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首先勾勒章子怡走红好莱坞、进而跃为国际红星的实况,接着主要内容放在介绍她十岁进北京舞蹈学校、十七岁进中央戏剧学院的求学历程。从影后,她以武侠片快速成名,很多人都说除美貌、演技外,还拜她的舞蹈底子所赐,但章子怡说,如今回想起来,为抬腿拉筋泪流满面的习舞历程给予她最重要的收获倒不是舞技,而是一种愿意吃苦耐劳不畏难的精神。
举手投足在在可见一个艺人的专业与尊严
在中央戏剧学院,她是班上最年轻的学生,最初几年读得非常痛苦,大二时还认真打算休学,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电视节目制作者仔细访问了她舞蹈学校的老师和戏剧学院同学,他们都谈了关于章子怡在校学习、表演的旧忆。
然后以她赴日拍摄「御狸猫」一片为例,实地报导她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在异国工作。最后节目收尾在一个空旷的摄影棚内,画面从章子怡倚桌独坐在高脚椅上,拉到定格于她的脸部大特写,让观众单纯只是凝视一个演员的神情将近十分钟,谛听她谈如何在平常生活中藉观察路人来琢磨演技,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想法、对前途的信念:虽不知未来会怎样,但仍尽力把目前工作做到最好,总相信现在一步步都走稳了,未来的路应该自然就会更宽更远。
从节目的编辑、旁白与打灯、取镜,可以看出制作者分分秒秒都精明地在观察着受访人物,这样的作品乍看似乎拘谨,其实却充满自信、甚至略带霸气地在传播一种鉴识艺人角色的方式,以及一份看待「一个人」的生涯的态度。但若依台湾时下电视专访的流行来看,这专辑做得实在有点「阳春」也太「规矩」了,不说没去拍她家,从她父母那里问出一些五四三的儿时糗事,也没跟老师同学打听章子怡算不算「校花」?当时有没有跟谁拍拖、劈腿?就连主持访问者都没露脸,根本没法玩套话、逼供、等着来宾翻脸「露馅」那一套。
章子怡在这专辑中表现自然诚恳,她容貌清雅,气息沉稳,谈吐有思想有见地,举手投足在在可见一个艺人的专业与尊严。相较下,近年台湾演艺圈的表现更令人忧虑。
许多台湾当红艺人误把幼稚当可爱、把胡闹当幽默、把失态当真情流露。所谓「天王天后」主持人竞相以「最敢」挑战一些禁忌私密话题而自豪,不管大小明星,上电视大都免不了玩整人游戏。一堆明星谈话节目日夜绕着性、美容、美食、享乐,喋喋不休,只要哪个节目有明星互相「抓奶」,或当场脱裤、讦谯、飙泪,影剧记者马上以头条大肆报导,这么一来,又鼓励各色节目更无所不用其极地「下重味」、「放狠招」。
明星本身就是一个梦幻事业,梦有多大明星就有多大
记得多年前法国影坛第一玉女苏菲玛索来台,因抗议某电视主持人迟到又言语没水平,弄得尴尬不已,但很遗憾,我们的演艺圈并未因此惭愧反省,反倒批人家耍大牌、不懂台湾本土趣味云云。其后各种低俗黄腔更慢慢蔚为主流,因害怕「严肃古板假正经」的标签,对此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终至大街小巷、男女老幼都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了。
说穿了,演艺界需要明星,明星本身就是一个梦幻事业,梦有多大明星就有多大,
台湾演艺界快快合作把梦做大犹恐不及,竟还不惜互毁形象抢食近利,任梦越来越小,小到似乎只剩一滩小漥,泡沫此起彼落。这种经营事业的心态何异没有明天的「竭泽而渔」?
这就是台湾这些年所谓自由开放、本土多元所追求的方向吗?当然不是,然而当演艺人员普遍不耐「好好把一个人当人尊重」,不断把最基本的礼貌和价值拿来颠覆取乐,一股放纵、负向的力量便已滚滚滔滔,家庭、学校、社会都难免遭受冲击。
这一切可能是难免的历程,但建设是漫长的,而破坏很快速,追寻意义是沉重的,而耽溺嬉谑很轻松,只怕这历程继续拖下去,台湾会迷失了方向!
章子怡穿着牛仔裤素颜返回母校舞蹈教室,握紧拳头微笑说:「妳们一定要加油努力喔!」那群围着她的小学妹们,看到的是一个向全世界发光的未来,她们的梦和天天看艺人插科打诨、烟视媚行的台湾孩子的梦,也许已经不一样了。
对此,演艺人员可能会怨叹无奈、怪制作单位,制作单位怪广告商,广告商怪观众水平,观众怪电视台等媒体黑心,媒体又怪艺人素质,甚至大家干脆总归一句:都怪政治不安啦!------。这是一个庞大的生态链,您我同在其中,因为一点一滴促成,整体局面才会成就。就让我们以我们个人的力量、从现在开始,再一点一滴试着「拨乱返正」吧!这就是我看人家做章子怡专辑后,决定在这里写点什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