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们仍缺少“第三世界视野”

张颐武

 

西非地区今年以来一直为霍乱所困扰。在塞拉利昂和几内亚,霍乱在迅速蔓延,已经造成了250人到300人死亡,感染者更高达13000人(可参考纽约时报网站报道http://www.nytimes.com/2012/08/23/world/africa/cholera-epidemic-envelops-coastal-slums-in-west-africa.html?_r=1)。这当然是严重的疫情,但似乎并没有吸引国际媒体的充分关注,在中国的微博等舆论空间中也没有多少人关切。但与此相对照的,是美国的西尼罗河病毒的的造成1千多人染病和41人死亡却得到了更广泛的报道和传播。在微博中关注的人也似乎不少。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媒体和网络的传播力无远弗届,什么事情都可以成为媒体和公众的关切的对象。而传染病的疫情更是会引发世界各地人们的关切。这两地的疫情几乎同时发生,而西非的疫情显然更加严重,两者当然都应该受到全球公众的关切,但对于疫情的报道和传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似乎有值得反思之处,值得关注和思考。

首先,霍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民国时代中国叫做“虎烈拉”的就是这种病,后来虽然偶有报道,但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在国内已经不再普遍。但这种病人们相对比较熟悉和了解,不容易让受众感到高度的关切,虽然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却不及西尼罗河病毒这样大家并不熟悉,让人感到有些惊悚和震撼。传播中的议题和议程的设置常常受到是否具有新奇性的影响。一种比较新奇的传染病,当然容易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也会让媒体更多地有选择地报道这方面的事情。这其实是传播的一种特性,公众的偏好决定传播的选择,而公众对于疾病报道显然会关注更具有新奇性的话题。

其次,这其实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报道的不均衡性,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的状况往往会缺少媒体的关切,而对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发生的事情报道会更充分,而且世界不同国家的人感觉和自己的相关性较大。同时像非洲这样被视为相对落后,面临严峻发展难题的社会出现这样的传染病,世界的媒体和公众往往觉得并不奇怪,而在美国出现了疫情,则让人们感到更需要报道,更加是值得关注的新闻。当然,全球主流的媒体还是为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所支配的,媒体的影响力其实和国家的综合实力成正比,这些主流媒体支配着全球的议题和议程。即使你对于这些媒体有所不满,也难以脱离他们所设置的议程,只是在这个议程之中成为另一方而已。其他国家的各种媒体或舆论往往不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美国国内的事情往往会更为各种媒体所关注,也更容易为互联网所关注。这其实是世界的真实的影响力和实力的现实的体现。这当然是许多年以来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所批评和议论的现象。这种现象所折射的其实是现实的世界的各种关系对于现实的舆论场的现实的支配和影响。

这些问题也让我们反观我们的舆论氛围。当然,从这些报道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的主流媒体所设置的议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常常仅仅是以美国和西方作为我们的参照系。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作为我们的关注的重心。而世界上普遍认为和我们发展水平相近的新兴国家如印度、巴西、南非等我们则并不熟悉,也常常显得缺少兴趣,对于像非洲这样常被认为是落后的地区则更加陌生,对于其情况相当隔膜。这其实容易造成我们的心理的失衡和焦虑。一方面对西方的发展的历史过程缺少了解,对于其工业化的历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缺少体察,对于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可跨越缺少认识,往往用西方今天的标准来对于中国这样的正在经历高速发展的社会,和西方发展阶段和水平还有相当距离的社会进行衡量,这就会对于中国的现实的进步和问题都缺少更明智的了解和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缺少了解,就让我们缺少和自己发展阶段相近的社会的理解,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遇到的问题缺少“同情的了解”。

将近二十年前,台湾作家陈映真曾经忧虑内地会缺少一个“第三世界的视野”。从今天看,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了解。这其实也是至关重要的。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