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北京晨报记者对我的一个采访,还有些意思,贴在这里,请大家指教批评。尤其是他整理的古语,看看还是很有价值的。

 

行善,怎么就成了过街老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陈光标怎么都要挨骂】
  慈善的问题在今天常引起争议,如同陈光标事件,未被揭“诈捐”时,有人骂其“作秀”,被揭“诈捐”后,有人骂其伪善,真捐假捐,如今尚不能定论,但无论怎样都是被骂。
  行善本是中国传统品德之一,如今,却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是什么让人们对行善者如此苛刻?
  著名学者张颐武说:“根本的问题在于两套标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西方现代的价值观同时存在,交叉而未融会,所以人们习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套,如同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在要求父母的时候就用传统的,要父母从头管到尾,抚养、上学、工作了还要求父母给买房子,有孩子了还要父母帮忙带。但是到了对父母尽义务的时候,又用西方的观念了,标榜自己的独立、个性。”
  其实价值观本身没有错,张颐武说:“两套价值观,本身都是完善的。只是当下社会的价值观混乱,人们常常对人一套,对己一套,就像慈善,要求别人无私奉献,到自己的时候,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对别人要求极端苛刻,调子唱得很高,自己做起事来往往没有底线,这很可怕。”
  【行善被骂缘于双重标准】
  行慈善者往往被骂,有人是真的“诈捐”,也有人并未定论。而且,批评最终必然会从行为延伸到人身,从事件争论演变成人格讨论。
  在传统中文语境中,人本身往往有不同的属性,有善恶,有贤不肖。但在现代理论中,人本身并无不同,如同康德所说:“人是目的。”所以,人的行为可以评价,而人本身则无法评价。
  张颐武说:“把对事件行为的评论延伸为对人本身的评价,把批评演变成人身攻击,这显然是不对的,对于别人不能宽容,其实也正是双重标准的体现。要求自我和要求别人用不同的标准,其实是待人处事的不成熟,这和我们的教育也有关系。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树立了一个非常高的道德理想国,但是社会并非如此,年轻人在学校接受的全是理想的道德教育,一旦接触社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很可能就走上另外一个极端——社会不理想,那我更不理想。当然,教育中树立理想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无可非议,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在同时,也要教会年轻人怎么样待人处事,怎么样在社会中生活。”
  学会待人处事,学会适应社会,并不意味着随波逐流,张颐武说:“批判的精神和激情没有错,也需要鼓励,但重要的是,要以同样的标准对人对己。”
  【中国如同百年前的美国】
  经济发展过快,往往会导致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张颐武认为,批评道德沦丧,批评理想破灭,这固然需要,但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现实。
  张颐武说:“中国现在的情形和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非常像,那个时代的美国,也是道德沦丧、诚信崩溃、骗子横行。我们看辛克莱的小说《屠场》,里面写的美国食品工厂里的种种黑暗,如同我们的瘦肉精、三聚氰胺,他们早就经历过了,一点儿不比我们现在好。德莱赛小说里的主人公,和现在的凤姐差不多,再看欧亨利的小说,也是骗子横行。后经过进步主义运动,再加上美国经济过了高速发展时期,人们普遍富裕了,道德的问题也就慢慢解决了。”
  中国的问题与美国当年类似,并非观念的原因,而是无法超越社会发展的现实,张颐武说:“我们不是没有道德的观念,而是做不到。如同环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大量地宣传,环保意识算是超前了吧,但是照样做不到。所以说,一方面抨击丑恶,如同进步主义运动一样,一方面也要正视社会发展的规律,两方面都具备,当社会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行善的结果比目的重要】
  其实不管是伪善也好,作秀也罢,善行本不以动机作为判断标准,只看结果就好,张颐武说:“一个人说要捐款,结果没捐,这自然不对,可以说他伪善。但是他捐出来钱了,至于他为什么捐,是为了名誉,还是为了别的原因,我们不好判断,这也并不重要。”
  中国传统的道德,基本上都是以人的主观判断为主,中国的道德教育,也同样以自省、自我修养为主,而在现代社会,是否需要一种可见的判断标准,外在的约束机制,使人们乐于行善,乃至敢于行善?
  张颐武说:“中国的道德、善行的标准,基本上都是伦理性的,世俗化的,这本来也挺好,但是难度很大。在传统社会,难在自我约束;在今天,则难在人们的双重标准。行善本身是好事,问题在于人们待人待己的双重标准。一方面,在口头上,在表面上喊口号,把道德理想提得太高;一方面又觉得社会上都是坏人。所以看见别人行善,就觉得他一定别有图谋,非得挖出来不可。没有挖出来的,也是因为藏得太好。我认为,制定外在的标准并不重要,只要真的奉献了,就很好了。”晨报记者 周怀宗
  经典诵读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
  夷境而积粟,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
  ——《管子》
  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吾于天下有一人颠连困苦,见之而木然不动于中者乎?故善者,仁而已矣。仁者,爱人而已矣。
  ——《高子遗书》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墨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德经》
  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国强。——《商君书》
  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太平经》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