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反思“骗子的哲学”

张颐武

    骗子的消息总是报端和电视里少不了的“社会新闻”,每天总会有许多起被披露出来。最近有几个文盲号称有“军委”的文件,骗了银行的高额贷款的奇闻就是新的例子,至于街头巷尾的小骗局就更多了。这些人的主意其实也并不高明,稍微有一点理智就会明白。骗子的行为其实从古到今都差不多,但也总有上当的人。所谓骗术,拆穿来看其实是异常荒谬的小儿科,经常是相当拙劣的,但却往往屡试不爽,弄得许多成年人上当受骗。受骗者在事后想起来总是觉得自己上当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会觉得相当羞愧和不好意思,有时候就会硬扭,往往会说被迷药所迷,一时晕头转向了云云。这当然未必是实情,还是实实在在的有人真的受骗。相当拙劣的骗术,一望而知的骗局,漏洞百出的骗子却往往成功,确实是一件怪事,让人相当困惑。

其实骗子的行为当然是有自己的哲学的。

哲学家齐泽克在他的《敏感的主体》一书中就讨论了这种哲学。他点明:“这个悖论对每个成功的骗子来讲是很有效的:要想达到欺骗的目的,方法就是以一种半合法的方式向预期的受害者描述赚大钱的机会,因此,受害者被你 的提议唤起了欺骗第三方的意图,而没有注意到你的真正的意图是将他变成一个容易受骗的人……或者用黑格尔的话来说,你——骗子——对受害者的外在的反思已经是受害者本身的一种内在的反思的确定,在我的‘否定’——欺骗不存在的第三者——中,我实际上‘否定’了自己,骗子自己被欺骗了。”“他通过利用受害者们的卑鄙的特征欺骗了他们。”

这一段话不难理解,齐泽克说出了骗子哲学的奥秘,骗子其实正是利用我们大家的欲望和弱点来行骗的。他其实在建立一个“共犯”的结构,让你觉得一定会从中得到甜头,让你的道德感先土崩瓦解,让你觉得自己就是局中人。你在参与一个对付他人的骗局,而其实你就是那个被他欺骗的人。这里的骗子其实抓住了我们人性的真实的弱点,将这些弱点放大到极点,然后无情地利用它来为自己的欺骗服务。其实这正是骗局的根本的策略。我们自己的道德感往往经不住这样的诱惑,往往觉得自己会得到一种欺骗成功的快感。

齐泽克揭示的这种骗子的哲学当然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如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的拣到金戒指或什么金佛像之类的事件,骗子总是利用人们的贪心,通过许多手段让你相信这件东西能够赚大钱,然后鼓励你和他一起昧下这件东西。然后让你拿出一些不太多的钱换下这件稀世珍宝。最后你欣欣然拿了这件东西才知道是彻头彻尾的假货。这就是骗子哲学的运用的结果。正是有了这种“共犯”的结构,你对于骗子的免疫力就会丧失,你会沉浸在一种和他一起骗人的感觉中,既产生一种和别人一起作的安全感,又产生一种捞到好处的快感。直到真相大白时,你会发现自己也并不仅仅是受骗,而且是和骗子一起试图骗人,于是产生一种强烈的道德上的羞愧。许多骗局的受害者往往会觉得自己实在太可笑了,只好愿意说这是由于骗子有迷魂药的结果,其实这迷魂药就是我们内心的贪欲。人们往往很想变成骗子,却一不小心成了傻子。许多荒唐的闹剧就是这样闹起来的。

这种骗子的哲学之所以古老和屡试不爽,正是由于我们自己的不理性和不明智,我们对于自己的欲望缺少克制和批判的能力。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社会中,许多压力和欲望更让这种骗子的哲学有了自己的市场。这就对于我们社会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面我们往往在明里对于自己的道德标准提出很高的期许,另一面却又有些人偷偷地对于对于骗子的哲学的“共犯”有兴趣。谁都知道这些东西见不得人,一旦遇到事情却还是难以把握自己,变成骗子的帮凶,最终还是难逃被骗的命运。这不是说被骗者不应该同情,而是说我们在和外在的骗子作斗争的同时,也得和自己内心的“骗子”作斗争。

其实,所谓的道德感就是如何克服我们内心的“骗子”,要消灭外面的骗子,我们就必须和自己的内心的“骗子”作斗争。这样,骗子的哲学才会无用武之地。一个社会也才会有更好的前途。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