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想象的消逝:从跨国婚姻的争议看“中产生活”

最近报道的主持人和全科医生结婚在美国生活的激烈的争执,引发了中文网络的热议和中国公众的兴趣与关切。双方各执一词,看来是都有理由。对于这个事情的理解和议论也有不少差异。
 
从报道的情况看,我感觉这个事件中的种种问题,既有文化差异,也有生活观念的差异有中国人对西方,尤其美国中产生活生活有想象造成的误解。尤其是受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对美国和西方生活的一些介绍影响的结果。这其实还是对美国的现实的生活状况相对隔膜,并不熟悉具体情况,这其实反映了很多具有文化意味的现象,值得社会关注。这里所集中呈现的,其实是一种不同社会的“中产生活”的差异。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指标就是一种普遍的“中产生活”变成了社会的主流。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发展在具体的生活方面,往往是一种“中产生活”成为社会的现实。而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标志就是“中产生活”早就成为社会的主流。而今天的这个家庭的冲突中所凸显的当然有其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的原因。但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其实也有对“中产生活”理解的差异。
 
现在看,中国的中产生活和美国相比并不差,早就是各有利弊。但不少中国人还是存有浪漫幻想。如美国除了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的中心,住一个单独房子,其实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体力劳动的工人也会如此。但中国或东亚城市的中产多数是住公寓,独立的房子被称为“别墅”,是高大上的成功人士住的。在美国等不少西方国家其实不过就是一般中产的普通住所而已,三五个卧室都不为奇。中国常有内地子女在美国的老人,到处拿个儿女在美国有大别墅的照片找人炫耀。觉得子女在美国已经是不得了的高薪聘请,其实真实的情况还是美国的中等偏下的生活而已。这就是住房理念和环境在不同地方的差异,并没有高下之分。但凡大都市就住的密集,公寓就多些,周围的郊区和小城市,独立房子就多些。东亚人口密集,公寓往往是中产的第一选择。日本韩国等地中产也以住公寓为主。但美国郊区或小城镇则独立房子就极为普遍。这当年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就是豪宅,是不得了的高级生活方式,其实这些年这观念已经开始被更多人意识到不靠谱了。但有些还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的。
 
同时,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中产之家雇个小时工或全天阿姨,请人干家里的装修或修理等等都司空见惯。但在美国,劳动力价格昂贵,雇个人对一般中产难以想象,多数自己干活。常是什么都靠自己。那个主持人的事情,其实也是如此,男方就是全科医生,普通中产,哪里雇得起人,所以让女方打扫干家务、在美国,一般的中产房子大,花园除草,修理电动门、通下水道等等工作男女等得干,这些难免让不熟悉这些生活的女方觉得憋屈,因为在中国干这些都不多。至于买大包便宜打折东西美国中产生活更是极为普遍。叫个中餐外卖,觉得很好,其实跟我们百度外卖或美团也就差不多。女方以为是阔太太了,应该生活得远比在中国强太多,谁知不过如此,反差就难以适应。所以现在中国不少人到了美国看了住大别墅的美国人的日常,都觉得他们抠。其实是对美国生活有天真想象而已。当然最关键的还有文化差异,融不进主流,很多习惯规矩也不同,付出不少,得到并不理想,还是觉得自己边缘。
 
前两年有渲染美国不用托人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很公正,其实中国要保证上学也不用托人。但关键是上好学校,美国也要或者有经济上的支撑,或者有推荐信等体现人脉的资料,有各种关系中得到信赖的基础。如父亲是有影响的校友,孩子上这个大学就方便。当年好多人学过的《走遍美国》里就有父亲是那个大学的,就能让儿子和招生的见面,指点上这个大学的门径。这都是美国的正常。真上好学校,没有体现硬实力的优异成绩或文体等方面的表现或关系、人脉、经济的基础等,在美国也难。这也是现实。
 
