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新变化
张颐武
春节将至,到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节日的氛围。在中国春节的一年开始,万象更新的时刻,它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在2010年,我们回首过去的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态。这其实值得我们高度关切。
春节现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越来越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已经为世界所更多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当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由于华人和中国影响力的扩大,现在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变得不可或缺。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春节在全球的意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侨的大量出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文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年的方式如舞龙舞狮、吃团圆饭等融合之后,相得益彰,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
另一方面,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似一年,过年的意义在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革命化的春节”。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一样被强化的如此之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强调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这一面是社会走出贫困,普遍的物质满足已经相对容易获得,人们不需要过分压抑自己的消费需要的结果。另一面,也是人们在每年辛苦一年之后更加注重精神的休闲和享受,注重精神满足和文化方面的满足的结果。这当然使得各种节日都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如圣诞节的气氛这些年来越来越热,当然只是一种有趣氛围和消费愿望的展现,和西方的文化背景当然有关,但也并不难免直接。还是春节的作用和影响巨大,对于我们生活的标志性巨大。像2009年的小沈阳,正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亮相,让他在全国的范围内获得了名声,也成为了一线的演员。这其实是《不差钱》这个节目既有赵本山的无比的号召力,也有在金融危机,经济前景不确定的环境下体现了一种乐观的信心和对于未来的期望。这样的大平台其实也是春节所带来的。
当然,“春节”也面临着不少难题。首先,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它还不能在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中华文化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其全球的传播和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问题。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关于春节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这其实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
其次,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当然也造成了相当大的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扰和问题,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在物质生活提高的背景下,这种精神需求的合理性得到了更多的彰显。这是必然的。但这种返乡和回家的强烈要求,似乎和正统的现代性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流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传统的归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展现。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从过年还乡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和现代的流动性之间的复杂关联中,我们可以从中探究未来的文化和消费的新的走向。我想,回乡的感情带来的在春节的大规模的流动还会延续下去,这和以自己当下的居住地为家的观念其实可以兼容。
春节还会继续让我们感受中国节的快乐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