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周三,我和袁岳兄在进行了一场PK讨论。在场做主持的有潘石屹和陆新之二位先生。这个题目中我是主张越来越宜居的,在这个风沙满天的春天,自然不受欢迎。当然会有许多网友不喜欢我的见解。但其实我和他们的心一样,对于北京这个我从小居住的城市有诸多不满。交通堵塞、人流拥挤、房价太贵、传统流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我觉得北京仍然是充满魅力的,也是越来越宜居的。因为北京是我选择的生活之地。这里有许多机会,有宽容的文化环境和大气的市民,有我们的梦想实现的可能和我们希望的未来。我当然会和那些批评北京的朋友一样抱怨和批评,我的情绪可能和他们一样对北京有诸多不满。但如果我们不是上网宣泄我们的不满,而是在家里静静地问自己为什么生活在北京。我们就会有和在网上表达我们的情绪时不同的理智和明达的结论。我觉得辩论没有胜负,但我总算在困难中为我自己的生活选择辩护了一次,就很高兴了。也谢谢袁岳兄和网友们,正是他们对我的批评让我有机会享受了一个有趣的下午。
北京让我有美好的回忆和今天的生活,我不后悔生活在北京,当然我还要继续生活在北京。
下面一段是PK之前写的一点感慨,放在这里,博大家一笑,请大家教正:

北京当然有很多缺点,却是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城市,所谓“宜居”并不仅仅指环境、服务、生活指数便宜等指标,而且要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吸引力,是否提供工作机会和实现梦想的可能。

“宜居”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感受,而是他的选择决定的。许多人觉得北京不宜居,但奇怪的是他也不离开,中国许多城市比北京“宜居”,但他为什么不离开,反而还要在这里继续发展,其实是说明北京比那些城市更宜居。同时,北京的开放、宽容和多元为人们提供的机会实在相当丰富,这种文化方面的魅力也不可忽视。

“宜居”并不仅仅指提供的“方便”“舒适”,而是指在“方便”和“机会”之间的平衡。目前的北京的确让人由于它的强烈的吸引力和实现梦想的可能而忍受种种不便和不快。北京是一个充满梦想、希望和可能性的城市。它有许多应该改变的,但却还是“宜居‘的,当然我们还需要让它更宜居。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