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电影的“换代”

张颐武

    

 

2012年的《泰囧》所引发的票房新高和舆论轰动开始,中国电影就已经进入了新的一波“换代”的进程。《泰囧》是由作为演员的徐峥在导演方面初试身手,就已经显示了才华和精确把握和驾驭市场的走向的能力,无疑展示了新的可能性。在2013年作为票房支柱和电影业的发展的新现象的电影有相当多都是由新导演担纲操刀的,如薛晓璐的《北京遇到西雅图》,赵薇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12》等等,这些电影都引发了观影的热潮和舆论的高度关注。这个由新导演担纲的趋势在今年仍然在延续,这个暑期档出现的新电影,如邓超、俞白眉的《分手大师》、郭敬明的《小时代3》等等。一时也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和观影的新的热潮。

这个从2012年底开始出现的潮流其实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势力”的崛起,也意味着中国电影的“换代”的趋势的出现。这些电影有几个新的特点值得关切:

首先,这里出现的掌控电影的导演多是原来没有导演经验的新人,这些新人多数也没有经过过导演专业的训练。而是从事电影业上下游的工作的人。如薛晓璐原是职业编剧,郭敬明是这些年里走红的青春小说的最为重要的作家。而赵薇和徐峥、邓超等人都是已经具有相当的明星效应的演员。他们应该说是一些没有导演的专业背景,却一出手就显示了对导演工作的掌控能力和对于新的市场环境的敏锐性的导演。这和“第五代”的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有极大的差异,也和所谓“第六代”的导演们有了相当的差异。他们除了冯小刚是非科班出身之外,几乎都是电影学院的科班出身。由于电影导演工作一向被认为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所以以往非专业或不是从如摄影等职业转为导演的人从事导演工作的就很少。但今天的情况是,这些原来从事电影的上下游相关工作的人对于电影业有着清晰的理解,对于电影观众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把握,虽然缺少导演的职业训练,但却能够在当下的电影新格局中脱颖而出,显示了中国电影的新的“换代”的走向。当年以“第五代”的张艺谋、陈凯歌开创的大片和以“冯氏喜剧”为中心的喜剧电影,这两个大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九十年代后期直到近年的中国电影。当时的所谓票房“亿元”的有重要影响的导演几乎都是“第五代”。而后起的“第六代”也出现过一些人才,在艺术电影等方面有过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电影业主导市场的人物,这一代有影响的导演如贾樟柯、王小帅、王全安等等都是在一个小众主导的“艺术电影”的领域中活跃的。而像陆川、宁浩、滕华涛等人在电影市场上有相当的影响,但还不足以超越“第五代”的绝对的影响力。中国电影近二十年来的发展都还是由“第五代”主导的。这几年的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新导演的崛起其实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原有的格局。可以说。中国电影正在经历“换代”的深刻变化。在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重要的导演都已经六十岁左右,其在中国电影中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减弱,他们近年的电影仍然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如张艺谋的《归来》、冯小刚的《私人订制》、陈凯歌的《搜索》等等。但已经没有了主导电影业的走向和运作路径的能力,也已经开始和新一代的观众与有了一定的隔膜之感。这些看起来是“非专业”的新导演开始迅速崛起扮演中国电影业的新的主角。他们没有传统的“学院式”导演方式的束缚,而是直接面对新的观众,他们原来的编剧、作家演员的职业让他们对于观众的敏感超过了对于导演职业的敏感,让生动鲜活的经验呈现在观众面前。

其次,这些新导演所制作的电影,都是中等成本,以中国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新的格局下的中产群体和80后、90后的年轻人作为表现对象和“隐含观众”的。这些电影都是立足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把年青一代在新世纪以来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状态做了极为生动的描述。中国电影已经完全脱离了从《英雄》开始的以恢弘制作和历史题材主导的“大片”的模式,而进入了一个以小博大,从个体的生活的新经验出发的模式之中。一个电影新的空间开始展开,一种当下性的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主导的类型,一种新的以中等的投资和当下的中产生活为根基的电影,变成了当下电影的主流。这些电影都敏锐地抓住了当下出现的电影的以正在急剧扩大的以中产群体和8090后的年轻人为主体的“新观众”的所思所想所爱所困。把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形态生动地表现在电影之中。这些电影是互联网的“微时代”的新表征,也是中产和年轻人扩大到三四线城市,其文化消费能力得到展现的电影的“全国化”趋势的新的展现。从《泰囧》到这个暑期档的《小时代3》和《分手大师》都展现的是当下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也不是老一代的过去的缅怀,即使是《致青春》这样的电影也是70后的怀旧的情怀和现实的对接。导演所熟悉的和观众所期待的在此得到了一种新的“视界融合”。中国当下的生活的新的环境、景观和人性的展现都在这些电影里得到了生动的表现。我们常说艺术要“接地气”,这里的新导演和新观众的“接合”正是这种接地气的最生动的展现。

“新导演”“新观众”“新生活”,这些最近几年出现的状况既是对于好莱坞电影越来越走向以高科技和大制作的新神话为中心的”高概念“电影的影响力的另类的回应。既然好莱坞走的是以神怪为中心的超级大片的路径。中国电影当然在这一方面难以匹敌,但中国电影可以寻找和当下本土观众的生活相贴近的路径。而中国电影近年以三四线城市的电影市场和互联网的新思维主导的新的观众群的涌现为电影的“换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电影都不走国外参展参赛的“艺术电影”的路线,而是在本土市场上直接和好莱坞电影竞争,正是在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市场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电影首先要赢得自己的本土观众,要在本土的大市场上先取得成功。当然,这些新导演多数还是一片导演,他们的导演生涯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考验很多,但他们已经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打开了一片天。

 

 

    

0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