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后会无期》上映当天对我的一个访谈,请大家指教。

 

【大家】张颐武:韩寒、郭敬明与“文艺青年”症候群(上)

2014年8月4日 10:40

张颐武:韩寒、郭敬明与“文艺青年”症候群(上)

口述: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以下简称张

采访:刘胜眉 /以下简称刘

刘:这次韩寒和郭敬明同期、几乎是“撞车”般推出自己的电影,这让普通观众和研究者都不免把这两位80后作家放在一起比较。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张:韩寒的电影我还没看,但是在某个意义上,韩寒是追随郭敬明进入大众文化领域的。韩寒之前是公知形象,做一些政治性的和社会性的评论,是“公民韩寒”。但是在受到方舟子的批评之后,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他走下神坛了。现在我们叫他“国民岳父”,他现在路径反而比郭敬明更加非偶像化、更加世俗化了。今天完全从市场角度探讨,不涉及作品价值的判断。

 

刘:是。从这两位导演的营销策略也看得出,郭敬明团队对于“作为大众偶像的郭敬明”好像抓得更准、力度更足;《后会无期》更多主推一种既非一般“偶像”又非所谓“公知”的模糊的“情怀”。您看好《后会无期》的营销策略吗?

张:韩寒过去的魅力也还存在,还有稳定的观众群体,他们的诉求还是所谓文艺。但是由于韩寒在已经“祛魅”的情况下又没有具备大众偶像的魅力,所以他现在的定位有些模糊不清。以“国民岳父”的身份讨年轻人喜欢,也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尝试。之前别人改编他的作品,拍出的电影比较不如人意,这次他亲自操刀的效果怎么样,我觉得还有待于观察。

郭敬明看起来弱,但他商业上把握了非常成熟的模式,从上游、从小说开始,完整地建立了产业的链条。现在小说方面,几乎所有80后的主要代表作家其实都在郭敬明的旗下。但是韩寒并没有明确的模式。他也会“借用”郭敬明来运作,但实际上他们现在在市场运作上已经拉得很远了。《小时代》的成功对韩的《后会无期》有铺垫,大家会想看看这两个一时瑜亮的人物有什么作为。这会对《后会无期》有正面作用。

 

刘:您会觉得相比起来韩寒的互联网营销更有想法吗?

张:当然如此。郭敬明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在虚拟的微博的空间里面并不是最成功的,但他把传统的媒体变成一种新媒体时代的聚焦。你看他能掌握的媒体都是传统的,杂志、出版物、硬广什么的。其实韩寒在某些方面比郭敬明更加互联网化,可是他转不成营收。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困境,要一波一波地搞风险投资,而郭敬明这种类似“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商品思路才真正实现了盈利。

你会发现粉丝的转化能力很重要,淘宝其实就是一个转化传统商品的空间。郭敬明的“商品”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转化,而韩寒的互联网思维是中空的,他不知道卖什么。卖书受到方舟子阻击,走不通了。做电影其实就是要从实体出发做实业,韩寒这方面在重走郭敬明的路,一条能将互联网影响变现的实在的路。

 

刘:您对韩寒“国民岳父”的新定位怎么看?

张:韩寒的影响力主要是在文艺青年以及文艺青年所影响的大都会的一般人。“国民岳父”的转型显然有很大的帮助,把他的粉丝转化了。之前虽然很多人说郭敬明肤浅,但是这不妨碍你去看他(的小说和电影);但是说韩寒好的时候,其实你和他内心里面是有隔膜的。

事实上,现在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社会,不是一个宏大叙事的社会。韩寒的悲情在于,他用一种玩世不恭的路径来表达宏大叙事,把老一代的诉求用一个追风少年的风流状态来表达。年轻人爱的,其实是这种风流的状态,而韩寒表达的内容实际上和他们是非常隔膜的。那些情绪被错认了,被放大了。比方说他在微博中表现出的对日常生活的不快,这些不快其实不能导向一种高度激进性的诉求,但是有人会将其放大,以为那是一种对社会结构颠覆性的诉求,这是不准确的。

其实他的批判和许多年轻人在现实中感到的压力的不满有相通性。这是一种在生活中出现的莫名的愤懑,有其社会性,但这是典型的青年现象。年轻人在社会上感到挫折,特别是今天的市场社会竞争激烈,大家都有“愤青”的一面,韩寒其实是帮他们“代言”的。但老一代的一些立场激烈的人在韩寒这里找到了慰籍和希望,他们会说,韩寒是代表着年轻人去批判的,他比我们有力量。但这是一个虚幻的想像,中国社会的结构其实不是这样的。年轻人有“愤青”一面,也有向上发展成功的梦想,两者是统一的,不是撕裂的。韩寒就是既愤青又成功的一个类型,所以即便方韩大战让他的写作之路受到巨大冲击,但他还是有自己的空间和市场。

现在他“国民岳父”的定位时尚多了,明确多了,也开始接地气了,是转型的明智选择。这是韩寒一个非常正面的转变。他其实可以把原来不羁少年的形象,和今天的关爱家庭,有责任感的形象相互“接合”,在大众文化领域里有更多作为。

 

刘:那么您觉得具体体现在票房上会怎么样?比方说和《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比如何?

张:我觉得比那个好,当然也要看第一天的口碑。中国电影市场现在太好,什么都过亿。我觉得这个爆炸性增长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鲜的经验。中国社会现在转向消费时代,电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例子。《变形金刚4》、《小时代3》都好得不得了。连《老男孩》这样营销并不广的都有上了两亿多,说明市场的潜力之大。

(由于篇幅所限,张颐武教授谈文艺青年的内容将在下周上线,敬请期待)

口述: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采访:刘胜眉 北京大学

———————————

“非一流评论”,北大领衔,名校汇聚;一流作者,一流文章,学院派作品。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