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闹剧一场
张颐武的回应
今天许多媒体打电话采访,说《华西都市报》发表了题为《孔子不如章子怡?!》的文章,说我认为“孔子不如章子怡”。我从未说过“孔子不如章子怡”这样的话,也从来没有这样的看法和判断,任何有理智和智力正常的人都不可能作这样明显荒谬的价值判断。
这篇报道的说法是对事实的扭曲,是不负责任的,其中多处将我从未说过的话指认为我的意见。这样误导读者实在有违新闻工作的起码的准则。这样引发的任何讨论都非常可笑和没有价值。我理解新闻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的艰难,但还是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准则和事实有最起码的尊重。现在产生的种种议论其实是闹剧一场。捏造他人根本不存在的看法,然后加以批判其实非常可笑和无聊。
我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面对当下的文化现实,我们如何更好地向世界推展我们的文化。我只是希望我们的文化通过大众文化被世界了解。我接受《新周刊》采访的文字具在,我觉得有理智和智力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认为我在说“孔子不如章子怡”。
事实胜过无聊的口水。我正在出差,只能这样简短地回应这场闹剧。希望大家回归理智和常识。
我接受《新周刊》采访的文字如下,在新浪网4月7日就可以看到:

  张颐武: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   出现“文化赤字”是没有办法的事,肯定是介绍进来的多,介绍出去的少,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并不是主流,并不能够决定世界文化的走向,普遍性文化并不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关于文化输出的问题我们原来没有去考虑过,现在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焦虑,是因为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高速成长。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个变化,就是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经济地位都在提高,这就造成了让别人去认知我们文化的需求。    现在都说20世纪全球文化输出中心是美国,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20世纪是一个美国梦的时代。美国梦告诉大家美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可以让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没有重负地去开拓新机会,它的经济高速成长与它的梦想是吻合的。中国现在的经济成长也很好,这个高速成长也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梦,要创造出一套对中国梦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  这个小姑娘小时候看电影肯定也觉得那些好莱坞明星都不可企及,但现在,所有的大明星都在电影节上跟她平起平坐,这些大明星们都对她说:“你是未来之星。”这就是中国梦。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中国文化自己内部的力量是非常强的,只是通过不同的形态展现,比如说李宇春、周笔畅创造出来的文化魅力非常吸引人,赵本山也是,把二人转转化成为全国性的文化资源,二人转原来在东北是一种男女调情,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遣艺术,但现在全国的娱乐场所,从北到南都有表演。通过二人转就可以看出其实全球化有另一种功用,就是让一些本土的、地方性的东西也有一个传播的机会。哈罗德·布卢姆写了一个《西方正典》,就是担心美国自己的文化要完了,因为大家都对西方的主流经典不感兴趣了,这跟咱们现在的着急是一样的。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采访/胡斐

 编造消息的《华西都市报》该给“国人”一个说法

“孔子不是很伟大么,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国人的代表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都拿她当封面来报道中国呢。既然如此我们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人家记住了。”
  这些打着引号,声称是我的说法的言论其实都来自《华西都市报》的编造。我想请问《华西都市报》和它的撰写报道的记者,我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在什么报刊上发表过这些根本不着边际,一看就荒唐的话?我也想请各位已经愤怒的“国人”再看一遍《闹剧一场》所附的原文,你们应该知道《华西都市报》干了些什么。
   至于作为标题的《孔子不如章子怡?!》也是肆意妄为的编造。
   这份报纸和它的记者在做了这样的编造,引起了事端之后,在5月10日晚试图采访我的时候,我向他们指出这些说法不负责任。但采访我的那个记者居然说不能发表这样的说法,当我说这个关键的说明不能发表,我就拒绝他们的采访,但她居然说我不能拒绝,因为她有录音,我要求一定要有这关键的话,她说再沟通,但第二天照样发表了他们扭曲的话,而这些关键的内容都被删掉。我面对这样的媒体的确感到无可奈何。
   其实,我觉得《华西都市报》不仅仅在编造谎言来侮辱我,其实也在侮辱那些他们说是对我非常愤怒的“国人”。这家报纸让这些信任他们,相信他们的言论的人受到了其实最无情的戏弄。对于我,我知道我说了什么,我知道我问心无愧,我在负责地发表我的见解。但他们却不知道真相。如我曾经尊敬的魏明伦先生由于他们的误导,也可能是对于这些话过于愤怒,而说出了关于美国教师节和孔子的关联的没有根据的话,受到明眼人的批评。
   我发现这样的媒体其实是唯恐天下不乱,唯恐一个人没有说他们想要的荒唐话。他们其实觉得一个北大教师如果说了荒唐话是何等的有趣和何等的让人兴奋。但不幸的是事实还是事实。黑的不会因为种种漫骂而变成白的。最终还是得靠事实说话。我没有说的,我当然不可能承认,更不可能向这样的媒体“道歉”。
   其实请各位据《华西都市报》称对我愤怒的“国人”不必再这么愤怒了,而要想想谁应该向你们道歉。不是我愿意这件无聊的事情发生的。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没有媒体的力量,我没有能力起诉这张报纸,因为我知道,这又会变成他们的最好的材料。我想请各位愤怒的“国人”将心比心,我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也会象我一样无力。我们都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靠努力工作来生活,却被这样莫名其妙地捏造所困扰,让我无奈,让你们愤怒。请你们想想这一切是谁在起哄,在侮辱我们大家的智力。
   我想,如果这家媒体还有一点良心,还有一点自尊,请他们给我一个“说法”,给那些愤怒的“国人”一个说法。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