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张颐武: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14年04月18日 08:14 来源:理论网 作者:张颐武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856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重新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数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路径。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为此,中央党校理论网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

  打造本土品牌 关注大众文化

  记者:您觉得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哪些突破性进展?

  张颐武:进展是一定有的,比如我们习主席出访非洲时演讲中曾提到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出访马来西亚时谈到梁静茹的歌曲深受中国听众欢迎,李总理出访泰国演讲时讲到电影《泰囧》,称赞这部电影在中国很好地推广了泰国的文化。这就足以说明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成果。不仅如此,现在我们也有很多的演出团体出国进行演出,为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不得不说,目前的情况虽然逐步向好,却还是和我们的社会期望有着一定的距离。但在影响力方面,总体上我们要客观的承认,一方面虽然世界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了,中国的发展趋势,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创意“走出去”的力度还是不够的,目前像孔子学院向海外拓展等等都是很好的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但是中国文化向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传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记者:您认为该如何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

  张颐武:我想首先在文化传播上还是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如诸子百家这些久经考验的经典文化,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大众文化的传播。像韩剧,最近有一部韩剧叫《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一经播出影响力非常的大,并且通过它创造了下一个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还是要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开始传播,大众文化的传播往往比经典文化的传播更加容易,传播过程中存在的culture discount(文化折扣)也更少。文化折扣越少,就越容易被人理解。现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大众文化的传播,比如说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流行文化,以及明星的传播力,这些都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以前我们往往对这些方面有些忽略,觉得传播就要传播经典文化、高雅文化,当然经典文化、高雅文化是需要传播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大众文化,要学会两条腿走路,要将大众文化也放在我们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来支持。

  记者:您刚刚提到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这部戏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的热议,有人说韩剧热是我们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同时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自尊,您对这此有何看法?

  张颐武: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过度了,并不是很客观。韩剧的流行是跟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些规律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越南、非洲这些国家要高一些,那么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是他们之后才会感受到的。因此我们的电视剧在这些国家中就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同理可证,韩国与我们国家相比,可以说他的整个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都比我们快半拍,那么他的一些流行文化也难免会比我们更新潮一些,触及的一些问题又刚好是我们年轻人感兴趣喜欢看的,这就构成了韩剧在我国之所以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但这个倒也不能说是丧失了文化自信,或者说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够。

  其实传播是有一定的规律的,韩剧在中国的传播我觉得无可厚非,这说明全球的文化交流沟通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因为中国本土电视剧其实在我们国内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韩剧的流行,也并不能证明我们的自信不够。但这种流行趋势的确是有所启示的。首先,我们也要高度重视流行文化,重视青少年文化的传播。过去我们对青少年文化往往不够重视,比如郭敬明的电影,其实是很好的本土品牌,但我们社会对他的看法往往也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有分歧也是正常的,有一些人站在一些简单的立场上,评价郭敬明的电影没有正能量、拜金主义倾向严重,但我个人觉得其实倒也没有那么严重。客观来讲《小时代》还是比较有正能量的,它的内容里面所讲述的是姐妹情谊,鼓励大家共同奋斗,努力去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总体上的主题还是积极向上的。作为大众文化,它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意义要大于它被控诉的负能量。

  实际上我们很难说像《来自星星的你》这样的韩国电视剧,与郭敬明的《小时代》相比究竟谁比谁高明在哪些方面,也只能说是各具特色。但这就反映了我们对一些本土品牌的态度,往往是蔑视的,认为它们的层次比较低。对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本土品牌文化产品不够重视。我们都知道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创造了八亿多的电影票房,即便是如此高的票房,也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而韩剧一流行,我们就觉得人家是在进行文化入侵,这未免有点草木皆兵了。难以忽略的是,从内容上看韩剧正是适合青少年文化和口味的文化产品,它也是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当它发挥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时,引起多大的反响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博得受众的关注、娱乐大众正是它存在的意义。那么与其不断探究韩剧的流行是否应该加以控制,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本土的大众文化建设,增强本土大众文化的活力,设法为将来我们本土大众文化“走出去”提供更多的基础支持,我觉得这些方面是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

  记者:有专家学者称韩剧热吸引了价值观还未完全建立的青少年的注意力,这对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大的冲击,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张颐武: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有些过度了。当然全世界的青少年都在追求一些新的、时尚的文化。我们刚刚也说了,韩剧中其实也没有多少负能量,总体来说主题还是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当然需要学习,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也需要寻找一个青春、时尚、靓丽的,能够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目前就这方面而言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这里我所说的这种“方式”也不是简单的用于宣传传统文化,以影视剧为例,我认为我们编剧应该在调整剧情内容以适应青少年口味的同时,赋予作品更多的历史文化积淀或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韩剧在这一点上做的就很到位,但其实我们本土也是有类似品牌的。比如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男主角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而我们的《宫·锁心玉》则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发生的故事。所以不能说我们就没有这些本土的文化品牌。有些过度的说法其实是我们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由于对青少年文化缺乏了解,缺乏深入的体察,所产生的一些误解隔阂。

  记者:近年来我们也开办了一些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您觉得这些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有什么帮助?

