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整个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进入了新的阶段。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在一个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告别了民族悲情和屈辱感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始认识到“具体”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日常生活和价值选择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深入,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获得新的“文化自信”的表征,是超越现代以来某种全面反传统观念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增强对自身文化认知和理解,凝聚共识,从而在社会变革和全球化复杂冲击中保持定力的内在需要。
这个新阶段的标志,首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更加系统地进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对青少年产生全面和深入的影响。其次是,全社会形成了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潮流,人们开始以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为荣。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这样引人瞩目的电视节目,还是众多传播传统文化的自媒体,或是历史剧引发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故事的强烈兴趣等,都能折射出这股“传统文化热”的广度和热度。
“传统文化热”的主流无疑是正面的,但其中的弊端和问题也毋庸讳言,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是认识片面,囫囵吞枣。不注重当代转化,而是把传统文化中一些不适应现代生活和现代价值的方面加以宣扬。如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代代流传,但把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的故事不加分辨地简单传播,就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还有人把权谋诡诈的内容包装成商业秘笈进行销售,更是“毁人不倦”。古人的认知有其时空限定,把特殊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经验不加分析地应用于当下生活,不啻削足适履。
二是道听途说,附会夸大。这往往导致对传统理解的庸俗化。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把一些并无历史依据的噱头随意引申、任意渲染,甚至故意编造、有意混淆,以夸大宣传,赚人眼球。这种对传统的庸俗利用,不但不能让传统文化具有现实的意义,反而会因庸俗滥俗而毁掉文化的美感和崇高感。缺乏人文底蕴的生拉硬拽,往往生造出许多内涵粗劣的假古董,形似却无神,文脉不通。
三是迷信盲信,走火入魔。传统文化中遗留了相当多的神秘成分,一些人缺乏科学、清醒的认知,对这些内容不加分辨,热衷于把封建迷信活动当成优良传统加以弘扬,致使算命风水、奇门遁甲、神术神功等内容粉墨登场。更有诸如摆酒敛财、索要高额彩礼等不良民俗,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在民间流行,败坏了社会风气。
四是缺少融合,走入极端。这往往导致传统继承的刻板化。如有些人主张完全脱离现代教育体系,通过“读经”来替代当下的中小学教育,这也引发了人们的忧虑。现代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都已经过现代“重写”,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都深深地和“现代”缠绕在一起。缺乏融合、形单影只的“读经”注定难以产生好的效果。
要在传统文化走向公众时,避免走入这些误区,更加充分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正面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传统的理解和尊重,避免庸俗化地、唯利是图地扭曲传统,同时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我们精神的活水,成为不竭的文化和生活的滋养。
文章刊于《人民日报》(2017年03月24日 24版)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