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对“鸡汤”文的优劣,一直以来人们都有很多讨论,而“鸡汤”文章也一直拥有相当稳定的读者群。“鸡汤”一词,来自美国著名流行读物《心灵鸡汤》。这一类的书籍或文章,往往针对青年在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情感问题、职场生活等等方面常常遇到、又缺乏经验和认知的问题作解析,以励志和抚慰为中心,期望对年轻人有所帮助。
 
“鸡汤”文化从古到今都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关于人生理解的“清言”,以及教给子弟做人之道的家训,其功能都接近“鸡汤”。在西方,“鸡汤”一类的东西更是数不胜数,各国书店摆在最前排的所谓心理社会学、价值分析或者励志类书籍都可以归入其类,翻译到国内成为畅销书的也多是这一类。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普遍平淡,既没有彻底的温饱之忧,又有实现不足、完成不足的焦虑。要想彻底与社会决裂,既没有可能,也并无空间,“鸡汤”因此才有它的市场。西方很多著名的演讲、格言,激励听众要发奋上进有责任感有担当,很难说就不是“鸡汤”。中国大陆如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给青年写的文字,港台林清玄、刘墉等人的文章,虽然作者身份是大家名家,文章水平与现在一般流行的鸡汤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就其功能而言还是有一致之处的。
 
现代人的生活面临许多压力,“鸡汤”的存在也还是有其需求。“鸡汤”是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对心灵的慰藉或待人处事等具体问题的解说。它并不高深,所触及的感情和生活问题,都上升不到终极层面,“鸡汤”文作者似乎也没想把立意拔到那么高。好的“鸡汤”能够抚慰心灵,对年轻人理解社会、更顺畅的步入社会也有一定帮助。当然要全面深刻地分析社会,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鸡汤”在这方面肯定显得浅陋可笑。我们需要比“鸡汤”更好的精神食粮,但“鸡汤”也是一份被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层面所需要的有益补充,不能一笔抹杀。海参鱼翅也不能天天吃,其他各色食品也都有一席之地,关键是有营养,不是假冒伪劣。
 
有些反鸡汤的,主张人每天都金刚怒目看社会,对事情都采用激烈的态度,其实也是相当简单的,往往就是“打鸡血”,强刺激,说一些决绝的话,其实也是对社会人生相当简化和单调的态度,并没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鸡汤”也有好与不好、高明不高明之分,对“鸡汤”的高下格调,需要仔细加以辨析。
 
自媒体方兴未艾,为各种“鸡汤”粉墨登场提供了丰富的载体。这其中,有些“鸡汤”文仪态风度过于矫饰,架子过足,装模作样叫人反感。有些现在被称之为“毒鸡汤”的,渲染或编造年轻人绝望焦虑的故事,以耸动的编造来追求自己的商业目标,让年轻人看后对于自己的生活更为焦虑无奈、灰心沮丧,失去前行的动力,这种“鸡汤”不但格调不高,价值观上更存在大问题,受到人们的批评和遗弃也是理所当然。这些所谓的“毒鸡汤”显然和主流社会人们所理解的“鸡汤”文章不是一回事。人们质疑“毒鸡汤”,并不是要否定所有的“鸡汤”文,对货真价实“鸡汤”的实际需求一直都存在。今天被笼统称之为“鸡汤”的文章,其内涵也很复杂。好的“鸡汤”能够激励人上进,教人正面地面对人生,是积极的人生启迪和正能量传播,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