  张颐武:当然这些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宣传中国文化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要有阅读和介绍经典的传统方式,也需要有一些轻松的娱乐节目、综艺节目的形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档节目是在选秀式的竞技中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现在我们提笔忘字的现象比较严重,对汉字的了解也不够深入,通过这档节目,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趣味性,也将汉字知识融入其中加以传播。我觉得类似这样的节目还是很积极的,既有一定的收视率,又有文化知识传播的价值。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节目只是短期性的,并不具备长效性。那么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要让传统文化活化,因为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若是想让传统文化尽可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就需要一个通俗的、能够跟公众尤其是跟年轻人沟通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继续做基础性的工作,比如研究、传承,这些方面也决不能放松。简单来说就是要将传统文化通俗化,让公众能够更多、更容易地理解,采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形式来传播不同的积极的正能量。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能一蹴而就,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奢望一下子把传统经典文化传给所有人,并且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经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但是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不断迎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将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必然之路。

  记者:您曾经在《环球时报》的高峰论坛上提到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把中国的本土市场做到最好最大,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张颐武:我觉得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我们自己的根基,让我们自己的青少年先感悟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前提。要想走出去,首先要把自己的文化扎根扎得很深,中国文化好像是一棵大树,要把它的根扎的很深,让它的树叶生长的越发繁茂,只有根深叶茂才能发展。我觉得如今我们本土的市场正在迅速的扩展,“走出去”确实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说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的市场都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并且这些市场的门槛很高不容易进入,反观我们自身,适应市场规律的能力也不是特别强。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已经既成熟又饱和的情况下,他们本国的产品想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都是非常的难的事情。那么要让这样的市场敞开大门,接受并欢迎我们的产品,毫无疑问难度会更高。

  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本国的市场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中国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和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对中国本土的文化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首先要把握住这些主流消费群体,让他们对我们本土的文化产品感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进一步带动消费,活跃本土文化市场。有了本土市场的基础之后,我们再逐步的向一些亚非拉国家扩展。随着我们经济实力的提高,社会发展的进步,我们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一定是越迈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觉得先致力于打造本土市场,打好根基,让自己的文化在自己的社会生产中产生非常重要的、持久的影响,让自己的年轻人首先喜爱并选择本国的文化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生产出很多优质的作品,包括优质的大众文化的作品。比如我们的国产电影如今占电影总票房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左右,好莱坞电影在我们的电影市场上已经开始呈现弱势,这就是本土文化繁荣发展的表现。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充分把握国产片更适合中国人趣味和要求的先天优势,让我们的公众在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愿意选择国产片,喜爱观看国产片,这样我们电影文化市场就会更加活跃。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也会有一个坚实的根基和市场的基础,然后我们才能更容易、更坚定、更有信心地走向世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双峰并峙

  记者: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日趋流行,这也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文化传播方式。有人说中国文艺创作、文化传播进入了“微”时代,您对这些文化现象怎么看?

  张颐武:我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微博”、“微信”、“微电影”,它们其实都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进行运作的,现在平台的转移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年轻人和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之间结合的越来越紧密。我们在乘坐地铁的时候,通常可以看到大家都不断地在刷手机。所以现在看来,“微时代”这个词已经是确实存在的现实情况。

  “微博”基本上是一个具有社交功能的媒体平台,像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也开始使用微博来发声,开始在微博上发挥影响。“微信”则是一种新兴的社交工具,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媒体功能。像“微电影”、“微小说”这样的东西,即是把过去的电影、小说微缩化,变成能够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如微博)能够展现的新形式,其实是老形式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一个新展现。

  在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它们当然是要发挥一定作用的。首先是对海外,对全球华人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代出国的华人方面会有很好的影响。“微博”、“微信”对海外华人影响很大,他们普遍都在使用这些来了解他们已经远离的祖国发生的最新消息。其次,通过“微博”、“微信”可以将文化信息传播给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人,有很多外国朋友也会使用这些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这些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的“微”传播方式是更为便捷的,只要能够接上网络,这些东西就会发生作用,所以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乃至以后必然的繁荣发展都毫无疑问的会有很积极的意义。

  记者: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传统媒体呈现衰落之势,比如电子书的崛起大大削弱了大众对传统纸质书的关注,近年来更是盛行起了一种“唱衰纸媒”论调,您对纸媒发展的前景怎么看?

