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浅思维”文化和生活智慧

张颐武

   

        最近,易中天成了一个新的引人瞩目的文化热点。他从一位学者突然变成了超级明星,受到追捧。从《百家讲坛》的电视讲堂到《品三国》的畅销书,易中天确实是红透了半边天,有了许多“粉丝”,成了今天知识界在公众中最轰动的人物,比起余秋雨还要名声显赫。人们对于易中天的成功有不同的解释,在我看来,易中天的成功正是一种“浅思维”的成功。

   

       所谓“浅思维”是八十年代中期刘心武创造的一个词,他当时用这个词指计划经济后期,不少青年的简单化思维方式。到今天,这个词早已被忘记了。不过我觉得它的字面的意义还是很有用的。我用它来指一种不同于感性的生活经验,又不同于理性的思考的特殊的思考。我觉得这种“浅思维”有点接近康德的“知性”的观念。它相当切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是学院的高高在上的学理诉求,却又不是一般大众文化的感性的诉求。它是一种“切身”的智慧,一种具体而微的生活的“哲理”的表达。它不是理论的“通俗化”,和学院的理论其实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它又不是我们习惯的电视剧或者歌星的演出,和这些也并不合拍。它让我们从“知识”中获得和用来应对人生的具体而微的策略和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太高蹈的分析,却自有其值得回味的妙处,它不需要高深的学理的展开,却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一块自己的独特的园地。其实这种“浅思维”文化的兴起是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也是后现代的文化的“平面化”的必然的景观。得专门说明一下,这里的“浅”并无褒贬的意思,仅仅是和“深”不同的东西而已,没有高下之分。如鲁迅就对于学者刘半农的“浅”深为肯定,而对胡适的“深”不以为然。

   

    浅思维的运作依赖电视的有力传播,却又更依赖草根的网络的口碑。余秋雨当年是靠《文化苦旅》的书打出名气,而如今却完全靠电视维持声誉,余的“浅思维”还是靠书先传播之后,由于电视对于“浅思维”文化的强烈需求,余才登上电视。易中天的崛起却完全是电视的功劳,易写了许多也是相当有趣的著作,却并不流行,电视的平台将易中天变成了新的偶像。这和余秋雨的情况正成对比,当年的电视媒体还没有象今天一样无所不包,还是“精英”不大涉足的领地,余还有靠一本书成为偶像的机会,但到了易中天,情况已经变了。没有电视,就不可能有易中天的火爆。易的讲课有点“说书”的淋漓痛快的风致,又有一点教书先生的博雅,可以提供和一般感性满足不同的有趣的电视经验。

    

    我们总是议论电视搞不了文化,读书节目总是办办停停。还有象崔永元这样一直在电视圈里打转,却又高调抨击电视的"明星精英",总是充满焦虑,觉得电视降低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如今却真有了比崔永元正宗得多的学者现身说法,崛起为电视明星,的确是个奇迹。今天不知道崔永元这样要电视“高雅”起来的人物会说些什么。现在看来,电视不是不能走“文化”路线,只是这文化路线自然有其自己的限制,当年的《读书》节目的困扰其实就是没有找到自己和观众结合的点。也就是没有“浅思维”的发挥,反而是试图将学理“通俗化”,其实是没有把握媒体在今天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是靠几句高调的批评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但在今天,电视里的名声却仍然需要我最近阐释的那种“后小资”的“草根”在互联网上的追捧才可能广为流传,网络的“草根”的支持才使得易中天成了今天最为引人瞩目的明星。当然原来作为电视观众的较老的一代还有自己的原来的影响,但毕竟是新的“草根”的作用让易中天脱颖而出,在文化市场上有了这么引人瞩目的表现。

  

    这种浅思考其实有两个关健点:首先,这种浅思维乃是对知识的巧妙的""性处理,将知识变为有趣的叙述和充满具体可感的素材,故事是这类思考的核心,浅层的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是这类思考的支柱。只需浅出无需深入;只要攻其一点,当然不及其余。引人入胜的趣味和漂亮的表达是这些浅思维的中心。形式当然大于内容,也必然让这样的文化形态有其完全不同于传统知识分子的宏大叙述的新的特点。传道启蒙自然已被和大众的热闹的互动所取代。高高在上的宣讲已被热热闹闹的签售所替代,被启蒙的群众已成了着迷的粉丝,激情的志业已成了找乐的狂欢。现代的大叙事已被后现代的碎片所覆盖。

   

    其次,这些浅思维的思路其实也切切实实地契合了当下的问题,今天的“草根”并不仅仅需要感性的宣泄和满足。他们其实相当见多识广,通过互联网知道许多事情,文化水准比起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群众”高多了,所以他们今天需要每种“有用”的“知性”的文化,光靠“超女”“好男儿”的感官满足还是不够的。用“浅思维”的文化来启悟自己的人生,迎接市场化下让人感到相当严峻的挑战是易中天流行的大背景。当然帮助大家交流,资谈助,让人在饭桌上和酒吧里避免成为没有话题的乏味之人的目的也是另一个方面的价值。

   

    这种“浅思维”的文化,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也有值得反思的问题。但它在今天的流行毫无疑问说明了当下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