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今天发表在《体坛周报》一版的文章,请大家指教。

一甲子 一个梦

——体育和新中国

张颐武

    

新中国已经六十年了。

在这个时刻回首当年,我们看到,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已经走了很远很远,中国的体育也已经走了很远很远。在中华民族的这条伟大的“复兴之路”上,体育是一个象征,是一段艰辛而辉煌的奋斗的历史的展开,也是一个国家所能够达到的高度的标志。它凝聚着我们的“中国梦”。

六十年前,这个国家是积弱贫困,百废待兴。而体育正是我们的“中国梦”的无限的寄托。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告别的屈辱的象征,也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象征。所以,人们会在看到谢晋的《女篮五号》的时候感慨和感动于中国人过去的深沉的悲情,这种悲情当然也包含着体育上的失败导致的精神的挫折。我们看看那个叫做刘长春的中国人的一个人的奥运会就知道了这个国家当年曾经的屈辱和无奈。今天我们都明白体育是人类共同走向新的境界的努力的一部分,胜败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在中国已经成了体育的强国,金牌大国之后我们当然可以这样说,或者一个富有而高雅的小国的国民可以这样说,而一个超越了一切的哲人也可以这样说。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不断失败,被人看不起的时候如果这样说,就显得像阿Q了。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历史,而中国的命运其实也正是和中国体育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正是这一切让我们有一股气,一股不服输,不畏惧的气。

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中,我们的体育当然还谈不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的高度,但中国人的不甘失败、自强不息的气势,中国人决心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奋发的激情已经让世界感受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人民的力量。一个国家要用集体的力量争取自己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已经足以让世界震惊。我们一方面要让全体人民有健康的体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全民练广播操的壮观的情景,也可以看到在简陋的操场上热火朝天的运动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国际赛场上争取中国的荣誉。于是,我们记得容国团、庄则栋,记得郑凤荣、倪志钦和陈镜开,记得在中国体育的那个草创时代的一切贡献。

我们记得乒乓球成为“国球”的历史和“小球转动了大球”的瞬间。在小小的乒乓球里一面寄托了中国人的壮志豪情,一面却又曲径通幽,让世界打开了通向中国的大门,为未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冷战”的结束做了准备。虽然那个时代我们付出过成长的代价,我们也有过令人痛心的失误和教训,但毕竟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为自己的未来开拓了道路。

正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国家的发展给了体育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而一旦每一个个人的才华和能力被释放出来,中国体育和中国一样都有了爆发式的成长。在八十年代,体育成为了我们追赶世界的象征,也是我们睁开眼睛了解了我们的落后的同时,给与我们激励和信心的来源。我们有能力得到体育的冠军的同时,也就有能力让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伟大的国家走向新的繁荣。前些天在一个发奖仪式的现场,郎平和我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我第一次有机会告诉她,正是她和她的同伴在二十多年前的辉煌的胜利和灿烂的笑容让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知道中国人有能力在困难中争取胜利,于是我们大家有了信心向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我们未必能达到当时的梦想,但我们为这梦想努力过了,而且还在继续努力。在那个时刻,体育的人才辈出激励了整个社会,让中国人的每一个个体都既为这个国家争得光荣,也为自己获得新的发展和成功。正是这样的精神的开放,让中国的体育有了更多的成就和更多的胜利。

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提高,给了我们的体育更大的发展的空间,而体育的发展也给了我们的社会更多的激励和促进。2008年的奥运会既是全球体育的盛会,是中国体育见证自己的发展的机会;它也是这个国家达到的新的高度的标志。这一方面让我们告别过去的悲情和痛苦,在新的高度上争取体育的发展,争取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两个方面的新的成长。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对于体育有了更高的和更加理性的认识,我们有了把体育视为一种境界和体验的机会,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通透的自觉。我们可以分享胜利的喜悦,我们也体谅和理解失败;我们喜爱成功,我们也关心和慰勉挫折;我觉得在刘翔的传奇般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成长和中国体育的成熟。因为今天我们有了足够的高度来体验体育的美和生命的庄严。

六十年一个甲子,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是漫长的旅程,是他生命的主要的部分,但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国家来说,则仅仅是一个开端,一个序曲,一个无限的未来正在展开的承诺。 “中国梦”会把我们带得更高更远。

祝福中国,祝福中国体育。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