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寒博文:80后的独立宣言

张颐武

 

韩寒的四篇博文一篇访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化蛹为蝶,走向成熟的过程。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思考,敢于面对真实,讲出了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明确地跨出了“左”“右”,也对知识分子提出了真切的反思和追问。这些思考探索都需要严肃地对待。遗憾的是有些人把这思考也变成了微博里斗气宣泄,搞成争风吃醋,占便宜瞎起哄的滑稽表演,这只会胡乱消费韩寒,逃避问题和挑战。其实我们可以追问,为什么有些人害怕年轻人思考?当韩寒只是在尖刻地嘲讽,却并没有深入地思考的时候,一些人愿意欢呼他的简单?当他开始解剖自己,解剖中国和世界,开始理性地进行探索的时候,却有人畏惧他的真实?韩寒当年也真实,但真实得简单;现在他真实,但已经开始成熟,思考会结出丰美的果实,这会让他走得更远。我们应该抛开那些无谓也无趣的情绪化,而是面对韩寒所提出的问题。

其实,这里的韩寒的思考绝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思考而已,正是由于他在80后的青年之中所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和在公共媒体中的受到高度关注的事实,他这次的博文和访谈其实也是80后成长的经验和精神与思考的历程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四篇博文和一篇访谈其实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80后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发言。当然这发言不能说就代表80后的社会选择,但可以说是80后的独立宣言,意味着80后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消费的领域,而是进入了思想和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中。

当然以“X0后”来描述代际的差异是一种是一种简化的说法,但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很早就认识到80后和以往的几个十年出生的人群有所不同,也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就已经对于这一代人的成长有了诸多描述和讨论。

80后有三个不同于他们的上几代人的特点:首先,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最丰裕的时期成长,没有体验过匮乏时代的压力,没有对过去极端贫困的记忆。虽然还有许许多多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需要社会的重视和帮助,但无论如何,就这一代人来说,物质条件已经是上几代人无可比拟的了。同时也深受消费社会的影响。其次,他们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最大关爱,所享受的家庭温暖和全面的教养也是上几代人所不能比拟的。第三,互联网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信息和观念,让他们有远比上几代人有更开阔的视野。人们认为他们比起前几代人更少历史的重负,更少过去的阴影,因而更关切自我的感受,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们也更脆弱,也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文化方面,他们表现自我想象力重于表现社会生活。在经济方面,他们重视财富的分配和使用重于重视财富的积累,有相当强的消费能力。社会方面,他们关注人类的普遍问题重于关注中国的特殊问题。而韩寒、郭敬明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最先展露头角的80后的重要角色。他们最先在文学领域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文学不同的感性的力量。这种文化上的影响力正是由于80后的消费能力的逐步增长而增长。如2005年的“超女”直到近年在纸质或网络上活跃的诸多青春文学“作者”的影响,直到《步步惊心》这样的穿越剧或《失恋33天》这样的电影,都持续地显示了他们在感性的文化领域里的已经形成了气候。但我们可以看到,80后对于中国社会重大问题的理性的思考却一直没有充分地为社会所关注,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远比在社会领域中为大。

我们过去认为80后有敏锐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但缺少复杂理论思考的愿望。只能从陈旧过时的话语中借用某些说法。这些说法根本和他们的感性力量以及中国现实脱节。因此,他们还没有把他们在感性中所发现的东西转变为理性的表述,他们还缺少把他们的敏锐丰富的感性转化为理性的能力,只能被动地“挪用”一些早就僵化的话语来表达他们的社会观念,他们还不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社会的意愿,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巨大影响还不能转化为理论和思想领域的成果。但韩寒的四篇博文和一篇访谈正是一个从小说创作起步,通过博客文章尖刻嘲讽社会现象而具有巨大影响的80后在今天的独立的理性思考。这思考有两个特点超越了过去知识分子的思考模式:

一是跨出二元对立的思维,韩寒的博文和访谈明确提出了超越“左”与“右”的见解:“所谓左右之间从来没有妥协。”他从简单的冷战思维的刻板的思维中脱出,开始把感性所看到的中国和世界的复杂性转换成为理性的思考。他看到了左右的陈旧的思维模式其实无力回应丰富的现实本身的挑战。不少知识分子的思考仍然停留在八十年代,看不到中国和世界的变化的时候,80后的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这种从真切的感性出发,不是用简化和僵化的模式看问题的路径,显然有其独特的意义。

二是他对于社会改革的思考跨出了传统的“解放政治”的简单思考,而是立足于“生活政治”(吉登斯在《现代性的自我认同》一书中的第七章“生活政治的兴起”对两者的区分作了深入的考察)所谓就“解放政治”就是往往忽视社会的复杂性,只希望简单地通过正式的政治体制的改变在一个早晨解决问题,浪漫和简单地将社会的诸个领域看成只有政治一个领域。这就希望有灵丹妙药毕其功于一役地让社会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而“生活政治”则是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解决方案,希望通过生活多方面的变化提升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当一些知识分子还是沉醉于一种浪漫化思维之中时,韩寒点明:“革命说到底其实是改朝换代,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领袖,会有几十年的社会动荡期,中国老百姓不喜欢这种社会动荡,与其这样我觉得不如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新一代人的成长,慢慢去建立一个更加法治、更加顺畅的社会。这显然是以生活政治来参与社会进程的努力。

韩寒的思考其实开启了80后超越八十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的传统的思考模式的进程,虽然这些思考还仅仅是开始,但这意味着80后的独立思考已经浮出水面。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80后的独立宣言。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