和创意方面社会展现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其实对于社会的其他领域也是一种激励,。从2008年年底以来,电影业的“贺岁档”的热潮,直到今天还尚未结束,从《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到...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30日 08:20

“出名要趁早”的另一面

“出名要趁早”的另一面

张颐武

 

关于出名,有一句最出名的话,就是出自张爱玲之口的“出名要趁早”。

这句话在这个大家对于知名度都高度重视的时代,似乎更成了至理名言。今天媒体几乎成了社会的中心,在媒体里不为人知,就好像被社会悄然屏蔽了。于是乎,出名就变得比过去更要紧了。出名重要变成了一般性的常理。连骂名人的,也被人认为是靠着骂来傍上名人出名;号称隐居,躲避传媒的庸俗的,也被视为其实是以躲避的姿态...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23日 23:32

“中国性格”和“中国梦”:

“中国性格”和“中国梦”:超越“国民性”

张颐武

 

什么是“中国性格”?今天我们所不断试图努力去发现和展现的中国人的性格究竟是怎样的?中国人的形象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在今天中国崛起,一个“新新中国”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之后,变得异常地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里,其实我们强烈地期望通过对于“中国性格”的关切,让世界对于中国人的新的形象有更多的了解,期望中国人的形象从过去的刻板的印象中脱离出来,让世界重新...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21日 23:38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失衡““团长”的困境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失衡:““团长”的困境

张颐武

 

《我的团长我的团》带着《士兵突击》赢得的无上荣光高调亮相在四个电视台,无论是宣传的攻势还是播出的规格都可以用“史无前例”这样的极端的表述来形容。而人们对于这部电视剧的期待也是“史无前例”。但在播出之后,却出现了意外的情况,网上的意见相当分歧,而且似乎贬多于褒。在开始播出的时候,人们似乎相当惊诧于这部电视剧的天马行空式的风格和不可思议的想像,...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15日 00:21

3·15感言:给消费者更美好的未来

给消费者更美好的未来

张颐武

 

又到了3·15。

这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度让全社会高度地关切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大意义。我们任何一个人可能有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生活境遇,但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是消费者。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消费是我们最重要的生活行为之一,也是我们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最为重要、难以回避的事情,消费行为其实在许多方面支撑了我们的生存的基础,构筑了我们和环境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者...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11日 22:28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双峰并峙正在形成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双峰并峙正在形成

张颐武

  网络文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新奇的点缀,也并不是许多人想像中的小众的新的风格实验的策源地,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络文学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任何人都不应该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抱着轻蔑和无视的态度,因为网络文学正在改变整个文学的格局,也提供了新的文化形态。...

阅读全文>>
2009年03月07日 23:39

“兽首”拍卖的思考:郑重而成熟地面对历史的伤痛

郑重而成熟地面对历史的伤痛

张颐武

    

最近,关于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和厦门收藏家拍卖成功后不付款的举动,引发了社会的高度的关注,其所涉及的伦理和价值方面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这里,圆明园兽首显然并不是一般的文物,其文物价值和文化意义仅仅是国人关注的一个方面。这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当然也相当重要,但中国流失文物中有许多可能就其文物和文化价值而言可以和兽首相比拟,甚至更高。但圆明园兽首却积...

阅读全文>>
2009年02月28日 23:29

从“国学大师”和“背妻男”说起:社会需要更从容

社会需要更从容

张颐武

最近,有关一位“国学大师”的品行经历的争议和关于在汶川地震时感动了许多人的“背妻男”的争议在媒体和互联网上激烈地进行。对于具体的争议的内容当事各方当然各执一词,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局外人看得眼花缭乱,当然也不好直接做出斩钉截铁的判断,但舆论的倾向却几乎是突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国学大师”多年来是媒体追捧的人物,现在媒体却几乎一致地以“倒掉”’“欺世盗名”等表述对他进...

阅读全文>>
2009年02月21日 22:52

“小沈阳旋风”的启示

“小沈阳旋风”的启示

张颐武

今年的“春晚”的最为引人瞩目的角色似乎就是“小沈阳”。他真正通过“春晚”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迅速成为社会的焦点。在互联网和纸媒中形成了热议的浪潮,而他的形象和语言方式也成为了模仿和挪用的资源。小沈阳在这个经济面临挑战的春节期间成为了快乐的证明,既成为电视台和演出市场最欢迎的人物,当然也引起了见仁见智的讨论和分歧的意见。这股“小沈阳旋风”现在还没有衰减的趋势,其实也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