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面对“四跨”:社会与新传播

张颐武

 

    当下的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新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让公众和社会既获得新的机会,也感受了新的困扰。这也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当下了解这些新的机会和困扰,适应新的环境的同时也为“善治”提供基础,就需要我们面对新现实,深入理解和认知当下媒体发展和社会进程所出现的新的变化。我以为有“四跨”值得我们高度关切。所谓“跨”,就是新的社会变化和媒体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溢出了原有的界限的新的跨界的现象,这些现象深深嵌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里其实出现的一面是“已跨”的新的交汇和融合,另一面是“待跨”的新的裂痕和缝隙,都值得我们正视。

    一是“跨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早已引人注目,但现在的新变化是引发了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又一次的深刻的转型和变动,就是以社交和网购为中心的新媒体所导致的传播路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引人注目。无论以信息和言论发布为核心的自媒体微博或是类似以“圈子”交流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都是以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网络形态。它们引发了传播方式以及原有议题和议程设置方式的深刻转移,原来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已经转变为多中心的,发散式的传播形态平行发展,原来往往由纸媒或电子媒体引发议题并引导议程的状况迅速改变,常常出现微博等引发一个议题,而之后纸媒和电子媒体跟进的现象。而微博等也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体人的工作平台。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网络的视频形成电视剧电影的观看平台的转移和最近流行的“微电影”等新的形态都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让传播更加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变化是我们必须回应的。

二是“跨群体”。中国社会内部现在也面临着快速发展带来的利益的多样化和各种群体的分化的新问题。如在网络文化中出现的“草根”和“精英”,在现实中的贫与富等群体的利益的差异等等都在网络之中交汇浮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如何让这些群体和谐共同,寻求在网络文化中的跨群体的沟通、理解和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在中国的发展中共同奋斗的同时共同分享也是当下媒体传播的重要的目标

是“跨代际”。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已经崭露头角,他们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80后已经进入成家立业的30岁左右的年龄,而今年是90后的第一代的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一年。他们是独生子女,生长在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代,其性格和文化要求都和前几代人有所不同。他们也也在这些年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形态如何通过各种媒体让代际之间的紧张得以化解和青年所面临的困扰和压力得到新的升华,文艺在其间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是“跨文化”。今天的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全球瞩目,中国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的影响影响。我们都已经认识到我们的“软实力”的发展面临着和“硬实力”尚不相称的问题。如何让新媒体在“跨文化”的传播中发挥影响,让中国的文化传播为中国为世界所理解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我们面对的重大的新课题。这要求我们更加坚定地捍卫自身的核心价值的同时更加灵活地以生动的方式让世界理解中国。

“四跨”既有新的可能性和机会,也带来了问题和困扰。它们所带来的新变化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存在。这种变化会为社会带来一种“扁平化”和“发散化”的趋势,也就是原有的社会结构由于新媒体而出现直接互动和多样的信息源的重要变化,这都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