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丑闻”时代 媒体困局

张颐武

    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丑闻”时代,接连爆响的私生活“丑闻”以一种惊人的戏剧化的方式凸现了我们面对的媒体的困局。私生活现在变成了公共生活的焦点,人们往往依赖私生活才能进入公共生活,而公共生活似乎只有通过私生活才可能被公众所瞩目。人们“围观”的不是你的公共生活中的工作,而是只有在私生活的八卦丑闻背后的神秘。人们往往不关心许多大事,但对于网络上的八卦却常常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话题,也是我们生活的难得的消遣。

  这里的引入瞩目之处在于以网络微博和论坛等等为中心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新的竞争关系所形成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于网络等新兴媒体由于它具有更大的便捷性和相对更大的自由度而显示了自己的冲击力,而其灵活性也比传统媒体大得多。于是,“丑闻”依赖网络不胫而走,到处流传,一面让“丑闻”由于八卦而具有了极高的娱乐性,另一面却是公众对此持续的兴趣,造成了这些事情到处弥漫。有些虽然已经是陈年往事,但由于当年互联网的无所不在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所以虽然已经事隔几年,这些看来仅仅是“剩余”的“丑闻”却依然可以造成轰动效应。虽然当事人也会寻求传统媒体的支持,但显然这些“丑闻”通过互联网的新的方式获得了更大的传播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直接互动的网络由当事人现身而获得新的直接的传播,这让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再度显示了自己的威力。这里可以看到的是几乎完全由网络主导“丑闻”的曝光度,也由网络掌握公众的评论的态度的新的景观。丑闻在互联网时代往往情节并不清晰,故事仅靠臆断,但公众就此形成的印象却让人觉得就是如此了。法律要“无罪推定”,网上一定是有“丑”推定。

这也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信念的延续,就是人常常会不相信别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往往会觉得私生活能够更加“真实”的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行。高高在上的,被揭开原来不靠谱;标榜自己品行好的,其实可能不堪闻问。我们内心里隐隐觉得就是常理,所以看到了私生活的问题,我们好像有一种不出所料“早就明白”的快感。与此同时,我们还会觉得无论机构或个人总是倾向于“掩盖”或“编造”“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定是别人想让我们的知道的,而我们渴望知道的却是别人一定要掩盖的。我们好像总是接近不了真相。我们有强烈的“真实饥渴症”。于是,我们可能显得饱经沧桑,洞悉人性的复杂,什么都不再天真,什么都不信。但又好像格外天真,一旦有网络中的丑闻就一定会相信。这种戏剧化的反差让我们总要进入别人的私生活才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内幕。

   过去我曾经认为:由于公众对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保有的怀疑的态度,所以传统媒体的可信度较高,公众对于它的依赖性仍然很高,互联网上的微博和论坛形成风潮往往还是对于传统媒体有所依赖。今天看来这些意见仍然适用,但现在由于“丑闻”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完全主导局势。这里的“丑闻”并不仅仅是通过匿名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流言蜚语,有时个人的指认和爆料具有巨大的影响。消息的力度在于爆料没有了当年的通过纸媒的距离感,没有了记者转述的质疑,也没有了“守门人”带来的谨慎和双方观点,而是将互联网的便捷性发挥到了极至,个人的自述或者直接的材料在网上直接传播的效应几乎是爆炸性的。这给传统媒体极大的压力,不得不追随网络的事态,以便在剧烈的媒体竞争之中避免滞后。传统媒体“追赶”网络的情况自然所在多有,但象这种“丑闻”所导致的风潮中的被动地追赶则是新的现象。

    但由此看到的却是网络和纸媒对于“丑闻”的矛盾的态度。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爱恨交加和欲拒还迎的态度几乎随处可见,一种对于低级趣味的炒作的抨击和同样几乎乐此不疲的炒作的混合构成了媒体对待这些现象的矛盾和暧昧的心态。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其实“丑闻”的社会意义其实相当有限,也了解所谓公众的“知情权”的要求当然正当,却不应该变成“黑幕”的展览。所有人都认定这是“炒作”,趣味当然不高,没有太大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大家对于这样的事情的兴趣仍然非常高,一旦这样的丑闻曝光,无论是“眼球”还是“点击率”都会暴涨。虽然有关“丑闻”的微博里的评论多是负面为多,而且往往调子很高,对于“丑闻”双方的义愤填膺表达得异常清晰,但并不妨碍点击率一下子就上到好几百万,造成轰动。网络媒体由于限制较少,也正在成长之中,所以对此更为热衷,而传统媒体面对这样的状态也唯恐被落在后面,只有紧紧追赶。大家都知道这是低级趣味,但同样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丑闻”有巨大的轰动效应。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边骂边看的奇特媒体景观,大家都说媒体应该自律,都说这些东西的炒作没有意义,但同时也好像没有办法不跟进,没有办法不炒作。这种丑闻真正形成了一种“臭豆腐”效应。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当然涉及公共事务的“丑闻”很需要弄清楚,搞明白,但“大批判”式的揣想往往并不利于弄清事情。

    我们大家发现,这种现象毫不奇怪。自从现代传媒出现之后,八卦和丑闻就一直和它如影随形,摆脱不掉。我们会看到许多媒体发展比我们成熟得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还是解决乏术其实这不仅仅是媒体的两面性,其实也涉及我们人性的两面性。当然世界上有许多完美的或者高尚的人,但人性的两面性我们也不能以为就是稀少的现象。大家对于“丑闻”报道的无聊都有理智的认识,但同样也会在感性上乐此不疲。所以当许多人严词指责媒体的报道的失当或者互联网的局限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其实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人性中的某种实实在在的矛盾和暧昧。媒体的困局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人性的矛盾的一种表现。批评媒体容易,但在媒体中选择很难,高调的批评容易,克制我们人性的弱点却很难。当然,从“丑闻”如果能够揭出某些黑幕,也是有价值的。

    当然,这种状况的控制需要更多的法规的制定和行业的自律。我们只能将这些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之中。目前的状况其实需要的是更理智和明智的思考和更现实的对策。我们当然可以进行高调的批评,但我们似乎更需要低调的解决方案的具体而微的探讨,将媒体在“丑闻”面前暴露的困局得到适度和有效的控制。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