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这是前几天发表的一个访问,觉得有点意思,贴在这里,请各位指教。
公知为何污名化 |
|
发布时间:2012-02-18 文章来源: |
|
【内容摘要】: |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 在今天,人们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观感已然变化,它的简称“公知”甚至变成了不靠谱、对社会不了解的代名词,说一个人是“公知”,已经带有严重的贬义色彩。公共知识分子正在污名化,甚至已经污名化。 公共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的发展,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奥运会以后,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加上金融危机对西方社会比对中国更大的伤害,中国的影响力高速上升。 这种变化表现在国内,人们开始想了解我们国家更多的层面,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对个人生活也有更高的期许。但另一方面,因为房价的上涨,生活成本的上升等,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提高,特别是年轻人。就在这高低之间,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批评社会弊端,这就成为了公共知识分子,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慢慢增强。 这种建立在反差之上的影响力,在最近一年中开始逐渐平缓,年轻人虽然有不满意的地方,但他们更想通过自我的努力来解决,改变自己的处境,也期望社会能够不断地渐进式地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年轻人进步了。但是公共知识分子并没有进步,有一部分变成了单纯的批评者,一部分过于极端、理想化,却和社会现实脱节,对社会实际不了解,把握出错,更加加剧了影响力的衰落。 公共知识分子的言论观点,原本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理性,一个是专业素养。缺乏这两者,只是基于情绪的言论,其实是在消耗自己的公信力,一旦公众的支持、信任和期待消耗完毕,美名就可能变成污名。 而事实是,这种变化已经发生。公共知识分子本身的范围,也开始逐渐偏向于特定的价值取向、偏于极端,甚至结成圈子,排斥意见不同者。 公共知识分子,原本是给公众提供专业知识以供参考的人,它不是单纯的批评者,不是可以随意发泄情绪的人,更不是简单的舆论的引领者。但是现在的困难却正在这里,如何能够结合社会实际,基于知识分子专业的素养和理性的思考,给人们提供可以参照的标准或意见,这才是“公知”能否扭转贬义的关键。 |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