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知青博物馆的展出所引发的争议又把曾经影响过众多的中国人的“知青一代”的历史摆到了互联网舆论争议的前台。这一代人当年曾经承担过许多艰辛和不易,今天展示他们当年的奋斗史还引发了争议,也确实让人慨叹。

       有关那段历史,年长的人们都非常熟悉,也非常了解,当时我们的家人邻居中都会有知青,我们都和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许多年轻人的父母也曾经是知青,也经历过那段时期。这些都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章节,而是现在还活在我们身边的生动的记忆和具体的感受,虽然知青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对于那段历史的发掘、反思和认知都不会终止,有关那段历史的争论也还会是中国当下舆论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些争论涉及到的是对于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历史的思考,也涉及到对于中国大历史的认知。这些情感的和理性的因素都会对于那段历史的思考起到重要的作用。

      很显然,对“知青”这个群体的命运的认知,其实在八十年代就是文学和文化讨论的热点问题,八十年代时的知青文学也曾经是文坛的重要的潮流,对于知青时代的总结思考从那时到今天其实从来没有终止过。从当时的知青文学到今天,人们对于知青的认知其实并不简单。当时的亲历者们从八十年代以来所写作的作品、回忆,虽有不同的认识和意见分歧,但都有两个共生互补的侧面相伴存在。

       一是那段艰难的岁月给不少下乡的城市青年带来的很多考验和困扰,也给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人带来很多痛苦和问题。一些人求学无门才华被浪费,一些人在不熟悉的农村生活中付出了许多代价。这些都是真实而具体的存在。这些通过当时的“回城”的历程真实地投射在历史中。知青的付出更说明改革开放,走向新的发展之路的必要和明智。当时的错误的决策和历史的顿挫造成的伤害当然是无需讳言的真实的存在,不应被否定,也不会被否定。

      但另一面也不容忽视,这就是青春无悔,奋斗值得铭记。在那时通过艰苦的生活,知青一代的城市青年中的不少人通过农村的真实认知,摆脱了“红卫兵”的思维,更多地理解了真实的中国,认识了国情,通过艰苦的劳动磨练了意志,建设农村做出了贡献,收获了生命中真实的感动和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尊重和理解。许多知青通过这样的艰辛更了解中国,更加理性地思考中国的未来。他们那些年的积累准备一旦通过中国社会的新的选择,有了机会,进入大学和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知青中的很多人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有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贡献。这些也是真实而具体的存在。如果读过诸如梁晓声、张抗抗、叶辛这样具有代表性的知青作家的作品就会理解到当时人们的真实的感受。简单地否定任何一面都是对于历史的不公,也是对于知青的奋斗史的不公。

      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从文明的历史低谷走出,追寻富强的历程,其中充满了悲壮的奋斗,充满了艰难困苦,也让中国人付出了巨大的历史的代价。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的过程中,确实有失误也有迷途,有曲折也有顿挫,但这些都是中国“大历史”的连续性的一部分。这一段“大历史”曾经让众多的中国人付出了艰辛甚至生命,知青们的历史不过是这个大历史进程的一个环节。但中华民族既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有纠正错误,让中华文明走向复兴和崛起的能力。现代中国人的奋斗是光荣的,我们在内忧外患中争取民族的独立富强的道路上有众多的代价,但今天的中国已经给了历史以报偿。前辈的努力没有被辜负。黄仁宇先生在对中国大历史进行阐释的时候,就反对对于历史的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把好人坏人的对立用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无不妥,但简单地用在历史的进程之中,就是很肤浅的历史观。反思历史非常重要,但反思绝不是情绪的宣泄,或对现实的借古讽今,用过去历史的复杂来撕裂今天的社会,通过观点的纷争来嘲笑现代中国人的奋斗的付出和努力。

     反思是给我们清醒的力量,反思所需要的是对历史明智的理解和理性的认识,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多重的复杂探究,而不是给年轻一代僵化地否定和嘲笑自己的前辈的奋斗的浅薄和焦躁。这其实是对知青的历史的反思和探索所更加需要的态度。知青们的付出当然有代价,有迷途,但更有承担和使命。他们的付出也是中国人的艰辛奋斗中的宝贵的篇章。黄仁宇先生1992年在他的《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中谈到:“今日的局势已经打开,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已经成功在望。”他指出:“从中国、从外国、从远古、从近代的史实,从书本的知识包括思想家的言论,再从我自己的人身经验种种方面看来,我觉得以往的坏消息一概是过去事。以问题的庞大和棘手,抚今追昔,我觉得凡是炎黄子孙,应为这八十年的历史感到骄傲。这就是我的好消息。”

      今天我们对于知青讨论的认识需要这样的“大历史”的开阔眼界,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理性。

 

 

0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