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畅想地铁城市的新的光芒

张颐武

 

地铁是城市的血脉,这个比喻已经被用的太多了。但这就是事实,我们看着城市人在地铁里匆匆擦肩而过的身影和面孔,就会感慨,他们和我们时时在同一个空间中相遇,但马上就又消失在城市的不同的角落之中,一如血液中的细胞之间的关系。这些身影和面孔仅仅会和我们相遇这一个时段。而这又不像在飞机的机舱和火车中,在那里,生活被旅行所戏剧化,我们遇到陌生人是必然,是一种和古诗中的情绪相似的感觉,是一种人类的传统的情境。但地铁中的生活是常态的,是每天上下班或者购物的时间中的必然。它又不像其他城市的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在那里我们和城市的一切景观和行为息息相关,随时联系其实处于一种开放性之中,乘客和外界之间也有一种联系而地铁的封闭在地下,看不到周边的景物,在地下,限制了我们的视野,也将一种幽暗感传达给我们。我们好像被抛入了一个孤舟般的感觉之中。我们都只和城市发生联系,但我们之间却十分陌生也不会发生联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地铁中的人往往非常安静和封闭,有强烈的间离感。像香港的“巴士阿叔”这样在公共汽车上的火爆在地铁一般不会看到,地铁里的气氛是平淡和冷淡的,也是有点压抑的。所以,总是有关于地铁的文学和电影在渲染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受,一种拥挤中的疏离是地铁给我们的感受。无论巴黎、莫斯科还是东京、纽约的地铁都是城市的一种象征,一种城市的“现代性”的最佳的表征,常让人想到所谓“异化”的都市性。

城市正是依靠这样的血脉流动起来,人们总是在地铁中获得走向自己的生活的目的的确实的感觉。我还记得1969年,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北京地铁的一号线刚刚落成,我们集体前往参观,这对于一个在封闭的社会中长大的人是一种全新的经验,那种难以言说的现代感传达了一种和当时的文化完全不同的气息和氛围。它有明亮的地下的车站,有铮亮的车厢,还有当时不多见的电风扇在吹着。当时北京的街道上连汽车业并不多,看到一辆小汽车停下还总有小孩来围观。地铁好像是一种奢侈品,一种来自异乡的诡异的存在,似乎是难以名状的,并且和自己的城市并不契合的事物。地铁给了我一种科幻小说或者未来主义的诗歌式的迷幻的感觉。它在地下,却又仿佛在天上,是一种虚幻的事物,也是一种未来的时间插入现实的表征在一片红海洋的时代,它却是一种莫名的向往的象征物。

经过了好几年,北京地铁一号线开放,终于大家开始把它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来看待了。后来又有了二号线北京的地铁终于成了我们人生的一个现实的部分。地铁还是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象征的呈现,对于其他城市还是不及物的。然后上海有了地铁,而随着中国的奇迹般的发展,从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也开始了自己的宏大的地铁的建造。地铁开始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成为中国大城市的日常生活的必然。当然,今天的北京地铁已经成了全世界最便宜的地铁,这似乎是一种力量的表征。它通向全球。而中国各个都市的地铁也开始呈现了一种努力向前的力量,说明着这些城市正在全球化中展现出新的速度。

那么,现在我们对于地铁有什么期望呢?希望它融进地方性的想象,每个站都有本地的风情的展开。在城市的血脉的出口,会有巨型的购物中心,也会有更多的店。我一直喜欢日本东京地铁站的不同的特色,如东京站像一个巨大的地下的迷宫,有无数千奇百怪的小店和各有特色的饭馆。而许多小站也各有特色的餐食和店铺、我当年在东京住的时候,常常到各个不同的地铁站探访这些小店,寻觅某种都市的独特的奥秘。我希望北京的地铁也有这样的特色,希望中国各个地方的地铁都有这样的生活的特色。这样的特色和地铁具有的和世界连接的网络所提示我们的正是一种全球和本土的相依相连的关系,一种生活的实感的存在。我也期待这里有各种文化的活动,如表演和展览,让这个空间可以活跃起来,而不仅仅匆匆而过,而是可以留恋和发现的都市的活的生命的展现。我期望有各式各样的有活力的日常生活的片段的呈现。这似乎还是中国地铁的短板,也是我们期望的新的可能性。这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诗意和更多的想象力。它应该是城市从内部透出的新的光芒。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