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战狼2》无疑是2017年的暑期的超级爆款电影,它所获得的成功是爆炸性的,所激起的反响也是爆炸性的。在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严重缺乏公众关注热点的时期,这部电影来得恰逢其时。它给这两年进入了“厂字形”的那一横,增长并不如预期的电影业提供了重要的新的动力。在这个格外需要爆款电影来拉动整个电影业的发展的时候,《战狼2》所引发的轰动无疑为电影业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正像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超级英雄一样。这部电影在当下的电影也扮演了超级英雄的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想象的空间。它成为今年电影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大众文化为社会所“喜闻乐见”的魅力的展现。
 
这个奇迹的来临是有迹可循的。《战狼2》的让人惊奇之处是这个续集远超它的前作,当年《战狼》出现,虽然也得到了较好的票房和评价,但它在当时的爆炸性增长的中国电影的环境中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人们常常认为追捧吴京和《战狼》的是当时作为中国电影观众的新的增量的三四线城市的观众。但现在的《战狼2》则是真正吸引了整体的主流观众才取得这样的成绩。它的成功其实是一种标准的类型片的成功,正是由于对于新的类型的需求的精确的把握才让这部电影有了今天的轰动效应。而且这成功是一种在中国电影中不多见的全球全球想象的结果。这种新的全球想象突破了原有的中国超级英雄的限度,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角度,使得当下的主流观众如醉如痴地进入了这个故事。超级英雄在这里所提供的确定性为这个故事找到了它的“魂”。世界的诸多不确定之中,超级英雄是让人安心的存在。而这打动了今天以中产群体和年轻人为中心的主流观众,也超越了原来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观众的不同的趣味,使得这部电影成了最大的爆款,也由此具有了重要的象征性的意义。
 
这部电影的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冷锋这个吴京本人扮演的超级英雄不再是武侠电影的传统英雄。电影的故事也放在了英雄在异国他乡的非洲的独特经验之中。这个以非洲为中心的故事,通过冷锋的串联把中国在非洲的现实的存在凸显了出来,无论冷锋遇到的在非洲打拼的超市老板,或是医院里为了病人牺牲的陈博士,或是作为情节主体的华人工厂里的“富二代”的管理团队,这三个情节推进的大段落的场景中的中国人的存在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的力量,这都无不是今天中国人在海外的现实的图景的一部分。这其实喻示了中国人在非洲的不同形态的存在,中国人超市的故事是经商,而陈博士所在的医院是人道援助,最后电影最主要段落的“富二代”所办的工厂,则是投资办厂。这些场景都是现实而具体的,也确实地反映出随着中国在全球化中的位置的改变,中国的全球性也在日益凸显,中国对于全球许多地方都是现实可感的存在。这也是中国的综合实力的展现,也是中国的全球性的凸显。而这种存在却仍然面对着一种相当脆弱的状态。这就是面对个人难以控制的动荡和混乱,生命与财产面对着巨大的威胁。这种生命财产的安全不是过去来自民族悲情的屈辱感,而是要保住这些打拼的成果和个人的安全,就需要面对极度不确定的形势和个人无法抗拒的暴力。而世界的不确定性,通过非洲的情境给我们表现得格外紧张而现实。缺少保护的个体或小群体在混乱和动荡中的无力感,正是这部电影呈现给我们的世界的真实的一部分。
 
这种现实的紧张感和海外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等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所面对的世界的真实的一部分。他们对于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的现实的焦虑,其实是得到了展现。那个超市老板慨叹自己打拼多年的成果,就毁于一旦。而陈博士的人道援助和“富二代”的工厂也由于恐怖的暴力毁于一旦。这些都是一个新兴的大国的普通人在面对世界的时候往往会现实感受到的。如现实中的亚丁湾撤侨,或海外工厂投资、海外旅游等遭遇的现实的威胁和困扰,都非常具体而现实。中国人在海外的存在越普遍,这种对不确定性的焦虑就越深。希望得到保护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就越强烈。个体或小群体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没有国家的保护,就会极为脆弱。我在2017年年初发表的文章“英雄的全球回归”中曾经指出:
 
“中产生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脆弱性,有点钱但是也不多,没有保障。内心就非常渴望建立一些屏障来保护自己。所以就会对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认同感的集中投射就是英雄。海外的中国人现在特别多,近两年发生了很多留学生遇难的情况,这些事情中产阶层感同身受,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保护,财产、生命是弱不禁风的。……这也是对国家的认同。最近几年人们对于中国的在国际的撤侨等行动高度认同,都是这种潮流的表现。……以前是世界大同、全球化、流动中发展,现在觉得流动太危险了,流动中必须要有保护。……面对一种无组织、无秩序的状况,需要英雄去对抗幽暗的、狂野的力量。总的来说,对安全感的渴望是最大的。”
 