  张颐武:新媒体的发展肯定是对纸媒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这是客观情况。那么作为内容供应商,传统纸媒还是具有它自己天然的优势的,像在内容方面它还是相对优质的,而在平台方面则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其实,传统纸媒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它使用的是派遣记者去采访的方式,并且采访记者的专业程度和文化水平都较高,拥有的关系网络、合法性都非常充分,这些还是处于优势的。但除却这些优势,如今使它受到威胁的,是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多样灵活的现状。纸媒也在积极努力地进行改革,我认为改革的关键是对过去的盈利模式的更新。传统纸媒的盈利模式大多是靠广告,通过硬广告、软广告形成一个广告系统来盈利,而卖报纸本身是不赚钱的。而作为传播平台互联网将来也是不会收费的。所以对纸媒而言,现在主要还是要通过提供优质的内容和相当的社会品牌效应,从事一些服务、活动,为企业、为社会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以此来维持它长时间的运转。

  但可以这么说,纸媒看起来确实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可如果在转型的过程中运作得当,它还是不会快速衰落。纸媒与新媒体必将是一种长期并存的状态。在并存的过程中,纸媒会在保持平稳的状态下逐渐的缓慢的收缩,而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不断的变化发展、逐渐扩张,但是我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纸媒崩盘的现象。

  就以电子书与纸质书为例。读书在任何年代都是必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纸质书也在面临着移动互联网上新的电子阅读方式的冲击,这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同样的,短期之内它们必然是双峰并峙的状态,不会产生重大的变化。

  就我个人喜好来看,纸质书与电子书我都很喜欢用。但是我觉得纸质书还是有它方便的地方,虽然电子书也可以做笔记、翻页,但是毕竟翻起来在感受上还是有一些差异的,纸质书翻起来、查起来还是更为方便一些。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也很难明确说哪一个更好。但是有一些研究支持说纸质书对人脑的反映比电子书更好,当然这也是一些个别的实验结果。总体来说从趋势上看的话,双峰并峙的情况还会长时间存在。但是电子书必然会壮大,纸质书在收缩的同时,应该会逐渐提价,它的市场也会相对的收缩。电子书与纸质书分流的方式就是,纸质书会偏贵,电子书会很便宜。

  但我们中国人对电子书的接受方面有一个困难,导致电子书不太容易收费,因为中国人一贯的习惯是不太愿意购买非实体的东西,相对于电子书,可能会觉得买纸质书这样切实能握在手里的东西是比较实在的。电子书摸不到,只是下载,不符合他们一贯消费习惯。我认为日后的趋势是,纸质书经过提价会成为精品,可能更多用来收藏。它的市场会逐渐收缩,但收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绝不会消亡,与它相对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扩张速度还会加快,二者会长时间保持双峰并峙的状态。

  培养青年人阅读 激活本土文化市场

  记者:您刚刚也谈到,青年人可能是培养我们本土文化市场,或者说是传承我们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根基,而读书可能被公认为获取文化知识的基本途径,您对青年人读书习惯的培养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颐武:青年人如今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比如说学业进步、事业发展、购置房产,等等。但我始终觉得大家读书的热情并不是很低,只不过读书的主要目的却是为了应付考试、考级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抱有“应付”目的的阅读之外,我建议青年人最好还是能坚持每天读二十分钟的闲书,例如文史哲等相关方面的书籍,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在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记者:阅读是要分类的,有人认为,只有多读经典名著才能有所提高,而读小说杂志则是纯属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颐武:也不能这么说,有些爱好是可以发展的,要有一种全面的知识摄取。读书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从浅入深,逐渐的发展成爱好,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像我们教育部为青少年规定了一些经典必读书目,这其实也是有必要性的。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不仅是青少年在读这些规定名著,甚至一些成年人在读书的时候都会只读梗概,只作大概了解就算是读过了。这可能是因为有些经典著作比较难懂,也不是特别的好看,比如《荷马史诗》之类的文章,普通人很难读下去。又比如《诗经》里面的一些诗,有很多诘屈聱牙的语句,不一定是非常好读的,要欣赏它的美难度也比较高。这样的作品就可以选择只作了解。但是我觉得有些比较耐人寻味的,艺术表达上很生动,篇幅也不是太长的,如《唐诗三百首》,我们还是提倡要仔细阅读,要理解背诵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经典还是要有选择性的去读。因为是古人的经典,蕴含着高度的文化价值,所以给普通人欣赏起来往往会有一些障碍。我觉得这些也不应该强求一般读者来读,有相关爱好的读者还是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经典多读。总的来说就是,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多读,另一方面也要有选择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够理解的书籍去阅读。

  记者:最后,请您推荐几本适合青年人来读的书。

  张颐武:我想近些年值得读的书还是不少的,前两年我们都推荐过的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小说类的书可以读读莫言的《生死疲劳》,我们都知道莫言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部也算是他的经典作品。还有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严歌苓是个非常善于表现复杂人性的作者,人性是值得品读的。另外就是我自己最近写了一本书,名为《年轻时》,里面是我自己年轻时吃过亏、尝过苦头、受过益之后反思得到的一些感想,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人生的一些道理包括做人的方法还是相通的。我觉得会对年轻人的成长有一些帮助。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