还有个问题是社交圈,熟悉的文化中的社交的空间对于人来说也是自我认同的来源和生活的重要的方面,不可缺少。到了美国往往要重新建立自己在本地生活的新的社交圈,而不是仅仅憋在家里。如这位前主持人当年在中国可以见到不少各界人士,自己感觉也很良好,但到了美国,就是小地方社区里的那些普通中产,华盛顿、纽约的大腕根本就谈不上,社交或热闹的世面都无从谈起,也让人觉得委屈。有些活动也就是附近教会或社区的人,说不上高大上。失落感也会很强。至于海外职场的竞争关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其实在那里都会遇到。
 
幻想其实来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中国刚开放,生活差距太大,产生了震惊。当时可是许多人洗盘子也要去,因为实在太穷,中美之间呈现出绝对的巨大的差别。看当时的美国游记或像《北京人在纽约》或《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样的流行作品,就容易产生幻想。当然也有过去看西方十九世纪小说留下的关于贵族仕女的想象。当年中国生活在消费和基础设施方面和美国的巨大的差距,以及当时收入的巨大差距,其实是当时许多文化想象的基础。实际上,当时知识分子所争论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其关键的问题还是中国和西方在物质方面的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具体和现实对当时社会的冲击是相当巨大的。开放之初,到海外就意味着理想的生活和舒适的环境。从海外归来就意味着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这些表述实际上都是在文化的差异之外,凸显了物质方面的距离最为重要的意义。 
 
如八十年代末期査建英的著名小说《丛林下的冰河》描写叙事者中国留学生“我”留学期间在美国大学里遇到了美国小伙子捷夫,小说写这个捷夫有一辆白色的敞篷汽车。于是作者描述道:“这是他十八岁生日时老子送的礼,我想到我18岁生日那天,妈妈买回来半斤果脯,爸爸单只揪了揪我的毛刷子,当然这种中西比较没有什么意思。”其实这描写中的意思还是非常明确的。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有一个把自己和特朗普比较的段落也是饶有兴味的:
 
“眼前是“Trump Plaza”“Trump Tower”,这个名叫“Trump”的人,比我大不了十岁,已经是风靡纽约,举世闻名的亿万富翁了。他有百万富翁的血统,他父亲就是显赫的地产商人。而我呢……当年我去北大荒建设兵团时,只是在火车快开动的时刻,面带忧伤的父亲才往我手里塞了5块钱。我知道父母没有钱,还背了债,因为家里一下子有5个人下乡,下一步列车就载着我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开往北大荒呼玛县一个叫做河南屯的小山沟举家插队落户……我出国时,父亲一分钱人民币都没有给我,我也坚决不要家里的钱。我到美国后寄回上海的第一张100美元,母亲压在玻璃板低下,邻居们争着来看,简直排上了队,短短四年啊,四年前,我根本不知道美元是何物。”
 
这个关于特朗普和“我”的对比的段落其实集中凸显了当时许多中国人对美国的想象。其实特朗普在美国也远非中产生活。但毕竟可以看出,物质上的差别让当时的人们所感受的震惊是难以言表的。而把在美国也是远超“中产生活”的形态理解为美国普遍的“中产生活”其实是当时中国人对美国想象的重要的部分。
 
经过了这些年的高速的成长,这种“想象”其实已经消失了,今天的这场家庭冲突所凸显的正是一种原有的想象和今天的现实之间的巨大的差异。那时其实很多中国人把美国式的富豪的生活当成了美国生活的某种常态,因此对于美国的中产生活有了相当的幻想。美国现在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的生活,绝对的物质差异已经不复存在。只是人的各种选择之一而已。现实中的这个家庭的龃龉呈现了历史的变化和幻想的已经消逝。
 
现在实事求是地说,一种具体的中产生活在中国和美国等都是各有利弊,各有长短,很难从一个方向上简单地判断。这些其实都和什么意识形态之类的没有关系,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这都需要理性选择,其实是利弊皆有,冷暖自知的。关键是在外边往往付出比国内多,得到的也差不多,这也是实在的情况。现在倒是原有的那种绝对的物质差异早就淡化之后,现实的“中产生活”所凸显的复杂性被彰显出来。人们对中产生活的形态的更多的认知,其实会对自己的生活选择和价值观念等都发生现实的影响。这也是值得社会关注的方面。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