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看到李彦宏在百度反小资,把这篇贴上供参考,今天看来文章还有意思和价值,这样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好几年,那时还是一个小趋向,今天已经是大趋势。今天比当年更清楚明白了。
“后小资”的文化形态
张颐武
“后小资”,其实是九十年代以来我们所指称的小资的延续和扩张。他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已经见多识广却又并不是“高雅”的文艺青年,同时又有在现实中成长不足的苦闷和压抑感,也有朦胧的期望和随时变化的情绪和感觉,有和当年的“小资”相似的情绪和趣味,却远远比当年的小资人数众多。他们是社会中似乎让人感到尚且无足轻重的“小字辈”和“小人物”,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需要让社会知道。这些想法在社会上和职场中往往会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甚至相当幼稚和受到轻视。他们也还仅仅是社会中坚的后备军,体验到市场社会的强大的压力,是所谓“中等收入者”的下层,也是中产阶层的后备军。他们的观念往往有莫名的激进,他们的情绪往往由于在现实中没有出口而变得相当不稳定。对于市场经济有矛盾的态度,一面期望力争上游,一面也期望更多的福利和有更多的平均主义的要求。
他们可能是低级白领,也可能是在社会上游逛的青年,更可能是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个体,他们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却并不为你所注意,但到了网络上和公共舆论中,就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可能重要的事件和决策就由于他们的意见而改变。他们在现实中往往沉默,但在虚拟的世界中确实是无冕之王。可能在你旁边那个老老实实办事的年轻人,就是网上一位言词激烈,倍受追捧的议论领袖,也许那个在学校里安安静静地听讲的小女生,就是耸人听闻的网络奇人。这些人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存在一向受到忽略,今天的互联网给了他们一个“群体意识”浮现的机会
他们的文化的特征乃是通过网络来浮现的。这种网络文化也是以微博和跟贴的形式获得自己的影响力的。“跟贴”有点象中国传统的“评点”,往往只是一两句话,点明自己对于上面的正文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激起互相讨论。这些跟贴往往是口无遮拦,臧否人物事件态度鲜明,观点清楚。骂要骂到骨子里,赞也要赞到心坎上,过去仅仅是在饭桌上和二三知己谈谈而已的事情,今天却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平台可以让别人都知道自己的观点。“跟贴”无需署名,几乎不必为言论负责,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过去称赞人写短文写得好,往往用”老僧寸铁能杀人“的说法称赞,其实“跟贴”才真正有这样的特征,真正可以寸铁杀人。现在的许多文化和社会的热点的形成,并不是在新闻报道发表或者文章发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贴形成了一种让任何人忽视不得的网络“公意”之后,一个“事件”就突然被凸现了出来。如果不是“跟贴”的作用许多事就根本不可能形成事件,事情的发展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走向。“跟贴文化”其实最好地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也给了原来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太多向社会发言的机会的人一个最好的机会。微博中的跟贴文化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首先是它的瞬间性,也就是在新闻或者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会有即刻的反应,立即就有好恶是非的判断,进行道德的批判。如果事件本身有“料”,就会当时风生水起,变成一个大事件。由于是在互联网上,原来仅仅靠电视和纸媒难以传播的事情,今天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会迅速变成任何人难以控制的影响。其次是它的直觉性,网民的判断并不是依赖掌握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而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的推断。直觉的印象的作用不可估量。一旦一件事让他感觉不爽,立即就会爆发激烈的言词。第三是群体性,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匿名跟贴谁也不会注意,但一旦来势汹汹,变成“公意”,而且会被视为“民意”,就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我们在几乎每个地方都会见到大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并不是一个明确的阶层,却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于现实的反应。现在随着互联网文化的普及,这些存在于中国各个地方的这样的人群通网络形成舆论和共识,小乡镇里的青少年今天其实和大城市里的青少年分享的文化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许多意见其实相当程度上主导了互联网的走向和我们文化的走向。互联网上的激烈的言论,奇妙的幻想,以及有些并不高级的趣味正是这些“后小资”的趣味和价值的复杂的展现。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并不全面,就依靠拉高道德上的尺度来显示自己发言的合法性和力度,使得发言立于不败之地。而一些纸媒也难免由于这样的声势而跟进。
对于他们的声势,我们大家应该有更明智的思考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