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07年05月13日 22:22

“文艺复兴”再思

  “文艺复兴”再思
——以李长之的“文艺复兴”论为起点
张颐武
  
    最近,有关中国“文艺复兴”的讨论再度兴盛起来。这当然一方面是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高速发展相联系的。另一方面,也是和中国今天的文化上的焦虑相联系的。如何进入文艺复兴的探讨,我以为,需要回到历史再度思考,才能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照。这里我希望通过探讨李长之在抗战期间关于中国文艺复兴的论述,来为今天的讨论添加一个新的思想...



阅读全文>>
2007年05月07日 05:07

民意的辩证法

“有理”和“声高”:民意的辩证法
张颐武

   

    最近,对于民意的关切已经成了各个地方政府施政的重点,这无疑是以人为本的举措,显示了对于普通民众意见的真真切切的关注和实实在在的倾听。这显然对于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积极的作用。民意当然是公众的满意度的表现,也是政府服务的对象的意见的表达,对于民意的真正的关切当然显示了政府的工作的更加亲民和更加实事求是。这当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会得到公众的良好的回应...


阅读全文>>
2007年05月02日 00:18

电影与冰淇淋:“软性电影论”的再反思

  电影与冰淇淋:“软性电影论”的再反思
张颐武
        谈到电影的特性,也不能不提到三十年代的一场论战,当时有一批所谓的“软性电影”论者,他们非常强调电影的“视觉性”的特色。这些人里有当时受到瞩目,最近一些年也再度受到关注的“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叶灵风等人,也有批评家如黄嘉谟、姚苏凤等。他们在文学领域里受到关注的是其电影观注重感官的反应,注重一种画面的动感的效果来表现都市的生活。在电...

阅读全文>>
2007年04月21日 07:48

与谁的青春有关?

 这是在徐静蕾主编网上杂志《开啦》上发表的有关《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文章。最近,这部电视剧受到了高度的关注。除了《开啦》的创刊号用它做了专题之外,《新周刊》也用它做了一个专题。说明这部电视剧似乎真正触动了许多人。以这篇文章纪念我们自己的青春时代。

 

与谁的青春有关?

 

张颐武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一部通过口碑和网络的好评不胫而走地传播的电视剧,它几乎没有机会登上主流的电视台,却不可思议...

阅读全文>>
2007年04月17日 23:12

迷恋与受害:追星悲剧再思

迷恋与受害:追星悲剧再思

张颐武

   

    杨丽娟家庭的追星悲剧是近期被报道最为充分的事件,也是最近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毫无疑问,这显然是一个无法普遍化的特例,在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少这样的奇怪的事件,我们很难从这样一个特例得到对于当下社会的一种普遍状态的分析。杨丽娟和她的家庭当然是不幸的,但这种偶然的不幸其实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社会之中。我们得到的关于当下的启示其实受到了事件的极端的...


阅读全文>>
2007年04月12日 01:29

和时代拔河:十年后再思王小波的价值

这是最近发表的关于王小波的一篇详细的分析,用它来纪念王小波逝世十周年。   和时代拔河:十年后再思王小波的价值 张颐武       编者按:通达的王小波大约也很难想到,生前寂寞潦倒的他,身后竟然能够惹来这么多的热闹。

王小波这样形容自己: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涣散得要命,出奇的喜欢幻想。然而正是这个“丑陋”的家伙,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深邃独特的文字和思想,在他逝世之后,他的作品引起空前的关注。

对...

阅读全文>>
2007年04月10日 07:20

“文化产品必须有趣”

“文化产品必须有趣”       ——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要使别人感兴趣”

   

  《环球》:“中国制造”全球闻名,而文化推广也可理解为对文化的海外营销。您认为营销商品和营销文化有什么不同吗?

   

   张颐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商品的差异性是有限的,比如说裤子,生产的都是裤子,只是劳动力成本的分别。卖一条裤子,这里面没有太多的文化含量。

   

   但是文化产品就...

阅读全文>>
2007年04月07日 06:25

“视觉性”震撼:早期电影和大片

“视觉性”震撼:早期电影和大片
张颐武
       中国电影一百年的纪念在2005年轰轰烈烈地进行过了。无论如何这纪念里有真挚的感情和实实在在的认同。毕竟我们是从过去走过来的,正是那些我们所并不了解的过去其实也参与塑造了我们自己。但其实我们究竟对于早期中国电影人的努力知道多少,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我们似乎还是得回到电影的起点来观察电影本身,作为我们思考中国电影的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参照。我想这里有一个关键的...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29日 04:13

聚焦八零后:超越两极化的观察

这是最近对于80后问题的思考的一篇文章,和上一篇接受访谈的博客是同一个话题,但着重点似乎还是有差别,所以贴在这里,请大家看看。80后的问题其实是关系到当今社会走向的重要问题,我希望由此引出更多的理性和客观的探讨。 聚焦80后
张颐武
     最近大家热议的所谓80后的问题,最先是在文学界里引发的,一批依靠新概念作文和网络的少年作家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纷纷展露头角,变成了重要的畅销书作家,引发了出版业的深刻...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24日 11:03

超越代际看“80后”之争

超越代际看“80后”之争

《解放日报》 2007年3月24日 第5版

如果要给80后找一个形象,就去网络上找吧。今天活跃在网络中的“草根”,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工农群众,而是三十岁以下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许多成长不足,有着现实压力的年轻人。他们以跟帖和博客为中心的言论,一方面有很多正确的批评、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反思,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种抱怨文化。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22日 05:39

