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感受二十世纪中国的艰难

 

张颐武

 

    看李安的《色·戒》,确实让人有所触动。这部电影无论是汤唯、梁朝伟的表演,还是剧本的改编和导演的驾驭能力,都可以用炉火纯青来评价。张爱玲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想像的空间,而用视觉映像来实现这位天才晚年的这篇不长作品的人也确实非李安莫属。这里无论是麻将桌上的机锋这样的小小细节,还是在幽暗处生死之间的选择,都表现得格外的精妙。一方面,这里传达了张爱玲的那种从总体上看对于人生的虚无的感受,那种难以把握和难以确定的宿命感被表现得格外有力和让人难以忘怀;另一方面,也异常敏感地表达了在个人和大时代的潮流之间的那种内在的紧张。这部电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压抑感,让人感受到生命和世界之间的无尽的无奈和无尽的沧桑。这部电影被大家迷恋不是没有理由的,它表达的那种丰富的内涵可以让不同的人都得到自己的感受。它所指向的人性的幽深和复杂,所揭示的对于中国人来说难以逃避的艰难都让人无法不受到触动。

 

    对于我来说,看《色·戒》意味着一种感慨。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复杂的历史中,中国人确实活得太不容易了。我们旋卷在大历史的潮流之中,难以找到个人安身立命的普通的生活。中国的大命运实在是过于艰难了,追求现代的努力又总是被外力所阻挠和侵害。历史的呼吸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个人的感情和欲望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的机会。大历史总是无情地支配着众人的命运,让他们不得不在绝然的非此即彼的选择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做出一个选择就再也无法回头,付出一种心情就再也无法追回。正是由于大历史对于个人的命运和际遇的安排过于严峻和残酷,个人在其中的挣扎和无奈也显得格外的痛苦和悲凉。张爱玲的小说始终期望一种安宁舒适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的展开,总是希望一种“现世安稳”的生活的来临。但其实这一切总是可望不可及。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虽然在“大历史”的波澜中有了一个意外的结婚和生活的归宿,但其实如果《倾城之恋》要有一个续篇的话,我们一定可以看到白流苏的命运的悲剧。其实张爱玲对于“时代的列车”的不安和焦虑并不是仅仅在个人的空间里的悲欢而已,而是个人对于时代的潮流的无奈和无力的表征。从张爱玲自己到她的小说里的人物的命运,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她的女主人公其实都是渴望关爱和安稳的小女人,却在时代的大潮中没有这种安稳的机会,只好在这个世界上漂泊,没有归宿。张爱玲从上海到香港然后到美国的漂泊经历岂不也是她的期望的幻灭的历程。 

 

    《色·戒》中的王佳芝,又何尝不是如此。她先是在抗战烽火中漂泊流离到了香港,参与了暗杀汉奸的行动,扮演的却是一个引诱汉奸易先生的女性。一旦卷入了行动,自然就难以再过平淡的生活,必然就进入了一个幽暗中难以分辨一切的世界中,在那里经受炼狱般的精神的煎熬。在欲望、感情和民族大义的复杂的漩涡中,这个女性一面有爱国的理想,一面有个人的委屈求全;一面有被激励的热情,一面却难免自己的情感的游移和挣扎。

 

    爱的情感难免被利用,牺牲的努力却未必有期待的成果;渴望英雄的时刻和私下的微妙的意绪纠结在一起,这一切导向了毁灭。一个普通而漂亮的女孩,在一个繁荣安稳的社会里,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命运。但在那个风云变色的时代,却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这里当然有义无反顾的真正的牺牲,但同时却又有一丝丝的暧昧和感情的流露导致的死亡和失败;这里有对于汉奸的为虎作伥的仇恨,却也有复杂而难解的畸形的感情的裂变。个人没有机会暴露和展示自己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毁灭的开端,那间不容发的时代的压力让人只能变成“钢铁”般坚硬。个人选择的机会在这里实在是太少太少,感情的投入也是绝对的伤害。易先生当然是背叛民族、卖身求荣的败类,但他在恐惧和寂寞中的感情其实也有自己的体温的气息。他为了功名利禄的铤而走险,就已经不配动真情了。他的真情一动,却是中了计。最后虽然逃过一死,却也不过如同行尸走肉,再也没有了生命。但对于王佳芝来说,这里的矛盾的感觉又何等地让人难以抉择。感情的偶尔流露,却是自己和同志的杀身之祸。狂暴和温存的矛盾正是这两个人的关系的中心。他们当然是精神不同。一个是祖国的叛徒,一个是大胆的义士,但他们的孤独寂寞的个人的状态确实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大历史其实没有给个人的欲望和感情留下任何空间,它的选择比一切个人的选择来得严酷和真实。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在这种严峻中没有发展他们自己的“个人”的世界的机会。看看王佳芝的步入绝境的路,其实正是一个小女人在大历史面前的难处所在。大历史没有给小女人“现世安稳”的机会,却让他们承担了可能在一个升平世界里绝对不该他们承担的东西。这就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正是我们付出了最为真挚的爱和最为坚韧的牺牲的中国。

 

   但看《色·戒》的时候,我觉得幸运的是,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告别那样的历史的机会。今天的中国确实已经走出了过去的悲情,所以我们才可能看着这样一部复杂的电影有无尽的感慨,而不是严厉的批判。我们终于有了理解“大历史”和“小历史”的机会,我们终于可以从一个普遍的人性的角度去理解王佳芝和她的那个时代,我们也就有了重新理解张爱玲的机会。我们会感到历史给李安和汤唯的机会确实比给张爱玲和王佳芝的好。李安和汤唯可以在今天体味张爱玲和王佳芝的命运,体味二十世纪中国的那份艰难。我们也可以感慨走出二十世纪所得到的一份从容和安稳。

 

   从这里回首看去,我们会得到什么?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