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作品的期待

张颐武

 

   今天,我们对于大作品的期待变得越来越强烈。今天的文学其实呈现的状态多姿多彩,其表达的方式和涉及的题材均十分广阔,文学界也有了和全球的更紧密的联系,中国文学也越来越具有了全球背景,从文学的基本状况看,传统纯文学、类型文学和网络文学三足鼎立的态势已经形成,这也带来了文学的新活力。也已经有一些作家和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经典化”的趋向,在国际国内都有了相当的影响。但人们总是会发现,在丰富多样的状态之下,缺少足以象征一个时代的发展的大作品,缺少那种足以真正打动人心,让人触动,可以彪炳于文学之巅的作品。

     这样的困扰既是文学本身的,也是社会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具体方面分析:首先,这也是一个出版空前繁荣的时代的困扰。今天的出版业高度发达,传统出版业也很活跃。而在在传统的纸面出版之外,网络出版也呈现出高度活跃的状态。网络出版当然是出版的新的增量,但又导致了难免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现在出版缺少传统的编辑机制的有效的制约。缺少这些制约就会让好作品容易湮没在众多作品中。

    其次,出版量巨大,但缺少一套书评机制的制约。这使得大量作品没有经过文学共同体的品评分析。同时,对于作品的交流探讨研究也难免缺少。评论机制也和公众脱节,缺少和公众沟通的渠道。批评机制的不健全,不能有效运行也妨碍了对于作品的判断理解。作品既少知音,又缺诤友。作家得不到更多的探讨和对话,也会限制其发展。同时,国际性的文学翻译和介绍的能力的局限其实也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如翻译家葛浩文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的重要的贡献就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国际化传播有重要意义。而像在美国的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的翻译,对于刘慈欣的《三体》的国际推展也有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看,文学要出精品力作,对自己时代关键问题的回应,对人性的深沉思考和探究,对艺术表达的创造是不可缺少的。当下的写作在这些方面都面临一些挑战。文学如何更好地理解当下,认知社会,是当下的重要挑战。从这方面看,当下的文学的各个潮流都面对挑战。当下三足鼎立的纯文学、类型文学和网络文学都存在一些挑战。

     当下的纯文学作者的主流都是50-70年代出生的。他们的写作有深厚功力,但却缺少对于当下社会变化的最生动方面的真切把握。往往在感受时代的新趋向方面力有未逮,暴露出自己的局限。今天的社会变动极为迅速,生活和中国的自身状况和全球位置的变化巨大。如果缺少对于新的状态的理解也就难以表现出对时代的总体把握。使得纯文学往往表现过去时代生动具体,感受当下缺少能力。写过去,有感觉;析当下,嫌浮泛。这样和当下脱节当然会让纯文学难以回应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作家对当下问题当然可以有多样的回应,但难以有和当下时代的深入对话和把握,就难以形成大的力量。

    同时,类型文学的多个类型,如青春文学、职场文学、科幻文学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稳固读者群和社会影响。这些作品和当下生活联系紧密,但却往往缺少历史感和复杂的人性深度,这种局限也相当明显。80后的郭敬明等虽有市场的影响力,但还是有诸多争议和不同看法。90后的作家现在以写短小的、段子式的感伤与幽默作品见长,现在已经可以看出其市场的把握力较强,但还是过于偏狭。可以说,纯文学和当下有某种脱节,而类型文学又过于拘泥于当下。

    网络文学是文学的新的增量,其中有了许多新的类型。现在也非常活跃,其作品的长度很长,也受到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是文学未来的增长点,也是影视等改编的巨大资源。但其作品受到平台和读者的过度限制。读者的趣味和即时性的需求对其影响巨大,难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对人性的更深的思考。形式本身也只是连续讲故事。这些都形成局限。

    如何出现代表时代的高峰式的作品,当然还需要突破这些局限。最重要的是写作和自己的时代有更有机的联系,同时具有超越时代的力量。这就需要长期的,多面的努力。

0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