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十年前的2004年写的文章,岁月流逝,但基本的观点仍然是适用的。赵本山多年的工作其实就是尝试用通俗来超越低俗的努力,做的如何可以讨论,但不应变成对他的叫骂和呵斥,这不是真正批评的态度。对大众文化也不能简单化,不做市场的奴隶,其实应该做市场的主人。能够不是迎合而是让人们喜闻乐见中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他的工作的成败得失的认真的探讨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人转“的成长烦恼
张颐武
赵本山毫无疑问是小品最成功的演员。赵本山的奇迹在于他不仅仅改变了小品,而且还带动了一种传统的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转变成了一种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文化。当年小品在晚会中初起时,还是作为话剧的一种训练形式的延伸,当年的小品明星也是话剧的演员,如王景愚或游本昌。但经过了二十年的沧桑之变,话剧出身的小品演员渐渐沉寂,反而是二人转背景的艺人撑起了一片天。一种东北的民间传统艺术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了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市场上大显身手,赵本山的能量的确不可低估。这里有两个要素是关键的:一个当然是赵本山本人的表演魅力。赵本山的“绝活”是在走街串巷的民间演出中锻炼出来的,有掌握和吸引观众的不可比拟的能力。他的演出的强烈的夸张和来自“二人转”的热闹正好适应的短小的小品的电视表现,他总是给我们更“明确”“鲜明’的东西,这里的一切好像不是真实的“生活”,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电视小品中的比真实更真实的“生活”。而来自话剧的训练的习惯的表演“深度”和他一比却还是过于平淡。在电视剧中可能游刃有余的东西在小品中就没有用武之地。二是赵本山对于人性的相当深切的体察。他对于我们人性的弱点的精确的把握是制胜的关键。他好像站得比观众更低,其实充分展现了在急遽的变化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中国人内心的许多困扰和问题,把它们化作哈哈一笑。其实莫里哀的话用来说赵本山也恰到好处:你笑谁呢?其实是笑你自己。赵本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哈哈镜中的自己。二人转在小品里激活了自己,也让它自己有了新的天地。
其实,电视剧《刘老根》的故事和赵本山本人的命运颇有相似处,刘老根将一个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的村庄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以“本土性”为号召的观光旅游业的“山庄”的经历,其实和赵本山将二人转转化为小品的历程颇为相似。原来的传统的农业生产在新的时代已经面临困境时,刘老根将它的许多要素转化为新的观光旅游业的“奇观”,反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价值。这和原来面临衰落的二人转在小品中重获生机的经历异常接近。这其实都是所谓“全球本土化”的结果,也就是地域的本土性在全球化的时代经历了创造性的转化变成了全球化的一种形式的过程。《刘老根》其实也有赵本山夫子自道的 意味。
不过,《刘老根》里也有刘老根被时髦的“国际接轨”的年轻人欺骗的故事。这个年轻人满口英文,又会上网,谈企业管理头头是道。却卷了刘老根的钱跑了。这似乎也表现了赵本山对于成功的转型中的不适和问题的焦虑,是“成长的烦恼”。有些东西不是他的经验能够应付的。最近赵本山和“二人转”遇到的问题也表现了这一点,刘老根的“成长的烦恼”,也在冲击赵本山和二人转了。他如何再一次地成功转型呢?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