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撒切尔夫人的担当值得尊重


张颐武

 

  

    撒切尔夫人故去,在全球主流媒体的纪念声中,也引发了中国互联网上的不同态度和立场的讨论。这种随时随地出现的剧烈的争议已经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常态。但这其实让我们看到这个人物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她给予中国人的深刻的印象。作为西方的政治人物能够在中国有这样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还成为重要的议题确实是不容易的。一方面是她在执政期间曾经多次来到中国访问,而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她在1982924日和邓小平的会谈让许多人记忆犹新。香港回归是中国当代史的大事件,撒切尔夫人的形象也就留在了中国人的心中。另一方面,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正是中国的电视开始普及的时期,她在冷战最后的时期在国际风云之中扮演的角色相当关键,而当时英国的内政问题如旷日持久的罢工或北爱尔兰问题,以及被视为她任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的马岛战争等也在电视中经常出现,她的风采是当时的中国电视中难得一见的。直到最近电影《铁娘子》的热映都让这个人能够不断引发人们的关切。对于英国,她所作出的改变巨大;对于世界她所留下的遗产也值得关注。

  

   对于撒切尔夫人的政绩或她的历史地位当然是见仁见智,不同视角的人会给予不同的评价。但所有的人对于她的鲜明的个性和意志力都有极其深刻的印象。对于她的对手她是一个坚定的、难以对付的人,对于她的同道,她的领导风格也有诸多非议。但她无论对于内部问题或世界问题的坚定的立场和不妥协的态度都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关键性的人物。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撒切尔夫人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政治家。她面对缺少共识的社会,诸如旷日持久的罢工和福利社会的弊端,媒体的起哄,就是顶住不妥协不屈服。面对外部如马岛的危机,连美国都来劝她忍下来,就是不惜一战。人就是要挺住不被打垮,有对国家和自己的信念。她不是随风倒的变色龙,到处讨好的墙头草,不是第五纵队,不是多面人,不是懦弱窝囊天真憨傻自甘失败的笨伯。她本来就是要打败冷战的对手的。右派能做到这样就了不起,左派能有这样的对手而挺得住也值得。观点各异,评价不同,但意志力和对国家的忠诚到哪里都值得人们尊敬。这种尊重绝不意味着我们会无条件地同意她的立场,她无论在英国还是世界上都还未能盖棺论定,一切还有待时间和历史的判断。但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是一个有自己的立场和担当的政治家,有敢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挑战的风格。这些都让这位铁娘子的形象格外生动和具体。


由撒切尔夫人受到的全球的追怀,我们可以看到,政治人物还是需要有担当的。这种担当首先就是对于自己的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对于国家利益的坚定的信念。没有这种对于自己国家的使命感,政治人物就会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这位夫人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打赢冷战,殚心竭虑,坚定和灵活。她不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也不是把自己的国家弄崩溃的人。这样的人会评价两极,但却让人尊重。做人就是要做能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更多胜利的人。她会赢得对手的尊重,但失败的对手得到的只能是客气的轻蔑。对撒切尔夫人的追怀让人明白,虽然关于价值观的讨论有千条万条,哲学家或文学家都会给出许多不同的阐发,但一个国家的政治人物来说,所谓普世价值的核心是捍卫国家利益。像马岛的战争,真说不上什么正义之战。世界的多数人都反对,连好多人认为最普世的美国都出来劝她忍了,但就是要打。在香港问题上的和也是要保住最大利益。无论有什么样的政治理想,但政治人物用各种方法维护自己国家利益才是赢得同道和对手尊重的前提。


其次,坚定地坚持并敢于说出自己的目标,撒切尔夫人的目标就是尽力复兴英国,她的方法和路径有争议,但她不妥协地坚持自己的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她并不仅仅取悦媒体和公众,而是能够承担责任,面对后果。一个领导人能够承担责任才会让自己的下属和同道感到力量,受到激励,才能更好地执行并实现目标。这样有些时候甚至会有诸多的不理解和反对,甚至面对诸多公众的争议和反对,但只要坚定地实现了目标,让社会确实有了变化,时间会有相对客观的结论。这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体现。


许多政治方面的议题当然从来就是众说纷纭的,但一个领导者的担当和勇气却是重要的素质,这也是撒切尔夫人给予人们的独到的启示。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