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有关“嘻哈”问题,社会的争议突然多了。这有其深层的原因。如“嘻哈”这种独特的亚文化,其实是模仿、借鉴、参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具有某种反叛性的亚文化的形式的文化,主要是在青少年之间流行,形成了一种相当小众的文化形态。
这种青少年的小众的文化,就有某种反叛的、对成人的社会规范批评嘲讽的意味。这往往是青春期的一种宣泄,也是自成一格的。它们常常在文化的边缘存在了很长时间,和主流的社会是一种平行的关系,相互没有交集和交流。他们相当不喜欢成人社会的价值观里面的那种温和的、稳妥的方面,看起来有其与社会的主流不完全一致的一面,但其实对社会也没有什么冲击。其内容也相当芜杂,有些有积极意义有想象力的一面,当然也有消极和存在问题的一面。喜爱的年轻人也往往有不同的面向,中产后备军的大学生等也是有相当多的人喜欢这些东西的,同时其中的具有文艺气质的“文艺青年”也喜欢其中的某些情绪,还有如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这种近些年被高度重视的新的消费群体中,也有一些是这种文化的爱好者。大多数喜欢这些东西的青年对这些文化的喜爱,和他们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和在现实中的按照社会规范的成长并不矛盾,往往是在正常的生活之外寻求的某种青少年的独到的亚文化的趣味。按正常的方式成长,但也有用这些亚文化寄托自己青春的某种情绪。这种文化常常是被主流社会忽略的。就在如城市的一些偏于前卫的小酒吧或网络一隅生存,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所谓“地下”,只是和社会相安无事。这是青春的冲动的表现,也受到特定的群体欢迎而已。
现在的情况是,主流社会用一种相对主流的选秀方式把这些原来在边缘的文化整合进了主流文化。这种对亚文化的挪用其实是相当稳妥的,力图将其积极和正面化,这也是大众文化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努力。这也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更广泛的欢迎。这种亚文化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变身为一种主流的文化形态。从原来和主流大众文化平行不相干,变成了相互有交集,甚至被吸纳。而那些歌手等也愿意进入主流文化,因为主流文化在大众文化中也居于主导地位。于是以“嘻哈”的积极性面貌来参与主流,这些歌手变成一种流行明星的运作就形成了。但这种亚文化里原来和主流文化气质并不吻合的一面其实还是存在的。在浮出水面其实才半年左右,由于一个意外的私生活事件,突然被彰显出来。于是那些问题就会被口诛笔伐。而社会主流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意识有对于一些越轨的行为和表现有其严格的约束和要求,于是这种浮现才半年的相对积极的“人设”就受到了挑战。因此,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歌手都受到了批评,因为他们的一些当时在亚文化中的表现和今天的在主流的大众文化中的表现有所差异。但现在的现实是,主流的大众文化由于其边缘性的某种活力吸纳他们,也能够由于其边缘性的某些出格之处批评他们。当然实际上他们自己是很愿意参与主流大众文化的,但现在是原来在亚文化中的一些问题被发现,就理所当然地被主流文化所批评。这也是某种“见光死”。
我们也看到这种文化虽然浮现出来,但和主流文化其实相对隔膜。现在各种主流的媒体的微博或成年人的微博都在尖刻嘲笑一些“嘻哈”拥趸的“紫光阁地沟油”的笑话。这也是那些拥趸缺少对主流文化知识的问题。嘲笑当然有其理由,但这嘲笑里的优越感却可能掩盖了现实文化变化的某些状况,也就是诸如那样的微博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应该知道其意义,但其实在青少年文化中缺少影响和传播。其表达方式和影响范围和那些文化并无真正交集和沟通。这其实也是代际差异的体现。不需要知道这个微博号,也能在自己的文化空间之中。这也是中等收入社会和自媒体社会的某种常态。一些人认为必须知道的,对另一些群体往往没有什么现实的影响力。这其实也是现实文化空间的一种状况,体现了当下文化的丰富复杂。说“地沟油”的当然没有主流文化的常识,但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相对隔膜也是客观现实。这不是好坏对错问题,而是文化空间缺少交集。一旦发生交集,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这里其实有很多深层的问题值得探讨。一是这些“亚文化”是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吸纳?在美国,这些文化兴起之后,主流的大众文化后来也是逐步吸纳一部分的同时排斥一部分,对于美国文化主流的冲击其实有限,对主流文化丰富有些作用,在某些方面充实了主流。当然也有些根本被认为不能接受的。但美国的情况和中国其实是相当有差异的,在中国语境中的情况需要更多认识。二是这些“亚文化”对社会是否完全消极?这也需要更多的分析。中国对亚文化的研究其实相对认知并不够,而西方的“文化研究”对这些在中产社会中出现的文化形态研究认识比较多。当然他们的研究不能套用,但其实中产社会的很多情况也还有某些相似。三是这些“亚文化”由于社会的多样性,和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总会在某些空间存在,是否这些状况能够被认知?这些都涉及复杂的问题。
对任何艺术表现的社会的价值观的积极的要求极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但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和社会主流并不完全一样的想法,是否还需要更多认知和引导,因为这也是成长中现实存在的。一些青年在成长的某个阶段确实容易接受这些东西,但其实并不影响他们对于主流社会的认同,对于多数人而言并不是喜欢“嘻哈”就会拒绝主流的文化。同时,往往过了这一段时间。就会进入主流社会,留下在边缘的就很少了。这也是现实的情况。有人把这比喻为出水痘,其实是经过这一段就有免疫力了。社会和这些歌手或他们的拥趸并不是对抗的关系,这些人的毛病和价值观的问题其实一望而知,但关键是这是某些人在青少年时代难以完全避免的,西方的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这些研究都有自己的局限。社会一方面要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有其要求,让正面的价值观能够有更大的影响,对这些文化有更多的要求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于这些亚文化的存在有其自己的清楚认知,能够保持一定的了解和相对柔性的引导。因为这些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的状况其实相当复杂。但现在既要避免对这些文化缺少引导和批评的状况,同时也要避免扣帽子或抓词句的简单的说法。关键是对这种亚文化的存在有了解和认知。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