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今天上午与北师大王宁先生,我们北大的陆俭明先生等前辈一起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听了对今年语文试题的介绍,比较多地了解了语文卷的全面情况。两位先生都有很精彩的分析。下面是我的一点简单的评述。
 
语文高考试题历来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是语文修养是母语的基础修养,对学生的未来的人生发展和学业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投射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对文化的思考。因此,高考语文一直是社会的焦点,其中的作文题更是引起公众和社会的注意。
 
今年的语文卷共有八份试题,全国卷3套,同时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共有5套地方卷。试题可以说都强调三个方面:一是追求应用能力的强化。强调应用的作用,而不是死抠字词句,强调语文在学生未来生活中的理解力和写作能力。这可以说是相当的特点。阅读方面的分量比重很大,阅读的材料相当广泛,很多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是追求综合教养的展开。对学生的更多的人文素养对今天时代的理解等都有相当的要求。特别是全国语文二卷特别在文学阅读中选了刘慈欣的《微纪元》,通过想象一种“后人类”的情境引发的故事,也引起大家的关注。三是追求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人的正面的价值观的追求,对于人的社会的积极意义的展开都能够有所体现。同时和今天的时代、青少年的兴趣以及历史的连续性相适应。
 
从这样的角度看今年的作文,也是可以说是这样的精神的体现。今年高考8套考卷、9套作文考题,强化了考生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同时也对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提出了要求。
 
在考题设置方面,今年的高考题目可分成两大类,一是“大的时代主题”,二是“大的哲理思辨”。
 
京卷的“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和“绿水青山图”、全国1卷的“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全国3卷的“三则标语”、浙江卷的“浙江精神”等都可归纳为“大的时代主题”,考察考生对时代精神的把握。
 
全国2卷的“幸存者偏差”、上海卷的“被需要”、江苏卷的“语言”、天津卷的“器”则更注重考察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可归纳为“大的哲理思辨”。
 
“大的时代主题”这一类的考题,立意切合当下的时代的大主题,涵盖了如高考生都是新世纪的新一代、民众关切的环境问题、改革开放40年等大主题。这类考题主题比较鲜明,很有时代感和意义。当然也相对容易被考生估计到,从而有更丰富的准备空间,但同时,这类考题也容易造成区分度不够,对判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类题目中最有意味的是全国一卷的的“写给未来2035的他”的题目,这是强化了新世纪的一代人的意识,把他们出生后所经历的重要事件串联起来。不但要求学生把握时代的主题,还要求学生把目光放长远,同时考虑到2035年的时代特点。还是很有意义的。北京的“新时代新青年”题目主题很明确,但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比较难以体现出区分度。
 
“大的哲理思辨”类考题,出题角度也都比较巧妙,不论考生立意深浅,都有足够的发挥空间。而其中的全国2卷的“幸存者偏差”对于思维方式的拷问独有新意。而上海卷的“被需要”和“天津卷的“器”江苏卷的“语言”都有发挥的空间。以全国2卷的题目比较新颖独特,相对有一定难度和深度,需要考生进一步的独立思考。
 
这些都是初步的简单分析,但总体上作文集中在这两个方面的趋向是未来语文高考的重要的趋向。值得注意。而这样的考题如何出得有新意,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构成新的机会和挑战。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