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块“石头”的力量

张颐武

   最近一部“小片”《疯狂的石头》突然在观众中和电影界内引发了讨论和关注。它是成本只有区区300万,没有什么大明星,导演也是新人,却已经有一千多万的票房,也有了令人惊奇的好口碑和剧烈的争议。一块“石头”不仅仅在电影里疯狂,而且引发了网络的热议和纸媒的热情讨论,确实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现象。在我们看惯了“大片”的轰动之后 ,终于有一部“小片”轰动了。

    我一直将近年的电影描述为“大的越大,小的越小”的分化的格局。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要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大片”。它们投资巨大,明星众多,宣传浩大,导演也就是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这样的超级大导演。同时,另外的一部分就是低成本的“小片”。这些小片则是年轻人的实验,它们成本低,没有大明星,导演也是新人。传统电影格局的“中间”的部分,就是中等规模的商业电影市场却已经被中国今天发育相当成熟,类型化已经很完备的电视剧市场所取代。所以在中国当下的电影格局中,几乎没有中等规模的电影生长的空间,许多主打国内市场的中等电影一直没有好的成绩。而所谓“小片”,主要仍然是以电影节为目标,通过低成本和海外的小的“艺术电影”市场来运作,在中国内部的市场上一直没有显示出自己的潜力。如已经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得好评的贾樟柯可以说是“小片”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世界》去年在市场上却并不如人意。我们大家都一直期望“小片”在市场上有好的表现。

    但这次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却大不相同,一出手就大受欢迎。其实这部片子在形式上未必有多么不得了的创新。它其实依然是“后现代”的表征,不停的反讽式的语言,平面化的取消深度的叙事,对于许许多多电影的又像致敬又像嘲讽的滑稽模仿等等都是典型的“后现代”的表征。这些东西的使用并不是自宁浩始,也不会到宁浩终。但在今天,这些手法已经由过去的“新潮”变成了观众耳熟能详的普普通通的技巧。“后现代”已经从当年的先锋变成了现在的草根了。在周星驰、《武林外传》等等的普及之后,《疯狂的石头》不过再度印证了“后现代”文化在今天的活力。从十多年前到今天,有许多人说后现代不可能在中国发展,其实形势和历史还是比人强,当年需要争论的话题,历史作的结论是如此的有力。《疯狂的石头》其实不过是当下的现实的“后现代”的一部分而已。它的草根性格,它的近乎疯狂的不断的嘲谑嬉笑都显示了一种后现代的想象力的存在。

    但《疯狂的石头》的妙处却在于它用“后现代”对于当下的现实进行了投射和反思。这不是《武林外传》式的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也不是郭徳纲来自传统的魅力。它的“草根”的“后现代”魅力来自于它对于现实的直接了当的回应。破败的传统工业的遗存的工厂,性格执着的小人物,混杂的言语的使用,物质欲望引发的疯狂和来自国际背景的“大盗”等等都不可思议地直接对应了当下的“现实”,甚至直接参与了现在我们大家关注的一些争议和分歧。只是这里的一切都是通过作者的肆无忌惮的想象力来表现的。它是现实的一种“哈哈镜”式凸凹不平的折射,却意外地给了现实一种实实在在的认识的路径。“后现代”的夸张和嘲谑在这里都和是一种现实的反射和投影。这里的戏剧性的紧张其实正是“现实”浮出水面的效应。从这里看,贾樟柯的《世界》的“现实”太深沉和复杂,徐静蕾的《梦想照见现实》的现实太高蹈和微妙。而《疯狂的石头》的“现实”正是当下我们在网上的博客和帖子中看到的,也正是我们所争议、不平和焦虑的。于是,《疯狂的石头》引发的议论和轰动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了。它满足了今天的“草根”的实实在在的文化想象。

    从《疯狂的石头》看来,我们今天所说的“草根”其实大不相同于我们当年所说的“群众”,其实追捧《疯狂的石头》的正是和追捧《武林外传》和郭徳纲等的“草根”是一拨人。他们既是一个在网络上的社群,又是一些在社会中的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庞大群体。他们不是所谓“成功者”,也不是所谓纯粹的“底层”,而是一些在生活中仍在奋斗,有焦虑和挫折感,也仍然有希望的“暧昧”的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存在。他们可能是低级白领,也可能是在社会上游逛的青年,更可能是大学生。我觉得他们是一些“后小资”,他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和“看碟”已经见多识广却又并不是“高雅”的文艺青年,同时又有在现实中成长不足的苦闷和压抑感,也有朦胧的期望和随时变化的情绪和感觉,有和当年的“小资”相似的趣味,却远远比当年的小资人数众多和结构复杂。我们在几乎每个地方都会见到大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并不是一个明确的阶层,却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于现实的反应。现在随着互联网文化的普及,这些存在于中国各个地方的这样的人群通过网络形成舆论和共识。他们的许多意见其实相当程度上主导了互联网的走向和我们文化的走向。互联网上的激烈的言论,奇妙的幻想,以及有些并不高级的趣味正是这些“后小资”的趣味和价值的复杂的展现。《疯狂的石头》的走红其实说明这部电影表达出了他们的心声,证明了这样的“草根”的影响力。

    通过这块“石头”,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我们的文化今天的变化的轨迹,可以关切这样的“草根”的走向。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