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张颐武:从背后看电影

http://beijingww.qianlong.com/  时间:2015-06-10 08:41:55  来源:北京晨报  
  二十一世纪,电影无疑是大众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和娱乐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相对应的电影理论研究,却并非是热门的领域,特别是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汇。

  因此,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研究电影,显然并不是一个热门的选择。不过,对于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来说,坚持二十多年研究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重要,同时也起源兴趣。最近,张颐武出版电影研究著作《跨世纪的中国想象》,包含他数十年研究电影的诸多重要理论和文章。

  从小和电影结缘,却并没有走向电影制作,而是走向了电影研究和电影评论,张颐武说这其实和他从小的观影经验有关,“小时候看电影,挤不到正面,多是从侧面乃至背面看,因此多一些反思”。

  从全球化到全国化

  说起中国电影,就不能不说第五代导演活跃的时代,那个时代,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却在国内默默无闻,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大电影市场,但是电影的声望却在慢慢地消减。

  张颐武进入到电影研究的领域,正好是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导演崛起的时代,那时候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电影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的转型。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电影制作方式逐渐隐退,西方的电影理论、市场理论进入中国,带动了中国电影制作的转型。第五代导演开始崛起,尤其是张艺谋、陈凯歌他们这些人早已在电影的国际运作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是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阶段,以西方的电影制作方式,后殖民地的视角拍摄出来的民俗电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等,在国际上声望极隆,但这种成功,又以国内市场的萎缩为背景,有一点悲情色彩。张颐武说:“我大概是那个时代开始从事学术研究,也同时开始了电影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好莱坞大片的进入,开启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另外一个阶段,张颐武说:“1994年,第一部好莱坞大片引进,随后,冯氏喜剧开始崛起,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复苏。然后就是2002年的《英雄》,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电影,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也是中国电影获得自我再想象的一个标志”。

  如果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全球化带动了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那么到了2010年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的急速膨胀,世界电影开始受到中国市场的影响,那么其实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开始带动全球电影产业。张颐武说:“很多年前,我就提到过全国化的概念,以前是全球化带动中国,现在是全国化带动世界电影,到了今天,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

  市场和声誉的悖论

  2002年的《英雄》时代,中国人还在为一部电影2亿票房而惊叹,到了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就已经突破百亿,2015年,仅仅一部《速度与激情7》就创造了24亿票房的奇迹。

  但是与市场的成功相对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所获得的声誉和高度却快速地消退了。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似乎成了一个从没有终点的循环。

  张颐武说:“中国电影当年在国际上获得那么大的声望,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随着计划式电影制作模式的消退,中国的导演们引进了西方的现代电影理论,以此来表现一个相对封闭环境下的中国民俗生活。对于西方电影界来说,路径是相同的,电影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内容却是新鲜的,这些电影给世界电影提供了许多全新的东西,因此,一下子许多奖都给了中国电影。”

  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前进,中国电影的表现内容也在变化,张颐武说:“原本那些民俗的东西,已经被西方电影界所熟悉,同时,因为社会本身的变化,中国电影也渐渐不再注重于表面乡村、民俗生活这些内容,而是开始表现现代城市生活。但实际上,在这方面,中国的电影人远远不如西方更加熟稔。其三,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电影市场对于世界电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就可以看出来,这种情况下,拿奖就不再是电影人关注的重心,反而国外的电影人要关注中国的市场”。

  事实上,更多的批评正在指向中国电影,媚俗、低俗、拜金、卖肉、过度的商业化等等,这些批评不断地加诸中国电影身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电影“沦落”至此?张颐武说:“中国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繁荣,这毫无疑问是个好事。同时,仅仅有市场还不够,还需要更加多元的电影文化,比如电影节等等,去推动电影本身的发展。其三,商业片确实有价值的问题,但实际上,多元时代,只要不是鼓吹负面价值,比如犯罪等,仅仅是一些和主流价值不太符合的,要引导,但也有它们生存的空间。事实上,今天的商业化整体价值偏离的风险并不大,不论是市场、还是主流社会观念都会对此有一定的校正作用,比如说那些诲淫诲盗的电影,恐怕电影院本身就很难通过,同时观众在电影院这样的场合,恐怕也不太会去看这样的电影,那太不体面了”。

