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和而不同:中外共话奥运

张颐武

 

   昨天下午我参加《一虎一席谈》的关于奥运的特别节目。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这里没有《一虎一席谈》常见的剑拔弩张的氛围,针锋相对的话语对撞,而是中外观众一起来讨论奥运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是“和而不同”的讨论。气氛热烈但不火爆,激情但不冲动。胡一虎仍然是像我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一样精力充沛、兴趣盎然。我觉得他的职业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为他对于工作的热爱而感动。一到录制的现场,他就有最高的兴致和最高的热情,也在感染着嘉宾和观众。不知道他怎么能作那么多节目而永不疲倦。什么时候应该请教他一下。

在嘉宾里,奥运会开幕式的灯光设计师和我是中国人。这位设计师介绍了他们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创作的艰辛。还有许多外国朋友。参与的观众也是中外各半。所以这可以说是一场关于奥运会的国际性的讨论,是一场中外对话,也是许多不同国家的朋友的对话。这些外国朋友的中文能力真的是不得了。有几位对于北京的俚语的熟悉和中文口语的微妙的运用让人叹为观止。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对于奥运会都讲了许多有趣的意见。对于开幕式,大家都认为很精彩,很难忘,确实很了不起。当然也讨论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如刘欢的衣服是否够庄重,提线木偶是否够大等等。外国朋友们都觉得开幕式让他们印象深刻,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当然也有朋友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在今天的新的创造的展现。在赞叹开幕式达到的高度的同时,大家都有更美好的期望。有趣的是一位来自英国的朋友,对于刘欢很肯定,但觉得沙拉·布莱曼不太够份量,唱的也未必那么好。他说英国还有许多更好的歌手。这和许多人的意见不同,不知道他是对于自己国人的谦虚,还是一种幽默或是特立独行的见解。但他的意见也非常有趣,值得参考。我补充了一个关于漫画家几米的例子。好多年前我听到几米说有一次在香港的一家书店翻书,突然见到对面的人是沙拉·布莱曼,未施脂粉,完全没有人注意,他激动地看了她好久,还远远地跟踪了她一段。她是他的偶像。几米的画里有无尽的感伤的情怀,打动了我们的心。能让他成为粉丝,说明沙拉·布莱曼也有不可企及的地方。

同时,大家讨论了金牌的意义。似乎对于这一点大家意见一致,都认为没有对于金牌的追求是不行的,因为参与奥运就是来追求胜利的目标的。一位来自乌克兰的朋友说,大家都说为友谊而来,但其实争取金牌也是每个人的目标,说仅仅来参与的,其实就是实力还不够。还有一位美国朋友的话更加有趣,他说这次的美国队好像把铜牌当成了金牌,一下子得了这么多的铜牌。他的俏皮里面有足够的机智。一位芬兰人说当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时候,他们国家也有今天北京争取金牌的氛围。但大家也都一致认为仅仅有金牌是万万不够的。因为奥运是全人类的盛事,是超越金牌的人类互相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套用一种惯用的句式,“不追求金牌是不行的,但仅仅追求金牌也是万万不行的”。

大家还讨论了奥运对于北京的意义,外国朋友都觉得北京正在向好的方向迈进 ,北京正在日新月异。一位韩国朋友讲他第一次来北京,仅仅会一点中文,当时他坐上一辆出租车,天气太热,他请司机打开空调,司机说“坏了”。他试图打开车窗,他司机说“坏了”。这次他来北京,看到的就只有“好了”,不再有那样的“坏了”。他的话让我们发现城市的细节里其实有许许多多重要的东西会影响人们对于城市的观感。他们说,北京的空气也好了,北京的人也更好客了。

在总结自己的观点时,那位芬兰朋友的 话让我受到启发,他说,中国通过这次奥运会展现了一个新的形象。中国正在显示一个大国的形象。但希望中国人记住自己的祖先的一句格言“满招损,谦受益”。我觉得中国需要记住朋友的提醒。中国也需要这样的诤友的坦诚。我们渴望被世界承认和理解,我们也欢迎朋友们的指教和帮助。这次的讨论让我再度感受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的道理。我们在创造历史,但我们是和世界一起和全球的朋友们一起创造历史的。这次的讨论让我感受了友情的温暖和交流的重要。

昨天的比赛中让我触动的是杜丽。她经受了泪撒赛场的那一幕,经历了夺取首枚金牌的挫折,还能够在挫折中奋起,能够用金牌捍卫自己的荣誉,而没有在挫折中沉沦。她是我们的英雄。她说明了奥运会是公平的,只要你能力并且发挥它,你 就可以走向人生的最高点。这就是奥运的精神,也是中国的精神。

 

(本文独家提供新浪网博客,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