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里的社会管理:从抢购说起
张颐武
意外的抢购盐的风潮,确实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切。这件事当然经过反复辟谣和得力的处理,影响有限,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大的冲击,但也留下了诸多值得观察和反思的问题,尤其对于我们的社会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对于这件事的观察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不少人认为是公众缺少科学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能力所致,也有人分析是某些人为了牟取利益而制造紧张。这当然都是重要的方面,但可能原因比这要复杂。
形成这样的抢购,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有关于未来海盐可能受到污染和食盐将要短缺的谣言,二是有一部分人的抢购造成局部地区短期确实缺少食盐的供给,使传言似乎得到了证实而放大。谣言确实是从日本的核危机的新闻事件中引发的,“核”这样的复杂事态往往让人谈虎色变,具有某种让人联想、可以蒙蔽人的“似真性”,这确实会使得一些基本常识缺乏的人感到紧张,带动他们去买盐,这样的人其实未必很多。同时,另一些人未必觉得食盐真会短缺,也其实并不缺乏常识,但看到有人抢购,就基于有备无患的心理和从众的心理,也想既然别人去抢购,那也不妨也买一些备在家中。这样的心理快速蔓延,就形成了抢购,而此地的抢购被传到彼地,相似的心理又会由此蔓延。这样就形成了连续放大的“马太效应”。最后发现一时的短缺真的形成,更加引起紧张。传言和抢购的事实互相放大,就形成风潮。“恐慌”和“从众”互相交织,少数人恐慌,多数人从众。少数人真相信以后没盐吃,多数人担心抢购后反而没盐吃,最后,往往是糊涂人带动了、影响了明白人,将事情弄得相当荒诞。
这里有两种心理值得关注,一是现代人对于自身的脆弱性的极度敏感。由于现在的生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所谓“风险社会”。人越来越全面地依靠社会的支撑,这使得他无法适应环境剧烈变化,会让他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出现某种负面信息,就会放大心理的焦虑和不安。二是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匮乏短缺,中国基本生活物资的丰裕和充足供给仅仅是近二十年以来才解决的。这些在我们的心理上留下了相当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有过度的反应,担心过去的匮乏会重演。这两种心理相互激荡,使得这种风潮能够形成。由这样的状况,我们也可以观察媒体和社会在风潮形成之后的反应。据我的观察,在当下又很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如微博,在这次的风潮中的作用就相对有限。在微博中,普及常识,嘲笑这样的买盐的不理性的作为一直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主流的声音,而且也得到了相当充分的传播。诸多意见人士或像“中国盐业总公司”这样的专业机构也相当快地通过微博发出了呼吁和普及知识的声音。但并没有发生非常显著的作用。这说明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超市抢购的人群和微博中的人群并不完全重合。在微博这样的新媒体中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既没有抢购盐的需要,也没有这种意愿,针对他们的传播效果就不明显。而专业的电子媒体或纸媒的传播力当然仍然很大,但在这种时候,往往人们易受周围人的互相影响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人们往往通过口耳相传来获取信息,在传播理论中这种熟人之间通过人际关系传播的信赖度在多数状况下被人觉得比媒体来得高,“人对人”的传播而不是大众媒体的传播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往往有特殊的效果。这就形成了一种以“小道”消息的传播的影响为主的的传统的习惯的延续。
当然,“恐慌”“从众”等等社会心理,不仅仅基于特殊的社会状况或制度安排,也是人性本身的复杂性的一部分。任何社会都难以避免。这次的日本出现核问题之后各国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抢购其实都说明了这一点。但我们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下,在社会管理中如何有效地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则需要更好的应对。当然,确实有盐这一事实是我们应对这样事件的基础,因此防范风险、社会具有实力是前提,但社会管理的提高确实是重要的议题。一是需要更有效和持续的公众的常识和基本素养的宣传。这就要求社会对于知识的广泛而长期的多途径传播。二是需要第一时间澄清谣言,抑制炒作风潮,这需要公共媒体和新媒体都快速传播明确、清晰的信息。但在这些有力的手段都有其局限的时候,尤其需要强化社区的作用,强化在基层的社会应对能力,通过强有力的社区中的人际的网络传播正面的有效信息,抑制口耳相传的谣言。这确实至关重要。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是中国社会原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一状况有所变化。现在看来,加强这一方面的功能,对于整个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活化“社区”的功能,让“社区”成为防范风险。抵御问题的有效的力量,是通过这一事件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