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电影与“现实”

    张颐武

    目前许多人都关切电影和现实的关系问题。2006年的“大学生电影节”将研讨会的主题安排为“中国电影现实表现”,可见对此问题的关注。毫无疑问,电影当然和现实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电影的生产和消费的流程是现实的一连串过程的结果,是经济、政治、文化的运作的结果,它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明确,就连所谓“独立”的电影或者DV等好像是“作者”自己自由创作的作品其实也根本无法脱离这样的“现实”而存在。另一方面,“现实”指的是电影对于当下的经验的投射,指的是在电影中对于当下的某种具体的状态的展开,这里所说的特别是指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这就有了一种具体的风格和题材的要求和想象。“现实”其实并不是日常生活的全部,当然是一些被许多人认定为“现实‘的东西的展开。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现实”的表现其实是中国电影的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有一个在中国“现代性”中展开的非常深厚的历史背景。所以,“现实”、“现实主义”这样的描述的意义正是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中国电影文化内部的历史的渊源和传统的背景。

    当下大家对于“现实”性的电影的需求我以为是来自两个方向的愿望的投射。一面是二十多年的中国的变革和发展以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已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之中,如何切入、观察和思考变化之后的状态是我们面临的非常巨大的挑战。我们所看到的现实已经和当年的《人到中年》、《血总是热的》、《老井》等等大不相同。八十年代的“现实”已经完全解释不了当下的电影和“现实”的状况。我们从历史中获得的想象力已经难以再度激发对于“现实”的阐释。由此产生了对于“现实”的焦虑。另一面,今天我们的电影的表征一般在两种想象中徘徊,一种是在在“怀旧”式的对于七十年代后期生活的追寻之中,再思我们的来处,如《青红》、《孔雀》以及《看上去很美》等等。另一种则是一种完全“架空”的“大片”的想象力的奔涌。这种想象力借助于玄幻、武打和爱情营造了一个和现实世界并不直接统属的平行世界。如《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和《夜宴》等等。这两个类型可以说是前者体现一种“大片更大、小片更小”的模式,一是前冲,二是回溯,前者是问我们从何处来,后者是展开我们对于世界的新的想象。它们虽然大小不同,但都试图在国际和国内的两个市场上有所收获。但这里的一切虽然体现了一种有趣的想象力,却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现实”本身。当然它们都仍然有现实性。这种想象力对于“现实”采取了一种悬置的策略。我们发现“现实”这些电影赖以生存的基础,但这些电影并不试图打开这一基础,而是试图在现实的背景之上,从回忆和奇幻的想象中汲取某种超越“现实”的力量。

    目前对于“现实”的“现世性”想象有四种模式,一是由贾樟柯电影或者《盲井》、《铁西区》这类电影表现的“现实”,一个从底层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冲击和问题着眼,试图从中表现一种对于当下的投射的电影。二是一种如《阿司匹林》《无穷动》这样的着眼于都市中等收入者的日常生活的困扰和危机的电影。三是如《任长霞》、《天狗》等等以戏剧性的表述守护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的电影。可以说,第一种模式接近“自然主义”传统,第二种模式接近“心理现实主义”传统,第三种模式接近“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这些对于“现实‘的思考和探究都是对于当下的中国的急剧的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变化的直接的反映的尝试。他们的切入方式相当不同,但尝试进入“现实”的努力则是一样的。

    这些电影其实投射的是当下经济发展带来的复杂的社会结构的微妙性。这种微妙性其实来自于我们的“现实”本身提出的问题和挑战在要求着电影的反映。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民族的性格,一种“和平崛起”的中国梦已经正在展开。另一方面,中国内部的多样的利益和价值的矛盾和分歧也越来越尖锐和复杂。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想象力的边界,我们对于“现实”的适应能力和感受能力正在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新世纪以来中国所展开的新的可能和新的图景给了人们一个新的压力,如何面对它们,提供新的表述,却是异常困难的。所以“现实”既是电影整个流程的支配者,又向电影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当下的的生活中以电影作为投射现实的媒介。电影可以和“现实”作出怎样的互动。中国的电影人似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在这一问题上提供新的回应。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