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阅读的机会和挑战
张颐武
今天我们的读书生活面临着诸多新的变化,涉及读书生活的两件事足以说明这种新变化的深度和广度。一是苹果的iPad的问世,可以说是已经被大家关切了好几年的电子书的重要的发展,它的多种功能叶说明电子阅读具有的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发现,电子书和互联网对于阅读的改变已经越来越成为生活的现实了。二是据报载:“2010年4月13上午,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门前,近20名专家、教授在几分钟内将560多本书付之一炬。该组织者称,被焚书籍是盗版书、‘伪书’或‘误导书’,会污染读者心灵,烧书旨在拒绝‘心灵垃圾’。”这个活动本身因其“炒作”和“作秀”而受到批评,但它被传媒普遍报道和评说也凸显了公众对于书的选择的困惑和焦虑。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今天阅读生活的诸多矛盾和困扰:一方面,我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快速发生改变,诸如电子阅读、网络阅读在改变着阅读的基本形态,书和非书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选择的焦虑,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数量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的接受有了大规模的扩张。海量信息涌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却又充满了选择的困惑和焦虑。什么都读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读。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阅读在图像与文字两种文化经验之间,在网络与纸面两种阅读习惯之间,在时尚与经典两种价值判断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如何理解这些困惑是当下我们阅读生活面临的重要的挑战。其中最引起争议的就是一些畅销书和网络写作所构成的新的写作和阅读形态带来的挑战。在纸质出版方面的畅销和网络阅读方面的流行和我们的阅读追求之间的关系。我们一方面喜欢读畅销和流行的读物,应该说,在今天大家阅读量大增的时代这种读物的风行程度通过传媒和网络有了进一步的放大。
只要畅销和流行有适应了当下读者的兴趣的一面,一纸风行就有理由。但畅销和流行并不是这部书好坏的唯一的标准,畅销不是质量的保证,既不能说凡是畅销的都好,也不能说凡是畅销的都坏,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畅销其实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概念,它的标准只有市场的反应一个,这当然是一个必要的参照,但也是一个有局限的参照。做出版,就往往期望畅销,但其实也有分层次的畅销。如我们常说的“纯文学”或者一些具有某些专业性的书的读者就是“小众化”的,只要在这个小众读者里畅销,就有自己的良性的循环,也大可不必追求人手一册的快感,大可不必抱怨还不够流行。真正的大众化的畅销书,其实也有自己的受众,有自己的接受的更广泛的面。这或者是触动了社会的热点,或者是回应了人生的问题,或是焦点人物或是关系到个人。今天的畅销书大概都是和中等收入者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的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相关的书。如中等收入者关心的职场生活就是持续的焦点,而青少年的趣味也有左右图书市场的能力。畅销当然不是书的罪过,许多畅销书后来也成为了文化的经典之作,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六十到八十年代从港台开始直到大陆,始终是畅销书。八十年代初入大陆的时候,都是在街边的租书店里大家租一本看得已经封面脱落,页面卷曲的书来看。许多人当时也把这看做不入流的标志。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逐步经典化,到了今天,其具有的文学经典的意义已经确立,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把金庸的小说还看做不入流的作品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其实只是一个几乎普遍的规律的一部分。当时看不入流,未必永远不入流;当时看高雅,人人称道,有时候在历史中却经不起考验,难免被遗忘的命运;当时遭遇冷遇,无人理睬,甚至出版都有困难,但后来又被人发现,一时畅销,这都是经常有的事情。当然,事情还有另一面,确实有不少畅销书到了后来也就湮没无闻,其价值并不能得到肯定,今天网络上的读物,未必不会成为经典,这还需要我们也想开一点。当然,事情还有另一面,确实有不少畅销书到了后来也就湮没无闻,其价值并不能得到肯定,
阅读生活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正视:一是缺少完整有效的书评机制,难以分辨书的价值,没有相对客观和比较具公信力的书评,使得畅销本身缺少一个或多个其他方面的标准。书评的影响力往往和书的营销相联系,这就使得畅销难以得到更多方面的评价。二是书籍市场的“跟风”现象很普遍,看到一本书畅销,同类的书就一哄而起,造成好坏难辨的相似的书,使读者选择困难。许多出版者和作者也还缺少自己发现新的畅销的“点”,只有靠跟风来生存,使得书籍市场的变得问题重重。网络上就更加没有标准。
如何读书,如何更好地让自己的读书生活更丰富,在今天是挑战,但也是机会,因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容易读到书,有如此难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