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
最近,我到新郑参加了“黄帝文化论坛”。在论坛活动中,人们所纪念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所探讨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黄帝”其实是中华民族记忆的最深处的源头,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将自己对于民族创造的历史记忆的源头赋予了黄帝,将他视为自己的认同的起点,这就使得黄帝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探寻祖先的源头的基础。人们公认,黄帝聚合了中华民族的许多重要的品质。人们想像他开创了统一的观念,创造了舟车、文字、音律等等,在苍茫渺远的时代开拓和升华了文明。我们赋予了黄帝巨大的文化的意义,使得“炎黄子孙”成为华人的共同的称谓。
这一来自我们祖先的创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重和爱惜。论坛的讲台的背板是一幅黄帝像,神情肃穆庄重,他的眼睛正在凝视着我们。这幅画像寄托了今天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祖先的无限的追怀,也显示了我们要以黄帝创造文明的开拓精神创造这个民族的未来。其实,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中华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普遍性价值的重要的方面。黄帝其实也是今天的全球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文化的源头之一。所以,纪念黄帝,当然是中华民族的行动,但其实也是对于人类共同文化的源头之一的追思和凭吊。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我们记忆中被赋予了无限意义的人文始祖黄帝开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地延续至今,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的认同和完整的历史记忆,而且不断更新和创造着自己新的未来。冯友兰先生在六十二年前写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碑文中所探讨的有关世界文明的表述直到今天看来仍然意味深长:“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新,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这里的表述其实就是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连续性的描述,也是中华民族具有的历经劫难、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精神的描述。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正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正是这种连续性给了中国人在现代的民族危亡的时刻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信念,自己的民族不可能在危机中沉沦,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民族复兴的辉煌的未来,也必然为人类的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国人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后的奋起,其实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现代中国的历史虽然艰难困苦,但这里其实留下了追求富强,不甘沉沦的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中国人在追求富强的过程中与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历程。和一些国家所具有的殖民主义的历史完全不同,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没有侵略和掠夺他人,也没有扩张和占领,而是这个民族在追求自身的崛起的路上也在表现出自己的“以德报怨”“宽以待人”的情怀。这些其实都是中华文化对于人类的普遍性的价值的贡献和珍重。中国的发展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民族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期望的对于人类做出贡献,参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努力,也会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添加来自中国的资源。
所以,中国人才如此的重视奥运会所展示的人类的团结、友谊和合作的价值,如此地重视和珍爱火炬接力所具有的超越特殊性的普遍的意义。但这次火炬接力中所遇到的极少数人的骚扰和破坏,其实并不是像他们想像的那样在败中国人的兴,杀中国人的风景,而是在破坏奥运所具有普遍的人类的价值,是在亵渎人类的和平和友谊的共同的追求。他们试图侮辱中国和它的人民的时候,其实正是在毁坏人类的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感情。当那个身体残疾的火炬手保护手中的火炬不被抢走的时候,她其实并不仅仅在捍卫中国的尊严,她其实是在捍卫人类共同的价值。当许许多多不同的普通人站起来捍卫火炬的时候,他们其实也是在守候人类共同的理想。
其实,中华民族在追求繁荣和富强的路上曾经遇到的艰难和挑战,曾经遭受的挫折和痛苦都丰富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正是在艰难中的奋起和挑战中的坚韧让中国人有了今天的发展,那么,今天遇到的这些小小的骚扰不可能毁坏中国融入世界,在对话和沟通中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意志和决心。相反,它会使中国人更加团结,也会更加努力地为人类做出贡献。
这个民族从远古时代到今天所展现的生命力足以让我们对于未来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