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培育书香社会:读书日感言

张颐武

 

本周四是世界读书日,许多媒体都对或推荐可读的好书,或请来各方人士倡导书香社会。这当然是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非常有益的好事。当然,仅仅用一天的时间来促进阅读当然还很不够,其实阅读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需要经常性的提倡,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需要持之以恒。在今天社会变化剧烈,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也相当迅速,而我们的阅读方式的变化也相当迅速,如现在网络阅读固然还不足以动摇纸面阅读的地位,但显然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相当的辐射力。这种方式的改变使阅读更加便捷,阅读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其实是相当积极的。阅读方式越多,人们接触文字文化的途径也就越多。在图像文化大行其道,占据了文化的主导的位置的时代,电视和电子游戏都对于社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的时代,通过无论网络还是纸面来接触文字的文化,通过各种路径来阅读其实是普及和发展公众阅读生活的重要的方面。网络阅读和纸面阅其实可以并行不悖。通过阅读和人类的文化创造保持接触,其实是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地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条件。

当然,其实今天倡导阅读,不仅仅是倡导一种对于人们谋生或业务需要的实用的书籍的阅读。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为了个人的工作或学习的进步,事业或生活的发展而进行的实用性的阅读其实并没有减少。其实人们在压力下这方面的阅读也还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如为了考试的阅读,现在就早已不限于学生,而是随着各种成人考试的发展而有了更多的展开。这可以说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这种阅读当然是必要的,但其实它的需求是刚性的,也并不需要提倡。但一个真正的书香社会,其实并不能依靠这样的阅读来建成。

它还需要一种“闲书”的阅读,也就是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阅读,也就是并不直接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直接相关的书籍的阅读。这里面一方面包含着经过了时间考验的公认的经典,另一方面也会包含着各种有趣的书。这种阅读其实对于青少年或者成年人的性情的陶冶,情操的培养和格调的生成都有相当大的意义,其实会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发生潜移默化、却仍然相当重要的影响。一个人对于文字的敏感和熟悉,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不是觉得乏味,其实是人的修养和气质的关键的部分。今天的青少年其实基础知识并不差,各种技艺的训练也比我们当年要全面得多。如现在在青少年中会弹钢琴的比例远比我们当年要高得多。但人们还常常抱怨青少年的人文修养或者文化视野还存在相当多的缺陷,这其实就与“非功利性”的阅读相当缺乏有关。不少成年人认为这样的阅读是浪费时间,而一些家长也会以耽误学习的忧虑对于青少年的“非功利性”的阅读有排斥的态度。其实这种简单的直线的观念未必能够有好的效果。其实一个人如果有更多的爱好和兴趣,有更广泛的阅读面,对于提高“情商”,洞悉生命和人性的更多方面,大有裨益。其实每天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读读闲书,花费时间不多,但只要坚持不懈,对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都有帮助,其实对于自己的人生的发展也会大有帮助。

当然,倡导这样的阅读就需要改善我们的阅读的环境。中国的出版业其实已经相当活跃,而且书籍出版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当惊人,但如何让有价值的书能够找到它的读者,避免鱼龙混杂的现象和跟风出版的现象,这当然需要出版社和社会的更多的努力。但我以为,我们现在的大众阅读,还存在着相当混杂的状况。同一个领域中的书难以分辨其价值。其实在小众的领域,如专业性的书籍,其学术和文化判断由于存在学术或者专业的共同体,也就是同行或者相关人士的口碑和判断,而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大众来说,流行的书籍数量巨大。如何选择就是一个难题。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有关养生和中医等方面的“软性”书籍,几乎都很畅销,但由于缺少客观而公正的书评,非专业的读者也难以分辨这些书的状况,使得一些七拼八凑的书也得以畅销。

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有公信力的书评的机制,使得媒体的书评不仅仅是出版商的广告,而且是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对于书籍本身的评价,让读者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真正有质量保证的书,其实是非常重要,而且也还相当缺乏的。一个真正有公信力的书评机制的出现对于出版业、读者和公共媒体都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读书日每年只有一天,但阅读应该是我们每天的人生的一部分。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