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发表在徐静蕾主编的网上杂志《开啦》第二期上的文章,时尚的文化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难以摆脱的一部分,如何面对确实值得不断思考。
 
时尚的诱惑
张颐武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展示的时尚文化,其实是最近的一百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消费文化的最为重要的部分,现在已经传遍全球了。这种文化当然有她的魅力,所以才让人难以抑制地着迷。那个原来对于时尚文化一无所知的姑娘,初到纽约,一旦进入这个浮华的圈子,一下子也难以自持地着了迷,变成了一个时尚人。这样的故事当然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生着。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故事其实别有味道,我们好像最像那个刚刚进入时尚界的女孩子,一切都很新奇。奢华、时髦这些东西的诱惑力其实是不久前对于我们才开始发生作用。我们的社会已经经历了从一个生产主导的社会向消费主导的社会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时尚文化其实起了格外关键的作用。看起来这些东西只是些日常生活的小事,却其实引导着时代变化的潮流。看电影里那些时尚界的人都有一股难言的自负的劲头,就可以知道时尚文化的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潮流在变,一波又一波向前,被诱惑其实也就是被裹挟,没有机会再反思它。过去我们想我们们自己是什么人,往往用笛卡尔的话说“我思故我在”,今天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谁,往往需要看他究竟喜欢什么品牌和什么潮流,可谓是“我买故我在”。
   
    当年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社会其实是将消费压到了最低。这当然有它的正当合理的理由。为了集体性的成功和解放,我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享受。那个时代我们压抑自己的欲望是为了一个异常高远的目标。于是,我们对于时尚怀着同样异常的敏感,担心它们会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我们受到诱惑。我们当时觉得只有全面地抑制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享受的追求,大目标才可能实现。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日常生活中“时尚”的诱惑几乎是无所不在地如同幽灵般地经常浮现出来。所以那时候我们需要一种防微杜渐的意识,需要以异常的坚定的意志驱散时尚的诱惑。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六十年代最著名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和《千万不要忘记》,都是讲到了时尚的危险性。在《霓虹灯下的哨兵》里,是排长陈喜到了五光十色的大上海,被一双时髦的尼龙袜子所诱惑,思想产生变化,和家乡的女友春妮产生隔阂。当然后来在教育下幡然悔悟。而在《千万不要忘记》中,年轻的工人丁少纯穿上了时髦而高档的“毛料子”衣服,让他的父亲产生了强烈的警觉,也认为是他思想下滑的标志。这些表达其实都指向了对于时尚文化的一种极度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社会认为时尚是危险的诱惑,是资产阶级的进攻的一部分。只有抑制它我们才会有好的未来。但另一方面,时代却又将这种精致的享受定为了未来实现的目标,它其实并无新奇之处,是未来必然让大家享受到的东西。它并不是不可实现的,而是说应该在所有人都享受这样的生活时,我们才可以理直气壮地享受的。
   
    《千万不要忘记》里,老工人丁海宽教子的场面可以说道尽了这种矛盾性:“毛料子,这是好东西,……这是从前的劳动人民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你们不但敢想它,还有不少的人能够穿上它。这是很好的事情,这是革命和建设带来的成果!我们总有一天能让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都穿上最好的衣裳!可是现在,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人,连最坏的衣裳都穿不上!……要是你们光想着自己的毛料子,……你们就会忘了关电门,忘了上班,……忘了世界革命”。从终极上说,计划经济其实肯定了日常生活的时尚文化的合法性,但只是将它变成了一个最后的超验的目标,一个“总有一天”实现的东西。于是又从日常生活的实践上彻底地否定了它。所以,这种文化难免有其难以克服的矛盾性。它的困难在于它让诱惑在未来成为普遍的目标,却又要在日常生活中彻底克服和压抑它。如果在它设定的遥远的终极的目标却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了,就难免让人受到诱惑。所以,那种计划经济的文化在时尚的面前感到了一种克服它的不安和焦虑。因为这里的诱惑其实实实在在,异常具体和感性。这些东西其实对于计划经济始终是一种来自感性的冲击。
   
    所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人的“中国梦”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时尚的梦。刘心武被看成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的小说《班主任》中,被作家理想化的少女石红就和当时刻板的服装不同,喜欢穿一件在当时中国最时尚的“百褶裙”。我觉得这件百褶裙比一切今天我们觉得不可一世的大品牌更重要。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人获得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感性的解放,而这种解放的成功才给我们今天机会,可以看到《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这样的电影。中国也才有了新的选择。
   
    我们如果读十九世纪法国大作家左拉的名著《卢贡·马卡尔家族》里面有一个关于《妇女乐园》的部分,就展现了现代的百货公司的几乎无限的魅力。这种魅力由于诉诸人类的感官性而直接产生一种诱惑。而这时正是诸如摄影、电影这样的视觉文化开始崛起的时代。这些视觉文化无一不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所以所产生的效果其实相当强烈。你可能说不出时尚的宏大的意义,你却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它的诱惑和吸引,使得你产生对于这些其实有点莫名其妙的物品的迷恋。这其实是消费的奥秘,我们的消费如果仅仅是果腹求饱、衣食无忧这样简单,生产就难以扩张下去,资本也就会无用武之地,一个抑制了消费的社会就难以发展的观念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新的社会的理念,被完全合法化了。当然,这种消费的发展就让我们有了无数品牌和无数时尚。连反品牌和反时尚也是一种品牌和时尚了,如“无印良品”不就是没有品牌的大品牌吗?而简洁和朴素不也是一种重要的时尚?消费渗透了我们的生活的一切领域。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电影里的女孩最后还是毅然觉悟,放弃了在时尚界的追求。但这毕竟是电影。我们在现实里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呢?这会不会又是一波新的时尚的潮流呢?
   
   我不知道。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