  通俗和研究的鸿沟

  研究电影,源于兴趣,也源于个人的经验,张颐武说:“小时候看电影,在操场上架起放映机和银幕,前面坐的都是学校组织的学生,我们这些小孩子跑去看,只能在边上或者银幕背后找个地方看,在背后看电影,有点儿拓朴学的意味,看到的是非正非反、变化过的影像,和正面的视角有微妙的不同,这种经验让我对电影的关注点不仅集中在情节、影像上,而是更多一些反思”。

  二十一世纪,尽管传播方式已经高度发达,但是到电影院看电影,依旧是大众文化消费中的重要部分,甚至还在逐渐变得更加重要。但是,电影研究却和大众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人们有太多看电影的经验,但却很少有关注电影理论的兴趣,张颐武说:“电影研究在全球来说,都是一个热门的领域,20世纪以来,电影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门深入而广泛的大学科,它横跨哲学、艺术、思想史、文化史、文学、社会等等诸多领域,它其实是当下社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投射着当下人们对于社会,对于生活,乃至对于生命的思考。不过在中国,许多人对于电影理论研究的认识,更多可能只是报纸上一些影评,或者网络上的影评、观影指南之类,可以说,电影和电影研究在中国,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部分。”

  电影,远远不只是电影,它的影响,也远远不止于电影,张颐武说:“比如网上整天都是电影明星怎么怎么样,范冰冰怎么了,黄晓明怎么了,这种现代症候群,说明电影在今天正在变得多元,那些电影明星,也不仅仅是个演员,甚至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一个环节。一个人买票看电影,甚至买爆米花,其实都会成为整个电影市场运作的一部分,只是人们平常并不注意”。

  上个世纪,曾有学者倡导电影研究进入到大众之中,但成效并不明显,到了今天,这种局面依旧少有改观,张颐武说:“其实研究者并不少,但是高度的学术化、和大众影评之间的隔膜,都使得电影研究很少被大众关注。比如说一般的影评,基本上不会使用电影研究的理论成果,而研究者又很少有人写出通俗的文章”。

  不只是两小时的消遣

  和电影制作相关的理论研究,可能仅仅只和电影人有直接的关系,比如编剧、美工、摄影等等,张颐武说:“这样的工作,比如电影学院肯定一直在做,比较侧重于实践、实用方面的,但是这种技术层面的理论,其实本身也包含着文化因素,它和工业化、市场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影本身就是工业化支撑下的产业。”

  而和观众、社会更多相关的,是电影文化,张颐武说:“电影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它的理论又和文学理论相通,比如怎么叙事,也有哲学层面的,历史、社会学层面的东西。同时,它还和消费机制、市场机制等等相关,此外,它还有庞大的下游产业,一部电影,可以衍生出来无数的产品,游戏、玩具、书籍等等。”

  了解这些,并不仅仅是学者的工作,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也有很好的帮助。张颐武说:“比如说,专业的解读,可以加深观众对文本的理解,了解电影背后的意义、价值,提升对电影的认识,也提升观影的乐趣。同样看完一部电影,有的人只知其一,有的人还知道其二、其三、其四。假如能够弄清楚电影的机制,甚至稍微了解一点,你会发现,你鉴赏的能力、观影的乐趣都会大大提升”。

  有趣的是,专业的素养并不是很难养成,张颐武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多了解一些电影的理论其实不难,首先,它所研究的素材,也就是电影本身,很容易获得,其次,它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对于现在的中产人群、年轻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大家都具有相当的受教育经历,进入不难,关键在于意识,在于方法。”

  而稍有了解,则会让看电影变成更富有意义的活动,张颐武说:“电影本身和社会思潮、历史文化等等都有紧密的关系,涉猎一点儿电影研究的领域,等于是给思想做了个体操,看电影就会变得更有趣,不再只是两小时的消遣”。

0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