而《战狼2》则最好地表现了这种国家的认同和对于超级英雄的认同。可以说,这部电影最好地应和了当下的对于英雄的渴望,正好也和中国当下的全球的具体的存在相适应,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这种英雄往往是制度性的力量有困难,难以有效运作的时候,彰显了英雄本色。超级英雄靠自己的力量和坚定,拯救人们于危难之中。而冷锋的军人背景和国家的认同也为他的行动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而他的背后的国家的支撑,其实也格外地清晰。这个“超级英雄”的出现其实也是当下时代潮流和新的中国的全球位置下的新的想象的结果。它其实是中国大众文化超越了过去的想象的局限性,在新的全球和中国的关系中创造新的表现的结果。这是一个新的中国故事,也是一个新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故事。
 
而这里所表现的很多情节都展开了中国的影响力的道义的高度。这里的许多情节都有一种更高的关怀和道德的力量。冷锋在面对极度危险时,对非洲员工和中国员工一视同仁的态度。他对非洲生活的参与和尊重。叛军领袖为了西方来的雇佣军伤害中国人而与其产生剧烈分歧。最后离开危险之地时,中国国旗所具有的象征性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对于中国的道义的力量的一种直接的表现。超级英雄不仅仅拥有巨大的能力,而且具有道义的力量。在这里展现了中国的英雄在全球的强烈的责任感,也展现了中国的军队的全球性的使命和责任。这其实是这部电影打动人心之处。这也对现代中国历史的道德的高度有了一个真切的展开。在现代中国争取富强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侵略和掠夺,而是在自身奋起的路上始终和弱者一同奋进,和第三世界人民寻求共同发展。中国的道义的高度,也是这部电影始终在表现的。
 
这个故事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对于类型电影的路径的成功的把握和创新。故事本身完全突破了中国以近现代为题材的武侠电影的限度。这有两个方面展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形态:
 
首先,它在故事的讲述总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中国或华语电影中的英雄的故事的格局。在传统上,中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往往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失败和屈辱中奋起的英雄,他们往往有极为深重的民族悲情,如霍元甲或叶问这样的类似于“原型”的人物都有这样的性格特点。而李小龙、李连杰直到甄子丹等人成功中所包含的也都是相似的特点。习武之人往往其背景是传统武术,他们往往背负沉重,总是在屈辱和困境中要通过武功的较量为中国人赢得一种“象征性”的光荣。这种对于象征性的“光荣”其实喻示了中国未来的兴起,这种和中国现实的关系是“想象性”的。武侠片其实是用近代以来中国的现实的挫折和武侠所具有的超级英雄的胜利之间的反差来凸显而吴京所扮演的冷锋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重负,他所面对的是中国今天在全球的新的“位置”,那个武侠电影中的难以摆脱的“悲情”已经成为过去。就像冷锋和那个狂野的欧洲雇佣兵首领老爹在打斗中冒出的那句“那他妈的是从前”一样,屈辱而伤感的过去已经是“从前”了。因此,这部片子里的超级英雄其实是中国人在全球的格局中的新的形象和存在方式的表现。他和世界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一种期望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兴起的“象征性”的关联,而是在世界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在非洲的动荡中的国人和受苦受难的非洲人的帮助者,也是某种新的现实的关系的想象。
 
其次,这部电影的许多元素已经非常像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的电影。电影在片名出现之前的段落用海盗要劫大型货轮,而冷锋用一己之力加以拯救,一下子就凸显了超级英雄的能力。接着正片开始后,交代了冷锋由于对付强拆的恶徒而离开军队,到了非洲。这故事的讲述方式有类似《第一滴血》等美国式的硬汉的“超级英雄”电影的一面。退伍军人的英勇无畏被展现,但中国电影所展现的形象是更加正面和积极的。但其故事的展开和讲述的策略确实有其相似性。这里的惊险的打斗场面,坦克和重型武器的使用,都衬托了超级英雄的智勇双全,这里的电影运作实际上是非常成功地使用了商业类型电影的模式,同时将其本土化的成功。类型电影的模式其实是成功地吸引观众,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必要的途径。而将这种模式本土化。将中国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感情和伦理等方式融入其间则是使得这种故事具有了这个中国的内在气质。而这里通过情节所展现的中国式的道德高度和人文关怀,则让这个作品具有着独到的力量。
 
《战狼2》显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创造力和内在的生命力,说明中国电影在全球性的追求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新的全球的现实的视角。这个大众文化的故事其实投射了中国的主流的价值和中国发展的全球的意义。在这个时刻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其实也是中国社会进程到了新的阶段所展开的新的大众文化的活力的最好的表征。中国的大众文化能够提供为之的社会和公众所认同的电影,这具有这重要的意义。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