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0年的五本书

   ---- 个人的阅读偏见

张颐武

 

 

2010年已经逝去,这一年出版的书很多,我也买了许多书,读了许多书。当然这一年未必有让我们震撼的新书出现。书和朋友一样,有时也是老的好。但毕竟新书中还是有足以排遣我们的寂寞的那些书,也有饶有兴味可以参考的书,它们都和我们有缘相遇,就不容易,当然也不忍心读后就算,所以这里要记下我在2010年看到的新书中觉得有点意思的五本,和大家分享。这当然只是一己之见,不可能公允,也就只是个人的偏见而已。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偏见,不用自己的想法要求别人,就可以少犯傻。过去做鉴定常用的说法是:某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其实就是警告人不要太过自负。我觉得,这似乎是对于人的最低的要求,但可能也是对人的最高的评价。好在这些书伴着我度过了一些有意思的时间,也让我让我努力“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1、张爱玲 《异乡记》:

   宋以朗的发现张爱玲手稿的工作还远未结束,我们这些对于张爱玲有兴趣的人确实是有福了。我们可以不断地从这里看到我们所不知道的张爱玲和她的写作,这个新的张爱玲还是过去那个人,但又不断地丰富和变化,让我们浮想联翩。这是新出的张爱玲的未完遗稿,还是佩服她的绝世的才华。这部书写从上海到温州的行程,是去找避居乡间的胡兰成的经历。书虽未完但观察入微,对人性的体验深刻。很像《围城》中的方鸿渐一行去三闾大学的段落。文字仍然有张爱玲的敏锐和细致,一看就知道是张爱玲的作风。她看到的个体生命的大事,别人可能认为是小事,但大的是过眼烟云,小的却是实在生活。这部篇幅不大的小书值得耐心琢磨。

 

2、马丁·雅克 《当中国统治世界》:

    题目有些标题党,不讨人喜欢,也相当敏感。这样戏剧化的名字太容易找人质疑和批评了。但书是一个有些名气的英国的理论家的严肃认真的著作。此人的名字我多年前就听说过。他试图用这本书来破解中国三十年来变化的秘密。阐释中国一直是世界的焦虑所在。但看看二十年前许多人那些实在错得离谱的预测,这部看起来题目不讨人喜欢的书其实很扎实和具体,许多分析都很有自己的独特的见地,其实忽略标题,读读内容,不必同意他的所有论述,但打开胸怀试着了解他的思路,其实对我们有益。他提到的“中国崛起意味着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诞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3、葛亮《朱雀》

  这个还不太知名的年轻人是当今并不景气的华语“纯文学”的少见的展现了很高才华的年轻作家。他成长在南京,现在生活在香港,却成名于台湾。他的经历其实体现了今天华语文化穿越两岸三地和海外的新的经验。和他的同代人郭敬明、韩寒大不相同,葛亮仍然属于传统的“纯文学”,写的仍然是“纯文学”里可以见到的历史感和微妙的个人记忆的混合。没有太多的青春朝气,却有难以企及的成熟和文学的复杂的技巧。这部《朱雀》写南京生活别有会心,对于这座城市的体察格外精细和敏锐。很久没有见到这样有潜力的青年作家了。微妙可以看到在莫言、贾平凹、刘震云等人之后,“纯文学”还没有枯竭。

 

4、麦家《风语》

     麦家还是麦家。在《风语》的首发式上,他担心自己成为一只被吹起来的气球,这当然是作家的自我警觉。但其实只有像气球一样在空中才有能见度,有许多作品连当气球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遗忘了。虽然能见度并不意味着就是好作品,但能见度却是作品能够流传的保障。麦家一直是一个成功地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这两个传统的概念之间游走的作家。前面几部作品已经奠定了他的独特的位置。他的作品有点像《达芬奇的密码》之类的作品,是各种人都有兴趣的。看热闹也行,看门道也行,都能够找到自己期望的东西。《风语》虽然还仅仅是第一部,但很有意思,已经展开了耐人寻味的秘密之旅。不着急,期待下回分解。

 

5、王蒙《庄子的享受》

   王蒙解庄子,不是文字的解读,也不是本意的诠释,而是王蒙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独特的角度和庄子的碰撞。庄子的文章本来就汪洋恣肆,充满匪夷所思的想象和奇妙的感悟,而王蒙的幽默感和通达的人生态度,让他的庄子更加有趣。王蒙的那些来自他的经验的想法一旦碰到庄子,确实如天马行空,让我们对于生命想得更加透彻,对于人性和社会、自然多几分超脱的看法,这样来应对具体的人生就更从容。

 

  这五部书就是我觉得有意思的书,还有刘心武先生的《命中相遇》其实也很有意思,但是我写的序,所以不宜在这里宣传了。我们的经历都有局限,但读书总会让我们天地更宽,世界更大。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