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舌尖开始的认同之旅

张颐武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这部看起来题材并不重大,内容也没有很多深意的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形成了却赢得了电视观众的迷恋和网上的一片好评。

《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美食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心的挖掘,通过每一个个体展现出来,很深入也很透彻。它把前卫的纪录片的理念和传统的美食文化结合起来。纪录片就是记录人的命运,在这个片子中,它把食物也看作一种生命,当一个人看待,它的出生、发展,它的生命的每一点特征都展现出来,所以让人感动。同时发掘在食物的美下面的人的专注和迷恋,从而将食物之美和人之美和谐地展现出来。。有美食和为了这些美食而生活的人,美食背后的故事和美食背后的人让美食本身变成了活的生命。而画面的璀璨和迷人着力把饮食文化之美,把食物的性灵展现得异常充分。这是一部用心制作的纪录片,也体现了中国纪录片的最新的成就。过去我们也有许多纪录片,但是比较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一个人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为社会做贡献,为成功努力等等,宏大的目的往往是中心,而努力的过程不是那么被重视。现在则不同,它淡化了人的社会属性,仅仅关注人的本身,一个人的努力,原本就是一种美、一种文化、一种值得记录的过程,可能不是为了什么宏大的目标,但同样值得尊敬,值得赞叹。 

这部电视片不是以议论纵横、慷慨激扬为中心的政论片,也不是以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和传奇故事为中心的传统类型的纪录片,也不是那种介绍文化的辉煌和历史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纪录片,而是从一种日常生活之中引发的微妙的对于食物的感情所在。这种感情并不浓烈,并不产生那种强大的冲击力,而是在悠缓平和之中所透露的从容和安详,其间的韵味和情感都是在日常生活的平淡下面感受的。这种风格似乎还是我们的纪录片中极少见到的。这种难度就是在于这不是用理性来制作的纪录片,而是从人们的味觉这种感觉出发,以感觉开始的一种文化的追求。
  这部电视片之所以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其实也反映出当代的一个潮流,即日常生活的精致化的空间已经确立,整个社会,尤其是作为社会中坚的中等收入者已经开始领略中国生活中的优雅品味。
  在现代中国,由于中国人的生活一直处于一种匮乏的状况,而中华民族也在进行着艰苦的奋斗。我们所追求的是中国富强的大目标,我们对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并不那么重视,比如食物,就是吃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人们那时也常说吃饱吃好。这个吃好也和现在的概念不同,更多是粗犷式的大鱼大肉,得到平时不容易得到的吃饱喝足的状态就已经很难了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经历了不短的大的铺张时代,以多为好,以高档为好。“大吃大喝”一度成为了一种难以消除的社会风气。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过去太过于匮乏所产生的“补偿效应”。但是在奥运以后,近些年来,这种铺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人,多是吃饱以后成长起来的,没有经过挨饿的年代,所以追求更高的品和境界,追求味中味,也追求味外味,把文化、品融在生活之中。从感觉出发,从中国人独特的感觉中,发现、品味一种精致的生活。
  这样一部纪录片,也反映出人们观察生活角度的不同,认同民族文化角度也有了变化。我们常说软实力建设,过去我们依靠的是悲情,依靠个人的牺牲来达到社会认同,一说中华民族,我们就直接联想到悲壮、奋斗、牺牲自我,那些讲究生活细节的部分被称为“小资情调”,不大被人重视。当年的林语堂提倡精致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趣味,也受到了多方的批评。这是由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深刻的民族危机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样一说到美,我们所注重的也大多也是山河壮美、文明悠久等等这些宏大的概念,注重的是我们足以骄傲和自豪的宏大的叙述。但是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的美是生活之美,开始发现和品味本土日常生活中的美,从这种生活的美发展一种精致文化而由此也可以达到一种社会认同。通过这种日常生活的精致化而来的对于中国的认同确实是一种新的事物,它是中华民族跨出了自己的历史悲情之后所产生的新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的一个缺少我们的体认和发现,却不可忽略和具有相当价值的部分。中国人开始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开始让自己的生活精致化,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提升,也是中国的生活值得我们迷恋的一部分。

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到在这个新的阶段,我们如何建构自己的文化认同,如何让我们所讲述的中国的故事为自己的社会和其他的社会所认可的新的路径。从舌尖开始的认同之旅给了我们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