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告别幽灵
张颐武
前不久,在上海看到生活时尚频道的一个节目,是一位外地嫁到上海的新娘倾诉在家庭中和婆婆、丈夫之间的一言难尽的矛盾和冲突。她讲得痛哭流涕,大家听着也觉得难过。当然夫妻、婆媳之间的家庭矛盾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其实是各有各的问题,外人当然难断是非。但她讲的一个让她难堪和尴尬的方面却让我有所触动,这就是她不停地倾诉作为一个外地人的融入本地文化的困难。婆婆和丈夫和她的矛盾有很大的一部分正是来自这种地域的差别所产生的问题。看到这里,我确实有点感慨,觉得上海在自己高速的崛起中仍然面对着过去记忆带来的困扰,也依然面对着自己的挑战。历史的灿烂当然会被一个城市的发展所不断地记住,并不断地传扬,但一个城市历史留下的困扰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而外地人/上海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一些上海人对于外地人的轻微的“看不起”一直是一个难解的困扰,这个困扰直到今天依然是上海文化中的一个幽灵般的存在。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对于外地人的偏见不妥当,但一旦事情当头时却又难免流露了出来。
当然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中国最为开放的城市,自从开埠以来,上海人一直领风气之先,在中西华洋之间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当然较多的商业气息和灵活性。上海和北京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是难解难分的“双城”。上海的“摩登”和北京的“传统”形象其实都是中国现代性的都市文化的不同的特性的表征。这都是有价值的,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传统的一部分。上海其实是一个移民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其实离不开各地移民的涌入。但上海的发展形成了在全国最为现代化的文化之后,却又产生了一种对于外地人的“看不起”的心态。对于国际的开放和对于外地人的偏见几乎是并存的。这种心态的来源我以为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当然是上海人认为自己是中国最时尚的地方,上海的生活是中国最“摩登”的,这当然就产生了一种对于其他地方的人的“土”的轻视。这其实是地域的偏见产生的前提。当然还会有些历史的原因。其次,许多生活习惯南北方的不同或者不同区域的差异也会产生一些格格不入的问题,也会变成偏见。偏见常常是来自两个方向:一是觉得对方没有自己聪明和了解世界,没有像自己一样见过大世面,没有自己这样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行为举止没有自己得体。这当然是“看不起”的来源。二是反而发现了对方的淳朴和单纯,觉得自己远离了朴素,有一种思古之幽情。这里的肯定和赞美里其实也没有将对方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这样的地域偏见其实是常见的,尤其是一些更发达的地方对于落后一些的地方的偏见是常常会发生的。而在上海,这种偏见其实一直存在。这里有趣的是上海常常是作为内地的参照出现的。而这种参照则经常在关系密切却又有差异的人们中间产生。这种“我们”和“他们”从大处说其实是一样的,但从地域这样的小处说却又是有许许多多不同。记得电影《万家灯火》里,蓝马演的四十年代后期的小职员其实在上海生活也满艰难的,但一旦乡下的弟弟和母亲到来,却由于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差异产生的矛盾,他和妻子也难免有点对于乡下的地域偏见,一种“我们”的认同里就会有对于“他们”的偏见,当然这种偏见并不严重,却仍然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在一个大的社群中其实常常发生,看起来是无伤大雅的小节问题,却难免让别人感到不适。
上海有个对于外地人的相当奇怪的称呼“巴子”。这个词里的轻视的意味还是相当明显的。当然这里其实没有恶意,但却难免产生一种隔阂。这种情况曾经有许许多多人提过。但一种文化其实一旦形成就有它的顽强的表现的欲望。这个幽灵就很难被驱赶。它其实容易变成我们的无意识的一部分。一旦遇到事情就可能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如文章开始时我提到的那位妻子所感到的困扰里,上海人的优越感给与她的刺激还是相当大的。可能婆婆和丈夫觉得根本无所谓的事情,在妻子看来就觉得是对于自己的轻视。这样的感觉积累下来其实不是什么好事情。可能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细节而已,但其实对于感情方面的冲击可能未必小,而且往往是言者无心的时候,听者就会有意。前些年总有人提及城市的“细节”万万不可小觑,这“巴子”之类可能就是这种不可小觑的细节吧。
当然,伴随着中国和上海的发展,新移民已经成为了上海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人的巨大的流动性带来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是上海必须面对的。上海有充分国际化的经验,它有面对世界的能力,它其实也和我们自己的“外地”紧紧地连在一起,正是这些“外地”给了上海展示中国发展的机会。超越过去留下的幽灵,上海在它更有包容性和更有开阔的胸怀的同时,也会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