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宣泄行为的社会解读
2010-06-24 08:5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支玲琳 共 0 条评论
许多毕业生选择以宣泄的方式离开校园,这表明在年轻人中
,的确有一种焦虑情绪在涌动。我的观点是,年轻人产生抱怨、失落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抱怨消解奋斗,以社会问题掩盖自我不足,那就不可取了。
许多毕业生选择以宣泄的方式离开校园,这表明在年轻人中,的确有一种焦虑情绪在涌动。一方面,即将踏入社会所要面临的就业和竞争压力实实在在;另一方面,80后、90后的抗压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努力奋斗的精神,则有消退之势。
毕业生们要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种是希望人生完全自由不受束缚,这是不现实的,轻飘飘地生活,就成了没有文化归属的“飘一代”;另一种则是陷入对于成功的焦虑,为“奴”(房奴、卡奴、孩奴)而束缚。当然,社会也要最大限度地关怀年轻人,回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主持人:本报记者支玲琳
嘉宾: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支玲琳:告别中高考,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每年的这个时节,倡议学生“文明离校”都会成为话题。但是,集体撕书、砸热水瓶、裸奔、嘶喊……每一年却又在上演不同的“最后疯狂”。宣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情绪?
张颐武:大学毕业,意味着人生即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将一些不用的东西砸掉、彻底破坏,并非是出于恶意,也不是要故意捣乱,只不过以这样的告别方式,通过老生传新生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传统”。当然,有些特别哄闹,甚至影响公序良俗的举止,应该劝阻。但就总体而言,虽然可能举止欠妥,却也无伤大雅。在国外,毕业前的狂欢夜也是很疯狂的。
但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应该引起关注。为什么许多毕业生选择以宣泄的方式离开校园?这表明在年轻人中,的确有一种焦虑情绪在涌动、抱怨文化在滋生。一方面,即将踏入社会所要面临的就业和竞争压力实实在在;另一方面,80后、90后这代人的抗压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努力奋斗的精神,则有消退之势。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了。但是为什么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却能咬牙坚持住,表现出非常的忍耐力,而在生存环境显著改善的今天,人们却要抱怨压力太大呢?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霍里的理论也许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并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人的不满程度,是和他与他热切渴望得到之物的距离成反比。
我们正处于一个上升的年代。而这种“水涨船高”,在给全社会带来希望、机遇的同时,也给部分年轻人带来了压力。打个简单的比方:过去是大家都不好,所以也“心理平衡”;但是现在,眼见身边的“富二代”层出不穷,看着别人买大房开好车,难免心生焦虑。于是,一面是不断提高的幸福感要求;另一面,是现实的差距。我的观点是,年轻人产生抱怨、失落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抱怨消解奋斗,以社会问题掩盖自我不足,那就不可取了。
支玲琳:“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它在哪里?”30年前,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青年价值观、人生观的大讨论。如今30年过去了,年轻人却仍心有戚戚:“居然是80年代的文,感觉却如此相近”,“让人有穿越的错觉”。您怎么看今天“潘晓”们的疑问?
张颐武:这30年,变化非常明显。当时整个社会刚刚从封闭走向开放,处于一种重启状态。所以潘晓的困惑,是在开放的朦胧中所产生的。时过境迁,当年的疑问在今天都已经不是问题。不过,心境却有相似之处。今天的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同样也感到失落、茫然,只不过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机遇平台已经大大不同。那么,我们的年轻人是坚韧地迈过这个坎,还是消沉不愿努力,这确实是个考验。
年轻人要思考,过去30年中国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自我承担”。过去是社会不让你承担,不允许你有自我创造。很多年轻人当时就被埋没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的社会环境是巴不得你做出成绩来,只要你有能力、愿意付出、做出成绩,就一定会被认可。当然,社会也需要批评的声音。但我们别忘了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尽力,没有超越困难,做出自己的事业?须知,困难的环境是永远存在的。哪怕你在发达国家就业、创业,同样也会面临巨大困难。所以,与其抱怨,不如以正面积极的梦想和行动来完善建设。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让社会变得更好。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当代中国有着最好创业的机会,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力,有没有创造力,有没有坚持力。
支玲琳:青年人的声音需要倾听,情绪也需要疏导。现在一些企业设立了“宣泄室”,网上还出现了“发泄网”一类的情绪宣泄网站。这一代青年,既被称为“想说就说”的率性“尿不湿一代”,又被称为是有着国际视野、公益心的“鸟巢一代”。面对这样的矛盾结合体,如何善加疏导,化戾气为祥和?
张颐武: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过: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等过激行动。因此,网络时代的传播环境下,我们尤其要重视年轻人的想法,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切和理解。与此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弘扬励志文化。
积极的励志文化,不是空洞的许诺,而是告诉他们真实的价值观――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客观的疏导,才是最有力的。要告诉毕业生们,成家立业,最起码要奋斗15年,这是全世界的通例;要告诉毕业生们,我们对于自己的期望不能超越历史的阶段和条件,正是因为差距,才需要现实奋斗的加倍努力;要告诉毕业生们,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种是希望人生完全自由不受束缚,这是不现实的,轻飘飘地生活,就成了没有文化归属的“飘一代”,另一种则是陷入对于成功的焦虑,为“奴”(房奴、卡奴、孩奴)而束缚。当然,社会也要最大限度地关怀年轻人,回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积极的励志文化,其实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抛弃,就是让落在后面的人,也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放弃,就是要鼓励人们奋勇向前,对于跑得快的那些人,要给予应有的鼓励。这体现了公平的要义。我们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总是希望前面的人跑得慢点,认为这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