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嘲讽和着迷透露的信息

 

张颐武

   

        最近,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让诗歌从沉寂中走出,再度成了公众的热点。一个名叫赵丽华的女诗人突然变成了网络上红极一时的明星。她写的极度琐碎的、即兴式的诗突然变成了博客和跟帖追捧的对象。一面是对她的诗作极尽嘲讽和挖苦之能事,在网络上形成了风潮,另一面是对于她的诗的滑稽仿作也成了一种时尚,居然有了所谓“梨花派”的潮流。网友对于这位诗人的态度有人比之于“芙蓉姐姐”当年的盛况。这似乎是诗的奇遇。二十多年前,“朦胧诗”崛起之时,许多人抱怨的是诗“看不懂”,过于“朦胧”“晦涩”。从此之后,诗歌“看不懂”是常常受到抱怨的问题。除了九十年代初汪国真曾经一度走红之外,诗歌在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力一直相当弱。诗歌界本身仍然相当活跃,诗歌流派的讨论和分歧也一直存在,但诗歌和公众之间却缺少真正切实的联系。除了经典作品之外,今天诗人创作的诗在相当程度上并不对公众的阅读生活产生影响。

    

       但这一次的情况有了让人惊异的变化。赵丽华的诗今天在网上的轰动,所引起的嘲笑和挖苦竟然是由于她的诗都是一些非常浅俗的大白话,也就是她的诗“太好懂”。二十多年过去,诗歌再度进入公共生活的时候居然是被有些人视为荒诞而引起注意的,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这种可以说是形式相当直白和表现相当琐碎的日常生活经验的诗让许多网友抨击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觉得这些诗过度浅白随意,没有诗味。二是由此产生了对于诗歌的怀疑。如此写诗,岂不是人人可以为诗人?大量的滑稽模仿的打油诗的出现正是由此产生的情绪和心态的表露。

   

       我无意在此讨论有关赵丽华的诗的评价问题,因为诗歌的评价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实赵丽华完全可以找到许多可以为她自己辩护的理由,如“口语化”是新诗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日常生活的表现也是诗歌中重要的部分。胡适的《尝试集》中的白话诗其实有许多也是这样的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描写和大白话的展开,如“黄油面包颇新鲜”“唱个蝴蝶飞上天”等等。所以从诗歌角度分析赵丽华的诗仍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赵丽华写出这样的作品也不能说就是荒唐可笑的,赵丽华显然有表达自己的权利。但现在赵丽华的诗并不是在原来诗歌界的相对狭小的圈子里获得不同的评价,而是在互联网中突然变成了网友的焦点,从一个未必多么耸动的诗歌现象变成了一个极为耸动的互联网现象。我所感兴趣的其实是赵丽华的诗变成互联网现象之后的社会和文化心理。我们从网友的反应中可以看到我们今天公众的复杂而微妙的心态。

    

       对于网友而言,赵丽华的诗的荒唐几乎是无需讨论的,它们明明白白地违反了他们关于诗歌的“常识”,并认为是一种对于诗歌的“冒犯”。读者反应理论有所谓“期待视野”一说。赵丽华的问题在于她的诗完全违反了网上“草根”的“期待视野”,也就是冒犯了他们对于诗歌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当然来自我们的基本的人文教育和阅读训练。虽然我们并不经常读诗,诗歌在我们生活中也和我们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但我们对于诗歌嘴上说不清,但心里却都还是有一套标准。 大家接触诗歌多数还是小时候读的唐诗,中学学过的一些中外名篇等等,一旦赵丽华的诗和这些我们熟悉的构成诗歌概念和标准的东西大相径庭,自然就会受到抨击。而且我多次分析过的网络中形成所谓“公意”的“草根”正是通过这种“常识”来判断事物的,赵丽华的大白话的诗和这种“期待视野”的落差让她本来在诗歌小圈子里并不轰动的诗变成了不可思议的轰动。

   

       诗歌界本来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和大众没有多少联系的“共同体”,和公众的趣味几乎是平行线,没有相交的机会。赵丽华在其中有一席之地,但显然这并不说明她成就卓著,她是诗人这一点并不保证她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也未必就像网民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但现在是赵丽华被变成了诗歌界的某种象征性的人物,被拉下了诗坛,变成了违背“常识”的象征,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诗人”糟糕的标志。本来公众对于诗歌今天的发展已经非常陌生,但赵丽华意外地给了网络“草根”一次对于诗歌发言的机会。

   

       但多数网友的态度和表现却非常矛盾:一面他们肆无忌惮地嘲笑和挖苦,另一面却用滑稽的仿作去刻意地模仿她。这里一面是轻视,一面却也是着迷。一面骂赵丽华的诗,一面却用滑稽模仿来颠覆诗歌原有的神秘感和与公众的距离感。在这里诗歌不再高高在上,而变成了一种荒诞的行为艺术,一种“恶搞”的东西。网友似乎一面期望诗歌超越日常生活,一面却又要让它走下神坛。这种矛盾似乎是赵丽华的诗引发的网上的热闹的启示。网上的许许多多的热闹都是这种复杂心态的表征。

   
       诗歌已经和公共生活隔离得太久了,这次的事情却让它引起了关切,虽然有点滑稽,但毕竟让我们有机会和更多的人交流有关诗歌的问题,引发我们对于诗歌的思考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