面对观众的力量

面对观众的力量
张颐武
       接到纪念钟惦棐先生逝世二十周年讨论会的邀请信,才突然发现钟惦棐先生其实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了。电影界当然难免是个名利场,每天都热热闹闹,但遗忘得也很快,很多人和事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但钟先生确实是我们不应该忘却的存在,是超越在这些热闹之外的,其实也就难以被遗忘。二十年过去,中国电影的一切都变了,但这位电影理论批评的老前辈仍然是非常值得我们怀念。
       当年我...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17日 00:03

我们需要“励志文化”

“励志文化”:我们需要“能够发光”的精神 张颐武
      前两天,在一个会上遇到了一个高个子,戴眼镜的中年人,旁边的人告诉我,他就是引发了“人生的路是不是越走越窄”的讨论的“潘晓”之一。我突然发现好像时光倒流了二十多年,当年我们大学的班里讨论的这个话题,大家曾经议论的如此热烈,而“潘晓”正是当年我们热议的对象。岁月沧桑,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那些话题其实已经渐行渐远,但当时的氛围却还记忆犹新。
   ...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12日 04:15

我的王小波回忆

 

我的王小波回忆

张颐武

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在八十年代的后期,我刚刚留在北大教书。一位社会学系的同仁拿来一本香港出版的《王二风流史》。那是一本小册子,其实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黄金时代》的前身。当时我就被这部书的独特的风格和与八十年代知青文学截然不同的表述所震动,感到一种新的文学在生长的力量。这种文学没有受到当时的文学制度和既成的话语的制约,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王小波完全是特立独行的追求自己的文...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09日 00:55

超越“下流”:给“草根”成为“精英”的机会

超越“下流”:给“草根”成为“精英”的机会
张颐武
       看最近吴敬琏和薛涌关于“精英”和“草根”的争论,觉得有些感慨。其实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好意,也是对于中国社会的拳拳之心的表露,但站的角度不同,道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我并不觉得双方的矛盾有什么不可调和,其实了解两方面的意见对于我们避免偏听偏信是大有好处的。
        但我觉得双方都把问题看的简单了。其实所谓“精英”和“草根”并不是我们习惯性地...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06日 22:58

面对“底层”:年轻人的电影

面对“底层”:年轻人的电影
张颐武
        最近,我参加了电影学院导演系主办的有关青年导演电影的会议,其间集中放映了一批青年人的电影。现在随着电影的新的繁荣,整个市场的气氛相当活跃,年轻人的机会其实还是越来越多的。不少年轻人得到了过去似乎在这个年龄往往是不敢想象的许多机会。其实就是张艺谋、陈凯歌们当年也没有这么多的机会。但拍片的门槛降低了,但其实并不是竞争不激烈。片子是容易拍了,但片子也不可能...

阅读全文>>
2007年03月01日 03:22

明星作家?作家明星?

明星作家?作家明星?
  张颐武
  作家的“明星化”作为一个话题,其实并不新鲜。现代的出版业的发展远比影视业要早,作家作为明星出场的情况其实比电影明星还早。作家写的书一纸风行,洛阳纸贵之后,难免就有人想知道写书的人。而资本主义的出版业也难免让人来包装书、宣传书。十九世纪的许多西方大作家在社会上的轰动效应也如同明星。有书记载王尔德的戏在纽约走红,于是在1882年王尔德被邀赴美宣传,在美国期间王尔德...

阅读全文>>
2007年02月25日 23:10

这也是人生:我看张爱玲晚年

这是好几年前写的文章,想不到最近还有人转载,觉得可能还会有人喜欢,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二十世纪中国人的飘零和脆弱,张爱玲其实也是最典型的例子。今天再看这篇文章写的事,还是让人感慨无限。去年十一我们一家在上海,住在静安寺附近,进进出出总和张爱玲的旧居相遇,但上海早就非复旧观。当时总是想,她其实和我们同时生活在世界上很长时间,直到1995年才故去,但我们却觉得她是很久以前的古人了。好像她是不老的,仍然活...
阅读全文>>
2007年02月18日 11:59

今年的“春晚”

今年的“春晚”

张颐武

 

     今年的“春晚”已经在人们的议论中和大年夜一道成为了过去。随着大年夜的过去,新的农历年的开始,一切猜测、爆料和建议等等都已经在节目的演出过程中失掉了意义。现在对于网络和纸媒来说,剩下的只有评论了。目前的反应可以说是觉得平淡无奇,大家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闪光点,但似乎也难说有什么大毛病。所有的方面依然面面俱到,该有的一切都有了,但似乎那最重头的还没有出现,所有人都未必满...

阅读全文>>
2007年02月15日 13:25

从“目不转睛”到“伴音伴影”:我们的“春晚”观的变化

这是《难忘今宵:“春晚”和我们》的第二部分,也是我的观点的中心,就是现在春晚已经是一种“伴音伴影”,而不可能象当年一样让我们“目不转睛”地观看了。

马上就到春节了,我们又要在“春晚”中跨越旧历新年,还是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吧。

 

 

从“目不转睛”到“伴音伴影”:我们的“春晚”观的变化

   

    我将“春晚”的形态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整个八十年代的春晚基本上是一种形态,这也...

阅读全文>>
2007年02月13日 13:13

“春晚”记忆:我们的“共识”的塑造

这是《难忘今宵:“春晚”和我们》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探讨“春晚”的历史。请大家指正。

 

 

 

“春晚”记忆:我们的“共识”的塑造

   

 2005年播出的电视剧《响亮》的结尾让人印象深刻:那是1983年的春节,电视剧的主角,一个叫牛红梅的怀孕的年轻女性,在看第一届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在看王景愚表演的小品《吃鸡》时,她被这个小品强烈地吸引了,在无法抑制的大笑中突然流产,失掉了自己的孩子。但她已经失踪很久的父亲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